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9)
- 2023(10860)
- 2022(8898)
- 2021(8186)
- 2020(6578)
- 2019(14714)
- 2018(14379)
- 2017(27583)
- 2016(14855)
- 2015(16461)
- 2014(16344)
- 2013(16406)
- 2012(15860)
- 2011(14639)
- 2010(15401)
- 2009(14824)
- 2008(14000)
- 2007(12980)
- 2006(12046)
- 2005(11391)
- 学科
- 济(70028)
- 经济(69957)
- 业(52353)
- 农(46842)
- 管理(36397)
- 农业(31631)
- 企(29851)
- 企业(29851)
- 中国(28146)
- 融(26733)
- 金融(26732)
- 银(24892)
- 银行(24882)
- 行(24258)
- 地方(23043)
- 业经(20440)
- 方法(18611)
- 制(18203)
- 财(16826)
- 数学(15511)
- 数学方法(15404)
- 发(14177)
- 学(12804)
- 体(12319)
- 贸(11902)
- 贸易(11885)
- 易(11478)
- 农业经济(11167)
- 中国金融(11159)
- 发展(11110)
- 机构
- 学院(218986)
- 大学(212501)
- 济(95065)
- 经济(93009)
- 研究(79525)
- 管理(79280)
- 中国(68986)
- 理学(65866)
- 理学院(65146)
- 管理学(64270)
- 管理学院(63870)
- 农(54549)
- 科学(45933)
- 京(45614)
- 财(44538)
- 所(41243)
- 农业(41061)
- 中心(38338)
- 研究所(36526)
- 江(36283)
- 业大(35752)
- 财经(33830)
- 范(30622)
- 经(30469)
- 师范(30399)
- 州(29612)
- 北京(29281)
- 经济学(28063)
- 省(27465)
- 院(27126)
- 基金
- 项目(132466)
- 科学(103960)
- 研究(103505)
- 基金(93530)
- 家(80143)
- 国家(79269)
- 科学基金(67099)
- 社会(66596)
- 社会科(62733)
- 社会科学(62715)
- 省(54366)
- 基金项目(49279)
- 教育(44707)
- 编号(44466)
- 划(43802)
- 自然(39118)
- 自然科(38069)
- 自然科学(38064)
- 自然科学基金(37380)
- 资助(37027)
- 成果(36543)
- 发(35716)
- 课题(30707)
- 农(30644)
- 重点(29696)
- 发展(29609)
- 部(29219)
- 展(29105)
- 创(27580)
- 性(27514)
- 期刊
- 济(123234)
- 经济(123234)
- 研究(71516)
- 农(59577)
- 中国(54779)
- 融(40990)
- 金融(40990)
- 农业(39639)
- 财(33702)
- 学报(32660)
- 科学(31500)
- 管理(26606)
- 大学(26030)
- 业经(26016)
- 教育(24735)
- 学学(24659)
- 业(18855)
- 技术(18327)
- 财经(17827)
- 问题(17216)
- 经济研究(16430)
- 农村(15533)
- 村(15533)
- 经(15264)
- 农业经济(14748)
- 世界(13305)
- 经济问题(12449)
- 版(12151)
- 技术经济(11252)
- 资源(10788)
共检索到365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蔷
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和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成为探索农村金融借贷抵押最为关键的抵押融资品。通过分析农地抵押融资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当前在农地抵押融资实践探索中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具有规避现行法律障碍,避免农民失地的风险,对土地收益权的评估更易操作,处置变现更加容易,贷款风险相对可控,担保体系更易搭建等比较优势,继而对推动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农地收益权 抵押融资 比较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利用实地调研的2 959户农户数据,分别采用OLogit、二元Logit和Poisson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响应决策及可得性,发现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认知和农村金融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经营类型、生产投资比是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户社会资本、贷款经历、是否购买保险和主办金融机构数目是阻碍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融资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同一组变量在补充双对数和截断泊松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影响程度、方向以及影响个数都存在差异,说明农户能否获得农地抵押融资贷款比其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凌啸 顾庆康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地抵押是我国农地问题的两大难点。若二者能够协同发展,既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也可以撬动农地财产权能。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土地托管与农地收益抵押协同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农业规模经营和农地抵押协同发展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土地托管实现了良好的抵押土地价值评估机制,提高了标的物的违约处置能力,破解了农地收益抵押中的核心问题;农地收益抵押满足了参与土地托管农户的资金需求,保障了土地托管合约的稳定性。因此,"土地托管+收益抵押"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可以从政策上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托管,并鼓励其开展多样化的农地收益抵押融资方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逐步展开,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负面因素日渐凸显,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为了解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农户资金需求的满足情况,利用宁夏同心县、平罗县两地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下,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业务积极性较强,贷款可得性较高;2)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可得性与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3)供养比、现金/储蓄、生产支出越高的农户参与贷款可得性越低;家庭土地价值、农业收入、非金融资产总值越高、交通越便利,农户贷款可得性越高。因此,为提高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应考虑当地金融与信用环境,优先采用市场主导型模式;合理设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评估方案;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农户多层次的贷款需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晓琦 吕德宏
依据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农户与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影响因素,并运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主体的信贷行为博弈系统具有多重演化路径;影响农户与金融机构信贷行为演化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多元的;增加农地经营权价值、提高农地经营权变现率、降低农地经营权处置成本和信贷交易成本有利于系统向理想状态演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芬
各地推动的农地抵押融资机制设计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表象,提炼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很重要,但已有研究存在缺陷。合约理论揭示出产权分割下农地融资局限,主要约束来自农地经营权抵押期限短,农地经营权理论和实际价值差异大,借款人违约的私人收益上升等。强化监督具有抵押品替代效果,三种监督形式中,同组监督的抵押品要求低于中介监督,中介监督的抵押品要求比银行直接监督低。四川经验以中介监督为特点,主要服务于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夏同心县是同组监督的典型,主要服务于小农家庭。两地试验绩效显示,强化监督的确能促进融资交易,区域模式选择共性在于强化监督;选择个性体现在监督形式差异。监督形式的选择受制于融资服务的目标群...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抵押融资 机制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锋
本文运用土地抵押信贷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提高土地产权权能,可以提升土地抵押价值,提高农户信贷能力,缓解农村金融贫乏,增加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融资 可行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曹瓅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抵押操作规范做出了相应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仍然存在试点推广的可行性;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的流转市场、严密的操作规程是推广农地抵押融资的必备条件;抵押物价值、政府行政能力及财力、土地流转市场及群体信用差异是模式差异选择的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澎 刘丹
本文选取江苏泗洪县、山东寿光市、辽宁昌图县、宁夏同心县四个国家级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县市为案例,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了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在典范模型所涉及到的范畴中,地方政府承担"拓荒成本"、"差别匹配"的农地抵押契约治理结构、受"经营权继受取得"与否直接影响的农地抵押价值、适用于"农地薄市场"的组合抵押担保方式等4个核心范畴是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关键因素。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市场的锁定状态得以解除后,政府应当在减少契约的交易费用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做法的推行,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均耕地面积及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借鉴试点地区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勇
当前研究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探索。其次,以安徽省宣城市201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涉农金融机构拓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产性质、农地的规模以及农地产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均对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为此对发展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经营性征地和农地自发流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本文在总结我国现行农地发展权及其制度框架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况的基础上,对市场化过程中农地流转和农地征用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归属于国家所有,并在此新制度框架下尝试重构农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以达到既保证农民权益,又兼顾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增值收益 合理分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剑朝 庸晖 庞玺成
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德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发达国家(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农地金融制度、以合作金融为主导的"三位—体"的农地金融机构设置、科学规范高效的农地估价体系、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财政支持投入保护制度;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可能导致农地过度集中,农村发展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三权分离"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构建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