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0)
2023(14707)
2022(12273)
2021(11134)
2020(8981)
2019(19961)
2018(19753)
2017(36421)
2016(20216)
2015(22120)
2014(22185)
2013(21549)
2012(20387)
2011(18668)
2010(18891)
2009(17199)
2008(17048)
2007(15584)
2006(13774)
2005(12654)
作者
(63112)
(52605)
(52458)
(49648)
(33580)
(25542)
(23534)
(20570)
(20087)
(18843)
(18234)
(17536)
(17403)
(16872)
(16688)
(15980)
(15801)
(15623)
(15299)
(15132)
(13483)
(13324)
(12803)
(12200)
(11937)
(11799)
(11792)
(11563)
(10698)
(10657)
学科
(83447)
经济(83352)
管理(57219)
(56502)
(44032)
企业(44032)
方法(29598)
中国(26879)
(24909)
数学(24760)
数学方法(24513)
地方(22230)
(20466)
(19846)
业经(19826)
技术(19456)
(17716)
农业(17233)
(15962)
银行(15903)
(15817)
贸易(15805)
(15656)
金融(15648)
(15378)
(15266)
理论(14029)
环境(13591)
(12883)
(12834)
机构
学院(293930)
大学(292430)
(116677)
经济(114108)
研究(109296)
管理(104103)
理学(88247)
理学院(87130)
管理学(85437)
管理学院(84906)
中国(80806)
科学(70404)
(63923)
(61276)
(58269)
(54086)
研究所(53055)
业大(48762)
中心(48444)
农业(48367)
(46718)
财经(42244)
(41216)
师范(40630)
北京(40497)
(39095)
(38325)
(37525)
(36690)
经济学(35305)
基金
项目(194885)
科学(151343)
基金(138227)
研究(138123)
(124411)
国家(123282)
科学基金(102753)
社会(87107)
社会科(82489)
社会科学(82466)
(78686)
基金项目(72592)
自然(66607)
(66502)
自然科(65089)
自然科学(65066)
自然科学基金(63901)
教育(63142)
资助(55587)
编号(54263)
(46932)
重点(45032)
成果(44501)
(41642)
(41423)
课题(40095)
创新(38870)
计划(37709)
科研(37211)
发展(36419)
期刊
(136224)
经济(136224)
研究(89112)
中国(67532)
学报(57459)
(56766)
科学(49254)
大学(41952)
(41684)
管理(39709)
学学(39704)
教育(38471)
农业(38397)
(29052)
金融(29052)
技术(26779)
业经(23459)
财经(22138)
经济研究(22057)
(20573)
(19151)
问题(18030)
科技(16408)
(16230)
业大(15061)
技术经济(14987)
(14146)
图书(13760)
(13740)
论坛(13740)
共检索到45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翔  
抽象思想例外原则是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一项技术方案涉及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时,必须明确如何判断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脱离传统专利法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方案本身的可专利性。在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中,应当以技术方案自身逻辑的考查为起点,通过判断所涉及的抽象思想在方案中的角色,区分抽象思想具体化的两种方式:抽象思想的实现与抽象思想的应用。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进行判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端锋  
自分田到户以来,中国农村的公、私及其关系就处在大变动中,且这个变动在不同区域农村的具体机制并不相同,而对不同区域变迁机制的探讨反过来又可以丰富我们对公私关系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调查随笔,分别从公私关系的南北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等角度展开讨论,呈现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公私关系形态及其逻辑。我们看到,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公、私及其关系正在转换、组合和生成当中,本组文章力图呈现当前乡村社会公私关系的协调机制和平衡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笔谈的问题意识首先来源于2007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河南汝南县和扶沟县进行的为期一月的集体调查和讨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全真  徐棣枫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势对相关发明进行“新式审查”,可以化解对传统审查方式的冲击;在专利权属制度设计上,基于产业政策和利益平衡考量,构建以人工智能投资者为核心、辅之以意思自治原则的专利权属制度成为必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景柱  
贡斯当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学说的相似点在于都把"自由"作为其逻辑起点和归宿,他们人民主权学说的不同点在于"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民主权是否可以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是间接民主还是直接民主"这三个方面。贡斯当通过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批判,把"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演化成"具体的人民主权学说"。抽象的人民主权必须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否则其极有可能成为"暴政"的口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孝华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评价,使学校评价改革陷入困境;以"具体个人"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可以为建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新思路、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提供新的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文  黄强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中的“人”的共性有过不同的概括,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的形象,如神性的人、生物性的人、工具性的人和精神性的人等。这些形象共同的致思取向是人的抽象化。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实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个人”。因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经历着一次“人”的转向,即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小娟  胡雨潇  
本文采用1996—201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全行业总体、三种情形下的固定效应模型及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开放条件下技术引进、FDI与进口贸易外溢三类外源技术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外源技术有利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同时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也存在彼此相互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外源技术能有效促进高技术制造行业、传统工业技术行业发明专利数量提升,而对于食品烟草、纺织造纸等行业则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车海刚  
行政性垄断是目前我国表现最为突出的垄断类型,行政性垄断之中又尤以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存在普遍且危害甚大。但其被现行反垄断法和行政诉讼法排除于司法诉讼之外,因而难以获得有效遏制。文章通过对"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概念的解析,厘清了反垄断法出台以来围绕着该法有关条文所发生的争议。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在我国司法审查和诉讼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将此类行为纳入司法管辖范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修改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公诉和民事公诉制度等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相对于抽象性行政垄断行为的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卢儒珍  梁灿兴  
就同源科学的界定和可获得性论是否是抽象概念研究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炎  张熙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上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现状,并从发明专利的技术部类比较分析了上海发明专利的创新能力。由于专利可以通过PCT途径申请及发明人可以同时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所以本文又专门针对上海PCT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企业的应用能力及找出其缺口。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上海发明专利和培育发明创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为了回答在中国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的体系、有什么样的价值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和现代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结合相关史料与客观分析,通过"抽象—内核—价值"的思辨路线,揭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之本来面目。本文总结凝炼出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思想——要素思想、藏用思想、书文化思想、传播思想、分类思想、导读思想,揭示其思想体系的内核——以图书文献为本,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教育、科学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代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49。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翊敏  梁嘉明  吴继飞  林培培  
公益慈善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社会公众融入公益慈善相对低迷。本文从资源丰富性视角出发,通过一项二手数据探究和三项实验检验了人们对抽象目标捐赠的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与捐赠有限资源相比,人们在捐赠丰富的资源时,会对抽象的目标会表现出更高的捐赠意愿;(2)人们对抽象目标的偏好受到感知反应效能的中介作用,即人们在捐赠丰富(vs.有限)的资源时对于捐赠抽象目标的行为具有更高的感知效能,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捐赠意愿;(3)捐赠诉求的信息解释调节了人们对抽象目标的偏好,即对于高水平(vs.低水平)的信息解释情境,相比捐赠资源有限的个体,捐赠资源丰富的个体对捐赠抽象(vs.具体)目标具有更高的感知效能,进而导致更高的捐赠意愿。本文从资源丰富性视角丰富了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与捐赠目标的理论研究,为慈善组织提升捐赠诉求设计的有效性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多层含义,个别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是多层次的。自然物以零价值参与社会价值的形成,并获得社会价值。生产资料可分为价值转移性要素和价值形成性要素。一般说,生产资料中的对象性要素,通过生产,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能力性要素,其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代替人力、延伸或增大人的能力进行价值创造,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其价值的转移过程,一方面则是新“等量价值”的形成过程。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不是反比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