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2)
- 2023(10285)
- 2022(8554)
- 2021(7944)
- 2020(7056)
- 2019(15832)
- 2018(15894)
- 2017(31672)
- 2016(17040)
- 2015(19195)
- 2014(19116)
- 2013(19472)
- 2012(18130)
- 2011(16341)
- 2010(17187)
- 2009(16945)
- 2008(17403)
- 2007(16401)
- 2006(15179)
- 2005(14104)
- 学科
- 业(86885)
- 济(78921)
- 经济(78807)
- 企(69445)
- 企业(69445)
- 管理(63158)
- 农(45857)
- 方法(30421)
- 农业(30188)
- 业经(29143)
- 财(26983)
- 数学(22245)
- 中国(22173)
- 数学方法(22007)
- 制(21313)
- 务(18780)
- 财务(18747)
- 财务管理(18718)
- 企业财务(17663)
- 技术(16843)
- 策(16737)
- 体(15693)
- 贸(15492)
- 贸易(15481)
- 易(15109)
- 理论(13983)
- 和(13776)
- 划(13769)
- 银(13746)
- 银行(13727)
- 机构
- 学院(263443)
- 大学(257875)
- 济(116425)
- 经济(114248)
- 管理(104652)
- 理学(88065)
- 理学院(87302)
- 管理学(86215)
- 管理学院(85737)
- 研究(83907)
- 中国(71279)
- 财(58491)
- 农(54536)
- 京(54313)
- 科学(46557)
- 财经(44832)
- 江(43537)
- 所(43292)
- 农业(41167)
- 经(40184)
- 业大(39125)
- 中心(38901)
- 研究所(37790)
- 北京(34756)
- 州(34406)
- 经济学(34242)
- 财经大学(32154)
- 范(31728)
- 师范(31537)
- 经济学院(30918)
- 基金
- 项目(152889)
- 科学(121116)
- 研究(118500)
- 基金(110835)
- 家(93647)
- 国家(92601)
- 科学基金(80238)
- 社会(77565)
- 社会科(73114)
- 社会科学(73092)
- 省(61009)
- 基金项目(58213)
- 教育(52363)
- 编号(49696)
- 划(48670)
- 自然(48206)
- 自然科(47087)
- 自然科学(47074)
- 自然科学基金(46282)
- 资助(44788)
- 成果(41427)
- 业(36234)
- 部(34959)
- 创(34072)
- 发(33994)
- 课题(33280)
- 重点(33151)
- 制(31976)
- 性(31972)
- 国家社会(31522)
- 期刊
- 济(147217)
- 经济(147217)
- 研究(84952)
- 农(57687)
- 中国(53873)
- 财(48456)
- 管理(42272)
- 农业(38264)
- 学报(36036)
- 科学(35161)
- 融(31942)
- 金融(31942)
- 业经(29956)
- 大学(29307)
- 学学(27634)
- 教育(24689)
- 财经(24040)
- 技术(23515)
- 经济研究(21056)
- 经(20759)
- 问题(20656)
- 业(19659)
- 技术经济(16065)
- 贸(15855)
- 农村(15165)
- 村(15165)
- 世界(14904)
- 农业经济(14432)
- 商业(13693)
- 经济问题(13586)
共检索到424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成林
利润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的基本问题。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一直重视农业而轻视农业利润,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也挫伤了农业,使农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近几年的农业徘徊与忽视农业利润刺激是密切相关的,要想走出徘徊,就必须强化农业利润刺激!这是笔者对局势的基本看法,也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初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万斌 常欣 程序
农业生产力的计量方法直接决定着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进而决定生产者对生产方式的选择。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农业的功能与属性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其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配力量。然而当前沿用的农业生产力计量方法却反映不出这些变化了的特征和需要,以致于严重削弱了现时农业生产力也使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当生产方式被肯定、支持和鼓励。本文梳理了农业生产属性演变和生产力计量方法发展的脉络,提出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和方法体系来计量农业生产力的设想。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产力 计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奉庆 蔡运龙
研究目的:从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出发,探索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一种缓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问题和“三农”问题息息相关,而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为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标准,农业补贴政策则为我国当前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政策途径。研究结论:(1)全面实现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价值的生产价值、道德价值的生产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的生产价值,对农民进行与农业生产不挂钩的直接补贴;(2)实现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对农民进行直接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3)实现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社会价值量的大小为农民支付部分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玲 徐桂祥
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水平的有效测度,无疑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是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化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文方 冯玉华
论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刺激和领导作用张文方,冯玉华(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广州510642)流行的观点认为,一国经济在现代发展进程启动之后,农业就是落后、薄弱的产业,仅仅起支持性的"母体"或基础作用。只有在工业化实现之后,农业靠工业的"反哺",才能最后进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兵 陈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迎春 刘韵涓 费维佳
家庭农场是乡村振兴具体实施的重要内容和承载形式之一。其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资金不足,向银行融资一直面临诸如抵押品不足、利率较高、手续复杂等障碍。本文提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家庭农场的土地使用权、品牌声誉和潜在客户资源等无形资产构建价值评估模型,尝试作为家庭农场融资的一种新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筠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来装备农业和管理农业,使落后的农业“化”为现代的农业。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国外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自己的特点,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怎样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现就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谈一谈怎样解决农业现代化资金问题,与同志们商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有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世敏 王海艳
引入物理学粘性理论,剖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最优熵值法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产业粘度,分析了两区域产业粘度时空演化规律及演化模式。研究发现:两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带内省级区域之间产业粘度差异较显著;从空间布局演化趋势看,长江经济带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格局置换较大,黄河经济带格局则变动较小;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上省区较多、黄河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下区域较多。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系统内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及利用、技术创新、旅游运行机制、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及行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程度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主要有基于利益主体合作的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基于资源利用的资源依托模式和产业基础空间融合模式、基于技术创新的农业科技体验模式和智慧农业旅游模式,实践中这些模式往往相互交织,又形成更为复杂的融合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兆同 周应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加入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农业将面临新的形势和环境。在这一形势和环境下,只有走市场化道路,农业才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阐述了发展市场化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发展市场化农业的障碍所在,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市场化农业 制约因素 解决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胜 刘荣
转型期农业增长波动的一种解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胜刘荣农业增长波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显性的问题。从转型期农业统计资料看,波动起伏的农业增长率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其中种植业及林业的生产更是如此。种植业产值的增长率在1982年即达10.2%,而19...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机械技术属于一种劳动节约型技术,当劳动力稀缺或价格上涨时会替代劳动力投入。但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这表明替代效用并不能完全解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调研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由于原来农业合作关系的瓦解,其演化路径为"合作开始瓦解—机械化发展—进一步瓦解合作—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这就解释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与农业劳动力剩余并存的悖论问题。这种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加深了农业资本化,在客观上导致以机贻劳现象,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和降低农业竞争力。中国应选择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道路,具体机制是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