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8116)
2022(6526)
2021(5878)
2020(5053)
2019(11038)
2018(10938)
2017(21455)
2016(11469)
2015(12596)
2014(12474)
2013(12730)
2012(11411)
2011(10201)
2010(10732)
2009(10587)
2008(10902)
2007(10360)
2006(9369)
2005(8622)
作者
(32603)
(27696)
(27633)
(25699)
(17495)
(13422)
(12251)
(10704)
(10455)
(10023)
(9464)
(9172)
(8962)
(8726)
(8494)
(8227)
(7964)
(7947)
(7945)
(7917)
(7009)
(6829)
(6693)
(6662)
(6271)
(6217)
(6151)
(6088)
(5506)
(5441)
学科
(77934)
(61803)
企业(61803)
(56056)
经济(55973)
管理(47629)
(43956)
农业(29314)
业经(26566)
方法(21088)
(19944)
(15737)
财务(15728)
财务管理(15718)
企业财务(14847)
技术(14667)
中国(14276)
(13801)
(13754)
数学(13630)
数学方法(13573)
(11479)
(11139)
理论(10868)
(10598)
企业经济(10468)
经营(9903)
农业经济(9797)
人口(9703)
技术管理(9583)
机构
学院(181942)
大学(173190)
(82316)
经济(81026)
管理(76617)
理学(65758)
理学院(65232)
管理学(64656)
管理学院(64323)
研究(53612)
中国(45364)
(43614)
(37340)
(34724)
农业(32697)
财经(29614)
(29591)
科学(29342)
业大(29022)
(26818)
(26649)
中心(25374)
经济管理(23940)
经济学(23803)
研究所(23589)
(22971)
商学(21566)
经济学院(21566)
商学院(21398)
(21082)
基金
项目(111054)
科学(90414)
研究(86740)
基金(82512)
(69038)
国家(68168)
科学基金(61279)
社会(59437)
社会科(55929)
社会科学(55913)
(45602)
基金项目(44354)
教育(37016)
自然(36735)
编号(36385)
自然科(35944)
自然科学(35938)
自然科学基金(35384)
(34923)
(31171)
资助(31161)
成果(28027)
(26445)
(26412)
(25234)
(25139)
国家社会(24518)
(24464)
创新(23641)
重点(23499)
期刊
(105227)
经济(105227)
研究(53836)
(49286)
中国(34899)
农业(33035)
(31820)
管理(29556)
业经(25211)
科学(24907)
学报(22398)
大学(18913)
(18888)
金融(18888)
学学(18338)
(16615)
技术(16269)
财经(15796)
问题(14687)
(13686)
农村(13612)
(13612)
经济研究(13476)
农业经济(13438)
技术经济(12020)
教育(11991)
世界(11849)
经济问题(10432)
现代(10214)
(10023)
共检索到277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五  
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由于户籍注册登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不同,对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历年人口统计年报中的有关数据资料,对建国后中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领域转化的历史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桂祥,孟灿文  
按现行划分标准统计的农业人口,1986年以来全国为8481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0.48%,这一比例,与1963年的83.2%和1979年的81.0%,相差无几。其原因在于现行的划分标准是按户口性质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不能反映已变化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因此,改革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毓慧  
教育不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户籍作为重要的身份标志,更能切实地反映我国人口受教育的状况。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广大的农业人口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发展成果。在我国初、中级教育不断优化,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时期,这种教育不公平的广泛存在的确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喻体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人口智力结构。现就农业人口智力结构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津津  
在英美二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业发展的时期不同,城市经济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同,对劳动力素质的选择性也不同,二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调整和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人口流动现状的比较和分析,借鉴英美二国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桂英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了。从产业流向看,我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不仅呈现着由低到高的层次渐进性,而且还具有多层次交叉的特点,即兼业。围绕如何评价兼业这一经济和人口现象,经济学界和人口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我国农业人口兼业的现状和特征及其产生的动因和局限性,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中文  柯瑞清  
通过对闽台农业人口转移的比较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人口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提出了加快福建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该《报告》的测算表明,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转移的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林  
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比重之大为世界所少有。而且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特别是建国以来发展速度惊人。1979年同1949年相比,我国的农业人口增长了81.9%,而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我国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地面积大约有66.5亿亩,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亦华  
户籍制度改革已由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次第推进。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改革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须从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蓉  郭泺  薛达元  孙发明  
依据1978-2008年间的农业人口统计资料,结合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在ArcGIS9.2软件支持下,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分析和探讨了近30年来中国农业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人口空间分布不连续,地区之间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水平与中国农业人口空间格局时空变化紧密相关。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农业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是促进农业人口空间格局分布的主要因素,国家人口政策调控与农业人口变化直接相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书森,陈冰  
近两年,我国各地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一个令人注目的趋同现象,即春节过后,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等省、区数量宏大的农村劳动力不约而同地离土离乡,沿着铁路干线,涌入城市寻职。1989年初春百万农民流动大潮,至今令人记忆犹新;1990年初春数十万民工涌入广东,又激起社会微澜。诚然,在政府有力的行政干预和城市寻职无望的事实面前,流动浪潮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静静  王英杰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八个年度九个省份的微观数据,构建纳入住房支付能力的哈里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运用Probit方法,检验住房支付能力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了劳动者职业特征、健康状况和家庭负担之后,较低的住房支付能力均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就业的概率。因此,提高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住房支付能力,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流动,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静静  王英杰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八个年度九个省份的微观数据,构建纳入住房支付能力的哈里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运用Probit方法,检验住房支付能力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了劳动者职业特征、健康状况和家庭负担之后,较低的住房支付能力均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就业的概率。因此,提高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住房支付能力,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流动,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