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5)
2023(7350)
2022(6065)
2021(5692)
2020(4778)
2019(10532)
2018(10433)
2017(20349)
2016(11476)
2015(12373)
2014(12447)
2013(12427)
2012(11655)
2011(10715)
2010(10951)
2009(10064)
2008(10106)
2007(9417)
2006(8518)
2005(7521)
作者
(34820)
(29827)
(28962)
(27719)
(18240)
(14503)
(13058)
(11455)
(11084)
(10505)
(10300)
(9906)
(9535)
(9224)
(9163)
(8967)
(8809)
(8416)
(8327)
(8279)
(7492)
(7430)
(7190)
(6973)
(6652)
(6602)
(6561)
(6481)
(6114)
(6016)
学科
(49351)
经济(49221)
(44962)
(39017)
农业(29844)
管理(24122)
方法(18220)
(17869)
企业(17869)
数学(15880)
数学方法(15720)
业经(15264)
中国(12198)
(11619)
(11053)
农业经济(10046)
(9859)
(9466)
地方(9413)
(9016)
农村(9008)
土地(8847)
(8241)
(8216)
(8082)
贸易(8080)
(7891)
发展(7622)
(7548)
银行(7524)
机构
学院(171032)
大学(167493)
(69974)
经济(68595)
管理(61740)
研究(59804)
(55656)
理学(53636)
理学院(52997)
管理学(52021)
管理学院(51718)
中国(45289)
农业(42791)
科学(39145)
业大(35641)
(34485)
(31872)
(30133)
研究所(29119)
中心(27935)
(26940)
农业大学(26662)
(24156)
财经(24008)
师范(23934)
(21873)
(21856)
(21227)
(20952)
北京(20613)
基金
项目(114342)
科学(89727)
基金(83051)
研究(82921)
(73885)
国家(73133)
科学基金(61280)
社会(53783)
社会科(50502)
社会科学(50483)
(46275)
基金项目(44610)
自然(38869)
(37994)
自然科(37924)
自然科学(37913)
自然科学基金(37271)
教育(36804)
编号(34070)
资助(32434)
(31501)
成果(27414)
(25830)
重点(25760)
(25703)
(23392)
课题(22971)
(22870)
国家社会(22610)
(22495)
期刊
(84237)
经济(84237)
(60724)
研究(47706)
农业(41142)
中国(37340)
学报(33998)
科学(29812)
大学(25841)
学学(24813)
(21868)
业经(20242)
(19232)
(17751)
金融(17751)
教育(17362)
管理(16910)
农业经济(13504)
农村(13479)
(13479)
问题(12944)
财经(12691)
技术(12360)
(12008)
(10877)
业大(10541)
经济研究(10442)
世界(10205)
经济问题(9586)
农业大学(9326)
共检索到25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冰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的农地流转现象被学界称之为“第三次土地革命”或“新土地革命”,但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全国并未形成新的土地革命。本文从“土地革命”的概念诠释着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对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两大基本模式,从四大诱变因素分析了我国没有形成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原因。结合我国农地使用权变革的实践,探究了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讨论了有可能诱发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重大因素及其模式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立强  
农地有效流转面临六大障碍(一)农地流转的必要性与观念的复杂性的矛盾。农地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完善和巩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需要。然而,由于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人的观念也呈现出复杂性。群众的恋土心理;干部的求稳心理;能手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立强  
农地有效流转面临六大障碍(一)农地流转的必要性与观念的复杂性的矛盾。农地流转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完善和巩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需要。然而,由于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人的观念也呈现出复杂性。(1)群众的恋土心理。农民普遍把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立强  
农地有效流转面临六大障碍胡立强一、农地流转的必要性与观念的复杂性的矛盾农地流转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人的观念也呈现出复杂性。1.群众的恋土心理。农民普遍把土地视为生活保险和储备手段,担心政策变,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峰华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双向要素流动的统筹发展。"三权分置"政策驱动下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实现农民的多样化选择、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和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其流转规模、速度和质量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交互耦合。可见,研究如何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协调城镇化发展和农地流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随着经济发展,农地流转不断壮大,农地市场在不同生产者中配置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农地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所有权模糊和承包关系不稳定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农户流转农地的意愿,中介组织缺乏和交易合同不规范使农地流转交易费用较高。未来推动农地流转应明晰所有权归属,稳定承包关系,划清集体参与边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合约的规范化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菁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农地流转系指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交易。中国农地流转速率不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家庭承包制度实施以来,有关中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论争从未停止过。其研究越加深入,待挖掘的要素越多,其疑惑越重。本文基于课题组调研结果,述评理论文献,梳理个中观点,理顺问题逻辑,以与方家商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满元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既不普遍,也极不规范,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改变此现状,现阶段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抛弃农地制度的理想化模式,在切实改善现有农地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工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馨梅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解除一切思想和政策障碍,推进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黄华一  
农地流转需要从农民、政府和企业三维视角入手,将三者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文章在构建农民及政府的农地流转意愿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农地流转可能性函数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1)农地流转受农民从农地流转中获得的流转收入ic、农民在农地流转后与农地流转前外出务工收入之差Δiw、农地的区位因素sl、企业在农地经营中的资本投入量k等四个变量的影响。(2)提高Δiw较提高ic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更显著;提高市场融资的可获得性较改善区位因素对农地流转影响更显著。(3)农地流转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结果,最终受制于农民的就业率、市场的容量及活跃程度、融资的可获得性等外部因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