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0)
- 2023(16528)
- 2022(13841)
- 2021(12941)
- 2020(10980)
- 2019(24605)
- 2018(24432)
- 2017(47064)
- 2016(25111)
- 2015(28037)
- 2014(27329)
- 2013(26568)
- 2012(24016)
- 2011(21412)
- 2010(21437)
- 2009(20014)
- 2008(19374)
- 2007(17585)
- 2006(15331)
- 2005(13461)
- 学科
- 济(98969)
- 经济(98826)
- 业(82832)
- 管理(77442)
- 企(62337)
- 企业(62337)
- 农(48901)
- 方法(39817)
- 数学(33919)
- 数学方法(33474)
- 农业(32367)
- 财(28221)
- 业经(27934)
- 中国(26935)
- 制(24940)
- 技术(21130)
- 学(19757)
- 体(18420)
- 地方(18404)
- 银(17449)
- 银行(17422)
- 理论(17120)
- 务(16896)
- 财务(16832)
- 财务管理(16790)
- 行(16644)
- 贸(16297)
- 贸易(16286)
- 企业财务(15930)
- 融(15928)
- 机构
- 学院(346669)
- 大学(343213)
- 济(143105)
- 经济(140194)
- 管理(137550)
- 理学(118350)
- 理学院(117180)
- 管理学(115292)
- 管理学院(114625)
- 研究(109988)
- 中国(86792)
- 京(70829)
- 财(68325)
- 农(66921)
- 科学(64695)
- 江(54010)
- 财经(53362)
- 中心(53348)
- 业大(53308)
- 所(53147)
- 农业(51117)
- 经(48518)
- 研究所(47617)
- 范(44527)
- 师范(44107)
- 北京(43195)
- 经济学(43139)
- 州(41996)
- 院(39665)
- 财经大学(39254)
- 基金
- 项目(233661)
- 科学(186640)
- 研究(176867)
- 基金(170427)
- 家(146877)
- 国家(145523)
- 科学基金(126964)
- 社会(114536)
- 社会科(108300)
- 社会科学(108271)
- 省(93100)
- 基金项目(90287)
- 教育(81463)
- 自然(79583)
- 自然科(77756)
- 自然科学(77736)
- 划(76828)
- 自然科学基金(76380)
- 编号(72420)
- 资助(66819)
- 成果(58296)
- 创(53023)
- 部(52594)
- 重点(52031)
- 发(50391)
- 课题(49720)
- 创新(48894)
- 制(48878)
- 国家社会(47751)
- 教育部(45612)
- 期刊
- 济(164116)
- 经济(164116)
- 研究(101245)
- 中国(76468)
- 农(67786)
- 财(55323)
- 管理(51268)
- 学报(50631)
- 科学(48539)
- 农业(45549)
- 大学(40867)
- 教育(40300)
- 学学(38598)
- 融(35039)
- 金融(35039)
- 技术(32520)
- 业经(32336)
- 财经(27398)
- 经(23563)
- 经济研究(23293)
- 业(22654)
- 问题(22396)
- 版(18105)
- 技术经济(17504)
- 科技(17402)
- 世界(16153)
- 农村(15926)
- 村(15926)
- 现代(15621)
- 理论(15445)
共检索到52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刚
实现农民土地权益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落脚点。现有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在实现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绩效,但在新形势下又显不足。要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在更高水准上实现农民土地权益。增强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稳定性、公平性、效率性,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业经营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民 土地权益 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素 罗必良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意度;农户自身拥有的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以及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满意度;农户拥有的政治资源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征用补偿满意度。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机制 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扬
近年来,随城市化的提速和大量农地被占,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本文分析了驱使各地政府大量征地、提速城市化的成因、后果以及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认为:我国权力本位的体制所形成的权力与权利间的不对等和严重失衡是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根源。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受损 探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伟 李长健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即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机制制度层、机制实体层。研究结论: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中国应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加快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制度层;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实体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继红 金文成
本文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必须建立维护农民权益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节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机制,建立规范的土地征占补偿保障机制,建立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长效机制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张伟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核心在于农民土地利益的实现与发展,进而需完善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结构与利益机制。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视角,从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利益产生和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和利益保障、利益发展和利益共享等方面,构建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结构。在分析农户禀赋、农地流转风险、土地利益相关者、农村制度环境等农村社区发展要素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的基础上,创新农民培育、风险防范、纠纷解决、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机制,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以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日趋紧迫,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业已成为危及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诱因。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既面临着"保发展"与"保权益"的政策权衡、农村土地所有权虚化导致农民土地权能残缺等制度困境,也面临着个体农民维权能力弱化和无序化的现实困境。现有制度存续状态下,建立农地流转的民主决策机制、构建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农地流转的增值利益分享机制、完善农民土地权益协调与诉求机制是创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适宜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晨丹妮 洪名勇
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基于贵州省493户农户调研数据,本文在构建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区域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程度,并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的主体性对土地权益实现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农民主体性包含认识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三个维度,分别通过主观、客观机制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第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客观实现程度高于主观实现程度,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第三,农民发起土地流转交易同时通过客观、主观路径对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仅通过主观路径影响农民土地权益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之舟
农村新增集体成员和原有集体成员一样,都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都有权承包集体土地、享受集体土地承包权益。新旧《农村土地承包法》均对此有所规定。但实践表明,基于利益驱动和制度漏洞,相关法律规范并未得到很好地实施,没有合理实现新增集体成员的土地权益。保障农村新增集体成员的土地权益,应当实施"增人有权益、减地有规则"的政策,建立土地保障和货币保障并行的实现机制,同时明确农户内部的成员权益传承机制。
关键词:
新增集体成员 土地权益 实现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远熙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条件。土地流转也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存在行政强制、社会服务不到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致使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管理,是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方式 权益 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规制 土地流转 保障 土地权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元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而农村土地一直难以迈开市场化步伐。城乡土地的二元化体制导致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缺失。新土改为农村土地的物权化、资本化、市场化开启了闸门,将对城乡土地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土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是明晰土地产权,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步伐,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
新型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利用 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志刚
研究目的:为有效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基于土地所享有的"权益",而非农民享有的"土地权益",其不仅包括农民土地经济权益、农民土地政治权益、农民土地社会权益和农民土地文化权益等实体权益,还包括农民土地程序权益。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权利属性决定了农民土地权益具有公法性质,并随之也决定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应只是私法的任务,也应是公法的任务。研究结论:只有将农民土地权益提升至基本权利的高度,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耕地安全的重任。
关键词:
土地法 基本权利 土地权益 农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翠英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 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 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 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 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 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 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