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1)
- 2023(5331)
- 2022(3666)
- 2021(3321)
- 2020(2429)
- 2019(5200)
- 2018(5178)
- 2017(9476)
- 2016(5526)
- 2015(6513)
- 2014(6815)
- 2013(6043)
- 2012(5237)
- 2011(4680)
- 2010(4904)
- 2009(4501)
- 2008(4543)
- 2007(4456)
- 2006(4114)
- 2005(4005)
- 学科
- 济(21722)
- 经济(21698)
- 管理(13472)
- 业(12976)
- 企(10135)
- 企业(10135)
- 中国(9468)
- 教学(9073)
- 农(7943)
- 理论(7754)
- 业经(7397)
- 教育(5594)
- 学法(5478)
- 教学法(5478)
- 学(5376)
- 农业(5359)
- 发(5225)
- 方法(5070)
- 地方(4958)
- 制(4892)
- 发展(4671)
- 展(4648)
- 财(4455)
- 体(4303)
- 产业(4081)
- 银(3826)
- 银行(3821)
- 学理(3718)
- 学理论(3718)
- 融(3694)
- 机构
- 学院(84372)
- 大学(84266)
- 济(29569)
- 经济(28825)
- 研究(27833)
- 管理(25023)
- 理学(20611)
- 理学院(20337)
- 中国(19961)
- 管理学(19732)
- 管理学院(19579)
- 京(17864)
- 科学(17106)
- 范(15729)
- 师范(15566)
- 财(15302)
- 江(14341)
- 所(14069)
- 研究所(12604)
- 师范大学(12363)
- 中心(12218)
- 农(11998)
- 财经(11997)
- 州(11685)
- 北京(11373)
- 教育(11246)
- 经(10734)
- 技术(10601)
- 业大(10229)
- 经济学(9679)
- 基金
- 项目(49655)
- 研究(40800)
- 科学(37968)
- 基金(32888)
- 家(28096)
- 国家(27777)
- 社会(24573)
- 科学基金(23317)
- 社会科(23085)
- 社会科学(23078)
- 教育(20937)
- 省(20416)
- 编号(18171)
- 划(16584)
- 成果(16551)
- 基金项目(16410)
- 课题(13892)
- 自然(12507)
- 自然科(12211)
- 自然科学(12209)
- 资助(12162)
- 年(12134)
- 自然科学基金(11990)
- 重点(11808)
- 发(11060)
- 性(10924)
- 项目编号(10742)
- 部(10429)
- 国家社会(10382)
- 规划(10267)
共检索到13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岭
具身思潮波及哲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甚至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学界也纷纷借力具身认知,但除借鉴与引进之外,还要看到教育中本身存在的具身逻辑,从教学的实践及其历史脉络中分析具身化教学思想产生的理路。具身认知的发展恰好符合现在教育中一直遵循的发展逻辑。从心智至上到身体回归的教学改革,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纷争到互动建构式学习的提倡,都蕴含着逐渐摆脱单一知识授受、心智训练而走向具身化教与学的内在逻辑。基于以往忽视身体参与与情感体验的教学实践和历史,在教育框架中具身化教学的发展应该是逐渐突出身体、情感和环境在教学和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身体 教学 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张家琼
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基于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转换,教学系统生成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教学活动通过这四个逻辑组块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以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有效和有序的逻辑转化生成复杂多样的教学网络类型,基于教学逻辑组块与网络类型的相互作用则形成教学网络组织系统。
关键词:
教学逻辑 教学网络 教学系统 逻辑转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刘含宇 侯洁
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具身德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形成自身鲜明的发展逻辑:在德育发展中,从身心分离状态走向"群己利群、天人和谐"的一元共生;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超越的态势,传统德育的"不变"与现代德育的"变"并存;在个体发展中,"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厚德载福"的精髓体现出刚性与柔性诉求的交织;在实践取向中,迸发出课内、课外的联动合力。这些发展逻辑彰显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经验,日益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道德基础,并象征着德育理论实践的不断优化,揭示出未来具身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具身德育 发展逻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立明 冯用军 马云鹏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范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由学生认知序列、学科内容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果反思四个要素构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的生成策略集中体现在: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以"融合与联结"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特质;以"创新与实践"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反思与批判"为思维拓展的关键路径;以"发展与进阶"为多元评价的核心视角。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学逻辑 核心素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关键词:
大学 中世纪 大学制度 生成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伟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大学组织 学术权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于海燕
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是构建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前提。通过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历史演进的洞悉,可以清晰透视到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教育的旁系,也不是单纯地依附于社会需要而得到发展,而是贯穿于个人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类型。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的认识还存在着国家本位、技术本位及就业本位等价值偏误。事实上,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生成逻辑观,在根本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成逻辑 普通教育 人的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亚峰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内涵特色建设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微观层面专业群生成过程的知识论分析是探究专业群建设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基于知识论和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得出,职业教育面向的知识类型是内涵丰富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教育价值的彰显需要职业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高职专业群的组建需要以职业教育面向的技术知识为载体进行科学编码与组合。结合现有研究和对高职专业群组建实践案例的调研发现,专业群个体的生成须经过技术知识静态加工和技术知识动态编组。在技术知识的静态加工过程中,将实现技术知识从知识—教材—课程的知识形态变迁;在技术知识的动态编组过程中,将实现知识载体从课程—专业—专业群的转化,最终形成不同的专业群体系。职业教育所面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专业群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生成 知识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树生 侯晓萍
具身教学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逻辑基础,从身体维度出发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为现代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当代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塑造概念和价值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将身体的主动性从传统教学中解放了出来,进而突出了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从具身教学的视角出发,教学活动应当成为自主的学习活动,这可以看作是贯彻了真正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让学习者在活生生的经验中自我创造,通过其主动性学习过程塑造其人格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教学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良
当代认知理论的发展实现了范式变革,由信息加工理论、联结主义等完全抵制、摒弃身体参与的传统认知理论,逐步转向为将认知的发生看作是身体、心智以及环境三者构成认知系统的自组织生成与涌现。具身认知理论对课程与教学的意蕴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引发对课程本质观的反思、提供重建教学实践的契机以及呼吁课程与教学整合的价值诉求。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认识论 二元论 课程与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目标方向设计、过程组织设计以及质量监控设计三大范畴,这三大范畴统整教学的基本要素。其中,目标需要问题来触动,过程需要问题来激活,质量需要问题来表达。因此,问题的表达和创设是目标方向设计的操作性载体;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心理表征是教学过程组织设计的基本意蕴;问题解决的有效质量是评价监控设计的目标指向。基于此,问题和问题解决是教学设计的逻辑生长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力
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是精准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动呈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职思政课课程特质、增强学生发展动能过程中,高职思政课应以精准教学回应时代呼唤。以教学对象的精准画像、教学内容的精准定制、教学方法的精准滴灌和教学评估的精准评价,描摹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的生成逻辑,以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分类分层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弥合好语境“复杂”与教学“精准”之间的张性矛盾,实现学生德性塑造和技能锻造双向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精准教学 立德树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生 周永平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领域的具体表现,这一复杂、动态、开放的系统包含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效果评定等五大要素。建构彰显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特色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客观上要求教师首先要理清现有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析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梳理还原其兼具实践教学"情境性"和教学设计"生成性"的本真逻辑理路,以为当前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突破口和理论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世强 陈振中 蒋文宁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传统的以预设逻辑为起点的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对教学设计刚性的限制,教学实施过程相当于流程的执行,漠视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经验生成逻辑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需要宏观的预设,为教学参与者提供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新性的空间,有效弥补了预设性教学的缺点。
关键词:
经验生成 预设逻辑 实践教学 逻辑起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冉育彭
习近平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丰富,核心要义体现在以理想信念坚固青年的精神之钙、以肯定青年的价值和地位作为青年工作的出发点、以提升青年的能力和本领作为青年工作的宗旨、以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青年工作的目标和归宿等4个方面。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其深厚的历史逻辑、丰富的理论逻辑和生动的实践逻辑,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观 理想信念 生成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