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1671)
- 2022(9349)
- 2021(8486)
- 2020(7155)
- 2019(15757)
- 2018(15892)
- 2017(31036)
- 2016(16870)
- 2015(18816)
- 2014(18863)
- 2013(18524)
- 2012(16585)
- 2011(14807)
- 2010(15309)
- 2009(14814)
- 2008(15108)
- 2007(14231)
- 2006(13026)
- 2005(12014)
- 学科
- 业(85863)
- 济(77221)
- 经济(77027)
- 企(69362)
- 企业(69362)
- 管理(63280)
- 农(45488)
- 农业(30231)
- 业经(30106)
- 方法(29433)
- 财(24918)
- 中国(21846)
- 数学(20674)
- 数学方法(20561)
- 务(18071)
- 财务(18050)
- 财务管理(18030)
- 制(17375)
- 企业财务(17084)
- 技术(16654)
- 策(15800)
- 划(15329)
- 理论(15262)
- 和(14721)
- 体(14406)
- 地方(13990)
- 环境(13847)
- 发(12927)
- 贸(12677)
- 贸易(12669)
- 机构
- 学院(254187)
- 大学(246737)
- 济(109972)
- 经济(107981)
- 管理(101883)
- 理学(87384)
- 理学院(86590)
- 管理学(85467)
- 管理学院(85025)
- 研究(78778)
- 中国(63800)
- 农(52570)
- 财(51184)
- 京(50637)
- 科学(45225)
- 江(40900)
- 财经(40398)
- 农业(39619)
- 所(39315)
- 业大(38206)
- 经(36434)
- 中心(36358)
- 研究所(34981)
- 经济学(32694)
- 范(32305)
- 师范(32121)
- 州(32008)
- 北京(31212)
- 经济管理(29739)
- 经济学院(29472)
- 基金
- 项目(158390)
- 科学(127596)
- 研究(122064)
- 基金(116219)
- 家(98161)
- 国家(97037)
- 科学基金(85786)
- 社会(83127)
- 社会科(77638)
- 社会科学(77609)
- 省(63874)
- 基金项目(61828)
- 教育(54285)
- 自然(51643)
- 编号(50764)
- 划(50619)
- 自然科(50459)
- 自然科学(50449)
- 自然科学基金(49644)
- 资助(44869)
- 成果(40504)
- 业(36729)
- 部(35739)
- 创(35519)
- 发(35381)
- 重点(34508)
- 国家社会(33918)
- 课题(33501)
- 制(32878)
- 创新(32247)
- 期刊
- 济(137474)
- 经济(137474)
- 研究(75251)
- 农(56445)
- 中国(51925)
- 财(42796)
- 管理(39799)
- 农业(37681)
- 科学(35410)
- 学报(34837)
- 业经(29137)
- 大学(28443)
- 学学(26987)
- 融(25235)
- 金融(25235)
- 教育(24740)
- 技术(22681)
- 财经(21569)
- 业(19293)
- 经济研究(19251)
- 问题(18986)
- 经(18656)
- 技术经济(14886)
- 世界(14748)
- 农村(14553)
- 村(14553)
- 农业经济(14044)
- 版(13783)
- 商业(13162)
- 现代(13140)
共检索到390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本文讨论了农业的社会学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得复杂:由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一维关系逐步演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二维关系,进而发展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三维关系,最终形成服务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四维关系;这种演进亦伴随者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以及时间上的不断延续,并最终表现出空间和时间的一体化进程;而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机制由传统的情感逐步过渡到利益,最后是情感的回归,将情感和利益纳入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凯荣
分析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口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应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的目标,21 世纪的中国农业必须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生态环境 高效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冬平 黄祖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闻大中
20年前,中国科学院在湖南的桃源、河北的栾城和黑龙江的海伦开始了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第一步是在这三个县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制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和设想。当时这三个县所制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基本战略和设想中,都把建立合理的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明国
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呈现出多因素的趋势,不仅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的内涵在丰富,而且还拓展出了运筹性的综合要素、渗透性的智力要素、准备性的人力资本要素和生态的控制性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仍然作为前置的要素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生态支撑/约束条件下的生态控制性要素逐步显现。从建国初单纯的机械化,到20世纪60、7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四化"推进,再到80、9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力系统的拓展,我国60年的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印证了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断深化与拓展的趋势。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素不断丰富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单要素偏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华 卢凤君 刘晴
全球贸易格局、网络共享经济、科技发展和政策体制,全面驱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从演进分化视角,对标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的农业生产力,剖析农业现代化中产业主体及其所支配的生产要素出现的二元格局,发现多目标实现的冲突是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从规模化发展、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三方面,系统分析龙头企业面临的实际困境,并提出改变成本结构、打造服务平台、制定长效政策是破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困境的针对性综合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超 徐受琛 宋凤斌
以高产优质为内容、精耕细作为手段、高效持续为目的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继承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推动农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文章介绍了吉林省推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克敏
生物技术与农业现代化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生物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属性。其产生和发展 ,使人们的农业生产观念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于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华平 金丽馥 田刚
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与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而粮食消费量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分析基于家庭农场的组织创新,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困境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农民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非自发的演进过程,只有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稳态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 家庭农场 评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述义
本文论述了“三高”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关系,并以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战后,日本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迅速完成了农业现代化,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妥善地处理了如下几大关系;一是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结合,其关键在于政府的广泛支持和以农协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合作事业的大发展。二是农业现代化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互促进,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资金、生产资料和农外就业机会等方面,而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则表现在提供新增就业劳动力、食用农产品和农村市场等方面。三是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优先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效果显著的农业现代化项目。四是农业现代化与农外兼业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外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国雄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刻,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可作为我们走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有益借鉴。但是,借鉴国外经验必须与我国实际相适应,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仔细分析研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为此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六大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金海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农民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的制度框架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以此为契机,政府可以整合土地保障和新农保的相关功能,引入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建构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当缴费年龄从16岁时开始,按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和最高收益率计算,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和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下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将分别达到64.10%和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