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6)
- 2023(12299)
- 2022(10018)
- 2021(8997)
- 2020(7339)
- 2019(16371)
- 2018(16102)
- 2017(30988)
- 2016(16594)
- 2015(18367)
- 2014(18391)
- 2013(18539)
- 2012(17400)
- 2011(15805)
- 2010(16380)
- 2009(15630)
- 2008(15768)
- 2007(14744)
- 2006(13594)
- 2005(12693)
- 学科
- 业(85172)
- 济(83110)
- 经济(83012)
- 企(67163)
- 企业(67163)
- 管理(59618)
- 农(46747)
- 农业(31503)
- 业经(30920)
- 方法(26530)
- 中国(24160)
- 财(23794)
- 地方(22298)
- 数学(18387)
- 数学方法(18287)
- 制(18181)
- 技术(17971)
- 务(16831)
- 财务(16810)
- 财务管理(16791)
- 企业财务(15867)
- 策(15710)
- 和(14513)
- 贸(14370)
- 贸易(14355)
- 发(14166)
- 体(13991)
- 易(13895)
- 理论(13810)
- 划(13356)
- 机构
- 学院(253029)
- 大学(243585)
- 济(111496)
- 经济(109447)
- 管理(100902)
- 理学(85259)
- 理学院(84446)
- 研究(83782)
- 管理学(83546)
- 管理学院(83059)
- 中国(68589)
- 农(53933)
- 京(51271)
- 财(51210)
- 科学(47371)
- 江(42367)
- 所(42188)
- 农业(40537)
- 财经(39333)
- 中心(38888)
- 业大(38324)
- 研究所(37227)
- 经(35350)
- 州(33373)
- 范(32711)
- 师范(32492)
- 北京(32234)
- 经济学(32178)
- 经济管理(29897)
- 省(29117)
- 基金
- 项目(154742)
- 科学(124162)
- 研究(120523)
- 基金(111509)
- 家(94348)
- 国家(93252)
- 科学基金(81982)
- 社会(79951)
- 社会科(75454)
- 社会科学(75434)
- 省(64195)
- 基金项目(59082)
- 教育(52536)
- 划(50644)
- 编号(50459)
- 自然(48780)
- 自然科(47664)
- 自然科学(47656)
- 自然科学基金(46846)
- 资助(43138)
- 成果(40152)
- 发(39962)
- 业(36434)
- 创(35514)
- 课题(34326)
- 部(34065)
- 重点(33929)
- 发展(33430)
- 展(32872)
- 国家社会(32681)
- 期刊
- 济(144880)
- 经济(144880)
- 研究(78840)
- 农(58260)
- 中国(57905)
- 财(41629)
- 管理(40658)
- 农业(38993)
- 科学(34472)
- 学报(33307)
- 业经(30805)
- 融(29259)
- 金融(29259)
- 大学(27071)
- 教育(25959)
- 学学(25719)
- 技术(23974)
- 财经(20481)
- 业(20135)
- 经济研究(19876)
- 问题(19536)
- 经(17753)
- 技术经济(15458)
- 农村(15137)
- 村(15137)
- 世界(15009)
- 农业经济(14711)
- 经济问题(13489)
- 商业(13309)
- 现代(13296)
共检索到407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日生
论农业大县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单日生(湖南省安仁县体制改革委员会423600)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部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好工业主导作用和农业基础作用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协调必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大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西安
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源在工农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保持工农业的恰当比例,使工农业之间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能相互适应,使工农业产出与社会需求结构大体吻合,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简单地说,工农业协调发展就是动态中的工农比例关系比较恰当合理,能使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工农业协调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劳动在部门间按比例分配的主要表现,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汉斌 李春鹏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旷宗仁 王海民 左停
本文通过对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后,认为国家在产业政策与制度、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形势、资源与环境、科技研究与推广五个方面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工农业 协调发展 科研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重
工农业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郑重一、我国工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起具有门类齐全的、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工农业的发展长期失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从才 沈太基
贸易条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贸易条件的体制性因素,如国家对工农业剩余产品的调动模型及方式等(简称贸易条件Ⅰ),也包括非体制性因素,如贸易流结构、流向、流量等流通力内容(简称贸易条件Ⅱ)。本文所指的农产品是大农业剩余产品的贸易,而工业品主要是同农产品相互交换的那一部分,以日用工业消费品为主,同时也包括农用生产资料。本文以中国的发展实践为背景,从工农业产品贸易条件的角度研究贸易与工农业发展的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光和 张晓燕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98~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金融服务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促进了工农业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对工农业发展均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即金融服务对农业发展的边际效应大于对工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服务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具有很强的持久效应,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持久效应较弱。相关的政策建议是:优化信贷结构,强化对"三农"的金融服务;避免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建立引导工业资金回流反哺农业的机制;合理优化金融对工业经济的投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建立金融服务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工农业协调发展 面板VAR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胜利 宋秉芳 王建武 曲玮
石羊河流域武威平原区水资源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模拟吕胜利,宋秉芳,王建武,曲玮一、严峻的生态和社会现实问题甘肃河西走廊的三大水系中,石羊河流域用水矛盾比较突出。在石羊河流域中,武威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十分严峻的生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梅士建
发展加工农业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 ,发展加工农业有许多有利条件 ,但也存在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设备水平低且布局不合理等制约因素。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 :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工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新阶段 加工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伟明
本文运用现代均衡与非均衡理论,认为我国工农业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可持续性非均衡的特征,从变量均等(或变量协调)的涵义出发,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我国工农业非均衡发展的表层原因;从行为确定的含义出发,造成这种非均衡状态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由产业特性(或产业优势),计划偏好(及其刚性约束)、信息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应以均衡为取向,其目标模式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基础上可持续的均衡状态,並要体现效率特征和公平原则,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需要权衡和取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河
我国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研究马晓河作者简历马晓河,1955年9月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现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并分别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论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陈池波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它包括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科技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生态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拟就上述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乌云花 张心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三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三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论证第一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第一、二、三产业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农业现代化 协调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