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3)
- 2023(13909)
- 2022(11603)
- 2021(10858)
- 2020(8879)
- 2019(20242)
- 2018(20321)
- 2017(38688)
- 2016(21162)
- 2015(24077)
- 2014(24178)
- 2013(23945)
- 2012(22941)
- 2011(21299)
- 2010(22305)
- 2009(20964)
- 2008(20851)
- 2007(19330)
- 2006(17828)
- 2005(16508)
- 学科
- 济(112581)
- 经济(112474)
- 业(59466)
- 管理(52285)
- 农(48308)
- 方法(37896)
- 企(37240)
- 企业(37240)
- 数学(32718)
- 农业(32390)
- 数学方法(32070)
- 中国(30406)
- 地方(28838)
- 业经(25329)
- 学(23218)
- 制(19387)
- 财(17364)
- 融(17000)
- 金融(16998)
- 银(16810)
- 发(16784)
- 银行(16784)
- 贸(16530)
- 贸易(16515)
- 行(16345)
- 理论(16278)
- 地方经济(16216)
- 易(15865)
- 环境(14329)
- 策(14219)
- 机构
- 学院(322369)
- 大学(319719)
- 济(138023)
- 经济(135117)
- 研究(118139)
- 管理(115588)
- 理学(97575)
- 理学院(96378)
- 管理学(94265)
- 管理学院(93698)
- 中国(91340)
- 科学(72427)
- 京(69711)
- 农(69421)
- 所(61960)
- 财(60617)
- 研究所(55693)
- 中心(53303)
- 农业(53158)
- 江(52202)
- 业大(51080)
- 财经(46803)
- 范(46444)
- 师范(46021)
- 北京(44532)
- 经(42105)
- 经济学(41993)
- 州(41453)
- 院(40776)
- 省(37838)
- 基金
- 项目(199505)
- 科学(156179)
- 研究(147404)
- 基金(142135)
- 家(124068)
- 国家(122942)
- 科学基金(103742)
- 社会(93720)
- 社会科(88338)
- 社会科学(88309)
- 省(79844)
- 基金项目(73538)
- 教育(67212)
- 划(66080)
- 自然(64806)
- 自然科(63287)
- 自然科学(63271)
- 自然科学基金(62072)
- 编号(60977)
- 资助(59060)
- 成果(51083)
- 发(48561)
- 重点(45518)
- 部(43635)
- 课题(43423)
- 创(40238)
- 发展(39165)
- 展(38561)
- 国家社会(38388)
- 创新(37666)
- 期刊
- 济(174673)
- 经济(174673)
- 研究(102642)
- 中国(73814)
- 农(71314)
- 学报(52893)
- 科学(49271)
- 农业(48032)
- 财(44485)
- 管理(43447)
- 大学(41139)
- 教育(40117)
- 学学(38722)
- 融(35371)
- 金融(35371)
- 业经(31015)
- 技术(30596)
- 经济研究(26078)
- 财经(24692)
- 业(23508)
- 问题(23205)
- 经(21410)
- 世界(18228)
- 技术经济(18178)
- 版(17873)
- 统计(17414)
- 贸(15745)
- 农村(15744)
- 村(15744)
- 经济问题(15596)
共检索到518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韩清怀
在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安排中,诺思所言的产权结构应理解为由农地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所构成的农地权利组合模式,意识形态则为农民的农地权利意识与观念。据此探析我国演变成型的现行农地权利组合模式,会发现其具有公有意识形态、弹性的物权组合、无偿性及复合性法律关系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现行农地权利制度框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中,承担着独特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
关键词:
产权结构 农地权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昆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践,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机制、政策局限性和政策风险,进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璟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运行而采取的一种对市场的干预手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想壮大,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出发,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特征及所受影响,并分析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霖
通过构建"公司关系体"这一准公司模式,可以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以投资份额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实现农户与公司对农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
关键词:
准公司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公司关系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以广西横县为案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组合、协调问题。文章认为: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微观领域的共性在于各自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增长,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总量调节,后者主要作用于交易激励;第二,当前财政政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因收入不足而制约支出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面临政策工具不足、金融机构和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有效激励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第三,面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分工、协调实施静态和动态规划。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宏观调控这一术语在中国经济界流行开来,迄今为止还不到10年。但是,今天的中国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使用这个术语的经常程度,可能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这自然意味着,人们给这个概念所赋予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因而也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出现这种局面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因为在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是一个行政集中统一体,我们称之为"大一统经济",不存在独立的微观机制,也不存在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长海 裴毅飞
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建立起适用于宁夏的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模型,并对宁夏未来3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产业结构及人口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宁夏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均GDP可达到2.5×104元,是2000年的5倍;相对于以往人口的高速增长状况,预测年份会逐渐放缓,但仍然高于我国的平均增长水平;现状宁夏投资率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比重会逐渐降低。预测结果为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地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指导性依据,预测成果已被地区的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所采纳。
关键词:
宁夏 计量经济 宏观经济 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蒋梁瑜 朱鸿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最新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优化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GDP将达到286950.1亿元,到2010年中国GDP将达390645.9亿元,约为2000年的3.94倍,"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明 朱斌 雷翼丞
选取2001—2017年青海统计数据,首先简要分析了青海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概况,显示17年间青海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态势,但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在此基础上,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青海经济发展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和内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7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结构层面不优,内部诸要素之间不够协调,经济转型发展进度缓慢,导致青海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以上问题应在新时代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予以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海
如何有效地宏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就国内学者较少涉足的该领域,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为了保证研究效果,笔者将统计学、分析学、代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自主构建了一种泛二阶差分一元二次方程模型。随后,采用该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实证引入的方式,就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个方面展开预测研究,为宏观经济的平稳、深入、有效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二阶 一元二次方程 宏观经济 发展 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一、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的研究目标与准则(一)研究目标建立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的目标之一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状况,设置宏观经济全方位的可行性定量评定标准,并可进行国际间,地区间总体与项目评价比较研究。目标之二是确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统计评价方法。包括确定中、短期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值,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模型和确定评价指标的数量界限,研究综合测算和证实的结果与理论的拟合效果,研究形成统计评价体系规范方法论的可行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东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来之不易 ,投资环境改善、世界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巨额的外汇储备等因素都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 ,也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和制度建设的制约。因此 ,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的支撑因素 ,把握时机 ,争取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机遇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本文认为,改进商务环境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战略上讲,商务环境对市场规模与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制衡作用;从现实来讲,在未来一两年我们可能会面临比较紧的经济环境,除了企业需要练内功、降低经营成本和改善经营环境以提高企业存活率外,政府还应该下大力气改善商务环境,降低企业经营的各种交易费用。文章提出,要真正落实《行政许可法》,真正实行报备制;改善税收环境,让内外贸企业享受同样的待遇,把生产型增值税改成消费型增值税;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善融资环境,积极发展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和民营担保业,由政府出面筹建中小企业发展局,加强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诚信体系以及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建...
关键词:
商务环境 宏观经济 社会信用 通货紧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溶沧 马珺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发展只能看作是我们的一个政策取向,是不可能通过短期的量调整而完全达到的。因此,我们要强调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含义。在实现发展目标上,需要体现出短期政策的长期视野,不能为增长而增长。总的要求是,宏观调控要与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一致,要有利于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