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1)
- 2023(12446)
- 2022(10030)
- 2021(9182)
- 2020(7656)
- 2019(17031)
- 2018(17083)
- 2017(31571)
- 2016(17739)
- 2015(19965)
- 2014(20023)
- 2013(19539)
- 2012(18214)
- 2011(16615)
- 2010(17484)
- 2009(16614)
- 2008(16495)
- 2007(15476)
- 2006(14371)
- 2005(13250)
- 学科
- 济(97085)
- 经济(96979)
- 业(83337)
- 企(66618)
- 企业(66618)
- 管理(60270)
- 农(45045)
- 方法(31833)
- 业经(30643)
- 农业(30175)
- 中国(25717)
- 财(24973)
- 数学(23708)
- 数学方法(23570)
- 地方(20674)
- 教育(20099)
- 制(17523)
- 理论(17490)
- 技术(17423)
- 务(17415)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83)
- 企业财务(16429)
- 策(16291)
- 学(15139)
- 体(14995)
- 和(14413)
- 发(14074)
- 划(13580)
- 贸(12645)
- 机构
- 学院(266998)
- 大学(263259)
- 济(122338)
- 经济(120188)
- 管理(102181)
- 研究(89693)
- 理学(87044)
- 理学院(86183)
- 管理学(85211)
- 管理学院(84674)
- 中国(66638)
- 京(54836)
- 财(54282)
- 农(49427)
- 科学(47541)
- 所(44094)
- 江(43763)
- 财经(42677)
- 范(40966)
- 师范(40825)
- 中心(39856)
- 研究所(39059)
- 经(38464)
- 经济学(37509)
- 农业(36908)
- 业大(36222)
- 北京(35088)
- 州(33584)
- 经济学院(33519)
- 师范大学(32556)
- 基金
- 项目(159117)
- 科学(129457)
- 研究(129043)
- 基金(114633)
- 家(95537)
- 国家(94364)
- 社会(85980)
- 科学基金(82979)
- 社会科(81015)
- 社会科学(80991)
- 省(64364)
- 教育(63529)
- 基金项目(59774)
- 编号(55022)
- 划(52395)
- 自然(47453)
- 自然科(46370)
- 自然科学(46361)
- 成果(46008)
- 自然科学基金(45600)
- 资助(44816)
- 课题(38952)
- 发(37768)
- 部(37767)
- 重点(35628)
- 创(35439)
- 业(35130)
- 国家社会(34909)
- 性(34388)
- 制(33716)
- 期刊
- 济(155799)
- 经济(155799)
- 研究(93940)
- 中国(59996)
- 农(52919)
- 教育(50480)
- 财(44853)
- 管理(40913)
- 农业(35378)
- 科学(32599)
- 学报(31156)
- 业经(29536)
- 技术(28361)
- 大学(27071)
- 融(25759)
- 金融(25759)
- 学学(24506)
- 财经(23528)
- 经济研究(23096)
- 经(20574)
- 问题(20393)
- 业(18140)
- 技术经济(17233)
- 世界(16347)
- 农村(14550)
- 村(14550)
- 农业经济(14046)
- 经济问题(14011)
- 贸(13399)
- 商业(13188)
共检索到427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秉龙 乔娟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李秉龙乔娟农业教育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农业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农业教育能增强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基思·E·马斯库斯 周竹南 宋会兵
本文重点回顾了各种知识产权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国家中是如何运行和如何受到保护的。评估了在地区和全球农业知识产权政策演变过程中主要国家的经济利益,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利益包括在上述国家中农业所具有的特色、相对优势和更加集中的科技生产基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虹 洪远朋
保险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核心也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但这种经济利益是一种混合利益 ,包涵有风险利益、补偿利益、未来利益、机会利益、保障利益、投资利益、创新利益等诸多利益。追求经济利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 ,但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 ,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利益 混合利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振强 杨新荣
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是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构建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利于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生态农业有其特定的投入产出特性,因此,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生态农业利益诱导机制的经济基础,进而分析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是当前发展生态农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辉振
1.主体平等机制。农民和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一是信息获取机制。要求有关方面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相关信息主动发布或经申请发布,保证农民、市民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知情权。二是利益凝聚机制。一个社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得有一个利益要求凝聚和提炼的机制。三是诉求表达机制。农民、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就要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增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琛
文章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在对国内外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和借鉴之后,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优势,然后建立了这几个主体的数学函数模型,进一步证明这几个利益主体的相关性,明确了影响这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不管是对转移者本身,还是其家庭来说,都是福利的改进,进一步支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数学函数又为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寻求协同区间,给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可资借鉴的数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利益相关者 城镇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文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文章在讨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成本与收益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收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净现值法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玲玲 金喜在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教育是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收入层次低、生活无保障、职业选择空间狭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欠缺文化和技术等正规就业的先决条件,而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以及覆盖面过小,致使这一群体在城市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为此,需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破解他们的就业难题,推动他们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金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立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非经济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用人单位、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非经济成本,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一定影响。调控非经济成本应从统筹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关系、激发承担主体意识、降低非经济成本风险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非经济成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彬
农业研究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农业研究中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是多重的。加快经济增长,要注意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农业研究,技术转让、教育和农业投资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加快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蒋和平,申曙光当前,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把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地向农业领域转移,形成了一股以遗传工程、生物固氮、动植物生长调节、计算机技术、农用精细化工技术、设施技术、畜禽水产繁殖和作物营养改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安晓明
目前,河南农业向国外转移速度加快,投资主体、转移目的地和方式等呈现多元化特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要尽快搭建农业产能转移平台,为河南农业产能向国外转移提供统筹协调;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方式;通过基金支持、融资便利、税收优惠等方式帮助企业破解资金缺乏难题;从投资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投资保险等方面积极防控企业投资风险;积极开展人才培训计划;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河南农业产能向国外转移营造良好形象。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产能转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超
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通过官方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学生、进出口贸易,以及两国侨民移居、兴办企业、边民往来等途经向中国转移,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验和农业机械、良种等的技术要素。这些技术比较适合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生产需要,应用推广改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消费结构改善,促进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进而推进了区域农业近代化。同时,在一些方面为新中国初期引进与推广应用苏联农业技术奠定了初步基础,引进农牧品种改良地方品种,形成杂种群在新中国先后育成一批新品种。
关键词:
农业技术转移 作用与影响 苏联 民国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