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5)
- 2023(9812)
- 2022(7886)
- 2021(7067)
- 2020(6077)
- 2019(13438)
- 2018(13161)
- 2017(26176)
- 2016(14043)
- 2015(15265)
- 2014(14977)
- 2013(15270)
- 2012(13918)
- 2011(12560)
- 2010(13008)
- 2009(12524)
- 2008(12773)
- 2007(12020)
- 2006(10874)
- 2005(9922)
- 学科
- 业(83399)
- 济(70662)
- 经济(70581)
- 企(66769)
- 企业(66769)
- 管理(54931)
- 农(44798)
- 农业(29809)
- 方法(29296)
- 业经(28395)
- 财(23837)
- 数学(21603)
- 数学方法(21503)
- 务(17805)
- 财务(17796)
- 财务管理(17783)
- 企业财务(16876)
- 制(16195)
- 中国(16056)
- 技术(15885)
- 策(14600)
- 体(13554)
- 划(12564)
- 贸(12101)
- 贸易(12095)
- 理论(11827)
- 易(11793)
- 和(11553)
- 地方(10990)
- 企业经济(10726)
- 机构
- 学院(219445)
- 大学(210411)
- 济(102078)
- 经济(100556)
- 管理(91075)
- 理学(78749)
- 理学院(78118)
- 管理学(77351)
- 管理学院(76949)
- 研究(65691)
- 中国(54448)
- 农(49541)
- 财(46187)
- 京(41654)
- 农业(37455)
- 财经(37002)
- 科学(36699)
- 江(34622)
- 业大(34539)
- 经(33526)
- 所(32556)
- 经济学(31100)
- 中心(30588)
- 研究所(29000)
- 经济学院(28305)
- 经济管理(28173)
- 财经大学(26692)
- 州(26665)
- 商学(26026)
- 商学院(25821)
- 基金
- 项目(138556)
- 科学(112551)
- 研究(105241)
- 基金(103886)
- 家(88157)
- 国家(87193)
- 科学基金(77626)
- 社会(72740)
- 社会科(68838)
- 社会科学(68818)
- 省(55887)
- 基金项目(55279)
- 自然(47189)
- 自然科(46177)
- 自然科学(46168)
- 教育(45711)
- 自然科学基金(45454)
- 划(43655)
- 编号(42230)
- 资助(40745)
- 业(35302)
- 成果(32119)
- 创(32055)
- 部(31858)
- 发(31183)
- 国家社会(30724)
- 重点(30016)
- 制(29190)
- 农(29158)
- 创新(29062)
- 期刊
- 济(123260)
- 经济(123260)
- 研究(63966)
- 农(53833)
- 中国(38900)
- 财(38383)
- 农业(36201)
- 管理(35361)
- 科学(30090)
- 学报(29225)
- 业经(27575)
- 大学(24070)
- 学学(23414)
- 融(22516)
- 金融(22516)
- 财经(19850)
- 技术(19545)
- 业(18729)
- 经济研究(17665)
- 经(17285)
- 问题(17277)
- 技术经济(14578)
- 农村(14044)
- 村(14044)
- 世界(13719)
- 农业经济(13674)
- 教育(13402)
- 经济问题(11955)
- 商业(11882)
- 现代(11665)
共检索到32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俊明
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正负效应武功农业科研中心协委会王俊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J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格局的形成,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已对农业以及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俊明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正负效应王俊明(武功农业科研中心协委会)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格局的形成,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已对农业以及农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萍萍,贝虹
With the help of macro-data(such as yearly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nd detailed datasuch as the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production and revenue),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that the restructur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 have on the overall peasants' income and the current market's guide to the restructuring.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产品 农业生产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帆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广阔舞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正海 张远意 王斌
走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误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少地方调整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去年栽桑今年挖,春季挖了冬又栽”的现象。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中存在几个误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振云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可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财政政策诸目标中的核心目标;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是必要而非唯一手段.那么,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诸手段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作用力度如何?这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一、从理论上看,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正、负并存效应财政政策是指导财政工作和建立财政制度,为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而规定的准则和措施.这一“准则和措施”既是财政职能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世卫 李哲敏
本文认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国食物生产、消费均面临新的压力。在有限的生产资源与庞大的人口数量条件下,需要以营养健康为重点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本文在分析以营养健康为重点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战略的依据、原则、思路、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调整的措施,即调整粮食结构,确保中国口粮安全,不放松饲料及其他用粮生产;调整大豆品种结构,加快大豆产业的发展;调整畜牧业结构,适当控制畜产品产量过快增长;调整蔬果产业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种类及种植规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对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后认为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双重任务 :保证粮食供应能力不下降 ;提高农民收入。对照此任务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 :①人地关系紧张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可能占用大量耕地 ;②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产品附加值低 ,缺乏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对国际市场的放开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 ;④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据此分析 ,提出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
结构调整 市场竞争 风险 农业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农业为国本,几千年来中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也形成了有明显农业文明特色的文化体系。而近代我国农业逐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方向发展,农业经济随之向市场化与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成为当前最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城市化的人口集中、经济活动聚集、社会经济结构巨变等发展特点出发,探讨了城市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制定土地流转政策等建议,以期为城市化背景下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印军,吴凯,卢布,袁璋,许越先
2003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4%,粮食总产占全国的7.7%,棉花总产占全国的3.4%,苹果总产占全国的40.6%。尽管粮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大,然而,黄河流域的农业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食品安全的保证。本流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生产水平低、农业结构单一、社会需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等。根据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比较优势分析,该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强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即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草食畜牧业、优质果业和特色生物医药产业。据预测,由于特色农业的发展,2000~2020年本流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为3.9%,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将下降11.0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将上升12.1个百分点。
关键词:
黄河 农业 结构调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祯莹 王悦 林慧龙
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国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甘肃作为典型的农牧交错省份,如何探索新出路以适应当前食物结构的转变及未来食物消费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等行业调研数据、年鉴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农业生产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从粮肉生产看,当前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5%,猪肉产量占猪牛羊肉总产量53.55%,生产结构依然以"猪–粮"为主;2)从食物消费看,过去10年甘肃省食物消费结构中,小麦原粮人均消费量年均减少4.28%,猪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0.23%,肉类中牛羊肉消费又对猪肉有9.74%的替代效应;3)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看,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是发展草地农业。但是甘肃省现行的猪-粮型农业结构不适应食物消费转变的需求,全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粮食种植占比过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草地农业比重偏小,粮改饲空间并没有充分发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壮 余康
【目的】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资源环境的共同约束下,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农业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尤其重要。【方法】采用乘积完备(multiplicatively complete)的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混合效率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混合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从时间维度上看,仅1992-1997年混合效率变化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5个百分点,即该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地区维度上看,仅东部地区混合效率变化为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4个百分点,即东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农业结构应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调整,才能提高混合效率,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图2表1参33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伟 卢秀容
农民受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生产经营规模小、自身积累少以及组织化程度低等条件限制 ,现阶段充当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尚有一定困难 ,而政府在充当这一主体时又会产生委托一代理人问题 ,也不宜扮演主体角色。最佳的选择是 ,由农民合作组织和工商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 ,政府主要在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农业结构 调整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