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1)
- 2023(10015)
- 2022(8122)
- 2021(7570)
- 2020(6512)
- 2019(14593)
- 2018(14718)
- 2017(29031)
- 2016(15566)
- 2015(17510)
- 2014(17321)
- 2013(17231)
- 2012(15423)
- 2011(13771)
- 2010(14525)
- 2009(14051)
- 2008(14224)
- 2007(13287)
- 2006(11894)
- 2005(10887)
- 学科
- 业(85960)
- 济(74421)
- 经济(74333)
- 企(69313)
- 企业(69313)
- 管理(58751)
- 农(45214)
- 方法(33311)
- 农业(30150)
- 业经(28943)
- 数学(25480)
- 数学方法(24985)
- 财(22889)
- 务(17513)
- 财务(17476)
- 财务管理(17461)
- 中国(16735)
- 制(16515)
- 技术(16456)
- 企业财务(16450)
- 策(15674)
- 理论(15094)
- 划(13305)
- 体(13064)
- 和(12785)
- 贸(12237)
- 贸易(12229)
- 易(11901)
- 经营(11695)
- 企业经济(11074)
- 机构
- 学院(237150)
- 大学(227381)
- 济(102688)
- 经济(100890)
- 管理(99749)
- 理学(85748)
- 理学院(85078)
- 管理学(83728)
- 管理学院(83321)
- 研究(68047)
- 中国(57447)
- 农(49655)
- 财(46742)
- 京(46427)
- 科学(39044)
- 江(37811)
- 农业(37332)
- 财经(36932)
- 业大(36654)
- 所(33509)
- 经(33284)
- 中心(32617)
- 研究所(29743)
- 经济学(29648)
- 州(29645)
- 经济管理(29468)
- 北京(28602)
- 范(27517)
- 师范(27349)
- 商学(27024)
- 基金
- 项目(147652)
- 科学(118871)
- 研究(112895)
- 基金(108291)
- 家(91358)
- 国家(90385)
- 科学基金(80703)
- 社会(74441)
- 社会科(70306)
- 社会科学(70283)
- 省(60556)
- 基金项目(56912)
- 教育(50701)
- 自然(50421)
- 自然科(49340)
- 自然科学(49332)
- 自然科学基金(48510)
- 编号(47536)
- 划(47475)
- 资助(43779)
- 成果(36792)
- 业(34968)
- 创(33712)
- 部(32860)
- 发(32249)
- 重点(32002)
- 课题(30971)
- 创新(30561)
- 国家社会(30323)
- 制(30089)
- 期刊
- 济(125718)
- 经济(125718)
- 研究(67442)
- 农(53796)
- 中国(45488)
- 管理(39505)
- 财(39405)
- 农业(35903)
- 科学(31448)
- 学报(29960)
- 业经(28440)
- 大学(24966)
- 技术(24082)
- 融(24019)
- 金融(24019)
- 学学(23956)
- 教育(20945)
- 财经(19366)
- 业(18563)
- 经济研究(17266)
- 问题(17034)
- 经(16712)
- 技术经济(15442)
- 农村(14367)
- 村(14367)
- 农业经济(13873)
- 世界(13083)
- 商业(12473)
- 统计(12299)
- 现代(12238)
共检索到357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黎明
农户过度分散经营难以孕育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法创新的动力,而农业规模经营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求。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规律和经济再生产规律、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空间管治战略协调等,都要求区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和途径。因此,本文认为,农业规模经营分区实现,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厚的现实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吴楠
农业规模经营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农业规模经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用工效益的差异,从而使一些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陷入困境。采用嵌入性视角探讨农业规模经营中用工模式嵌入社会关系的逻辑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用工无法有效解决农业规模经营中的劳动监督问题。而将市场规则嵌入关系规则的关系化用工使得雇佣双方产生了利他倾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工人内在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摆脱经营失败困境。关系化用工的实现依赖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用工选择、生产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关系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处理好经济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纯英
(一)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由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形成了超小型种植业经营规模格局。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地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轮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治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只能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造成农产品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使农户成为农业基本经营单位,"农户优势"和"农户局限"的交互作用是理解我国农业经营制度进一步变革的基本线索。农业规模经营带有十分鲜明的国情元素,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是农户本位、土地集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分别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起点变量、基础变量和能动变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倩
我国耕地细碎分散的基本国情造成了几亿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投入高强度劳动,导致土地边际收益不断下降,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如果规模过大会带来农业效率的损失和农地资源的浪费,只有把握了农业规模经营"度"的问题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并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必然性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柏齐
(一) 市场农业是相对于计划农业而言的。市场农业的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通过生产要素的适度聚集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育良
本文从集约化概念的界定入手,论证了农业集约化自身的这种技术经济属住,在于坚持科技为主导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来获取高效益的内在功能与机理及其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依存关系。并据此阐明了农业集约化的条件、指标与系统构成。进而以国有农场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经验为例,从四个方面揭示了农业集约化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
农业集约化,功能与机理,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鲲
近年来,随着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加快,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农户蓬勃发展,为提升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实践需要,许多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购买社会化组织服务等形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共享土地经营权,成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又一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这种规模经营方式的产权联结机制,揭示其实践基础、理论依据,探究其制度绩效,并对如何引导和鼓励其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