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35)
2022(1037)
2019(2140)
2018(2272)
2017(4368)
2016(2467)
2015(2851)
2014(3010)
2013(3042)
2012(2977)
2011(2848)
2010(2997)
2009(2934)
2008(3110)
2007(3201)
2006(2912)
2005(2722)
2004(2457)
2003(2523)
2002(2561)
作者
(7804)
(6599)
(6377)
(6334)
(4280)
(3223)
(2945)
(2678)
(2511)
(2410)
(2379)
(2334)
(2273)
(2203)
(2079)
(2063)
(2028)
(2001)
(1857)
(1823)
(1796)
(1659)
(1606)
(1570)
(1551)
(1544)
(1499)
(1417)
(1389)
(1304)
学科
(17034)
经济(17023)
管理(11440)
(6338)
(5995)
企业(5995)
地产(5247)
(5247)
房地(5247)
房地产(5247)
(4261)
经济管理(3839)
方法(3738)
(3573)
城市(3537)
城市经济(3382)
(3357)
理论(3052)
(2998)
中国(2886)
数学(2568)
数学方法(2537)
(2533)
金融(2532)
业经(2525)
教育(2409)
(2342)
技术(2276)
(2110)
(2104)
机构
大学(45926)
学院(43576)
(16270)
经济(15912)
研究(14357)
管理(13381)
中国(11538)
理学(10311)
理学院(10171)
(10146)
管理学(9989)
管理学院(9898)
(9614)
科学(8582)
财经(7991)
(7893)
(7518)
(7139)
(7122)
师范(7112)
研究所(6784)
北京(6267)
(6137)
中心(6129)
师范大学(5690)
财经大学(5669)
经济学(5563)
(5423)
(5365)
经济学院(4864)
基金
项目(21704)
研究(17020)
科学(16454)
基金(15289)
(12990)
国家(12858)
社会(10753)
科学基金(10358)
社会科(10157)
社会科学(10154)
(7980)
教育(7841)
基金项目(7726)
成果(7261)
(6909)
编号(6737)
资助(6407)
自然(5647)
自然科(5484)
自然科学(5484)
自然科学基金(5376)
(5120)
课题(5089)
(4969)
重点(4914)
教育部(4480)
(4469)
国家社会(4424)
人文(4357)
社科(4315)
期刊
(23356)
经济(23356)
研究(16571)
(9332)
中国(8606)
学报(8402)
科学(6664)
大学(6405)
教育(6249)
学学(5876)
财经(5783)
(5313)
管理(5267)
(5238)
金融(5238)
(5008)
问题(3587)
图书(3164)
农业(3081)
经济研究(2950)
业经(2945)
(2800)
技术(2750)
理论(2701)
书馆(2593)
图书馆(2593)
(2581)
实践(2437)
(2437)
改革(2253)
共检索到73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九华  
从私法权利的视角对共有产权住房中购房人所获得的部分产权的权利结构和法律性质进行研究。认为部分产权是权利人一种对保障房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颇具本土特色和政策色彩的新型物权,其内在机理是通过交易过程中的权利结构变动引发权利的性质和功能改变,从而实现其独特的住房保障制度功能。部分产权在微观法律构造上呈现政府或单位享有保留所有权、购房者享有所有权期待权的权利分化样态。为符合物权法定原则要求,应通过单行立法或者法律解释,把部分产权明确规定为法定物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小鹏  莫智  李启明  
作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创新,共有产权住房改变了由单一主体独自负担购房支出的局面,但也给多方共有人对共有房产的处方权带来限制。在没有约定的前提下,共有人可通过一定规则形成处分决议,而我国现行法律缺乏有关规定。在选择一致决和多数决时应兼顾效率和公平、决策成本和外部成本的平衡。为了不侵害少数派的权益,产权多数决不能照搬资本多数决的做法,宜进行改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恩海  郑婷兰  
针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很多大中城市"小产权房"规模巨大、愈演愈烈的复杂问题,首先界定"小产权房"的概念内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各主体的违法责任和违法占用土地的性质,提出区别对待的处理办法,即坚决拆除、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合法化予以确权、政府购买改造成保障性住房,以及加快"城中村"改造来推进"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刘庆华  
产权份额的科学合理确定是共有产权住房能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有产权住房模式作为住房保障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实现了住房保障对象覆盖面的扩大,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了思路,而且能够最终实现住房所有的美好愿景。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确定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及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比例,同时对政府能够承受的最大产权份额进行测算,最后以江苏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比例分配,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共有产权住房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共有产权住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光灿  姜巧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是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家庭自助与政府帮助相结合的保障形式,在申请审核、产权份额设计、分配供应及后期上市等方面都有新的做法,并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比较适合房价相对较高的大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同时,要形成长期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还要解决申请供应的常态化,后期管理的有效性等问题。建议在供应过程中形成轮候机制,在后期管理中形成属地化管理机制,以促进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智  邓小鹏  李启明  
本文从共有产权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共有产权制度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概况,从住房形式、保障对象、产权分配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解释其具体做法。通过总结三国的模式,在共有产权形式、独立的管理机构和保障性延续方面提出了对我们有益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宏乾  王昱博  
共有产权住房模式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创新,它不仅能解决"外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而且能促进人们通过持有共有产权实现住房财富积累。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比较分析我国六个试点城市定价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供应方建设成本和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双赢定价机制,研究了共有产权住房的初始定价、租金价格以及增购和回购定价机制,并提出了促进共有产权住房可持续运营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严荣  
共有产权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其特点非常突出,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从对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作用看,共有产权住房有助于缓解"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问题,为解决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思路,也有助于增强政策的弹性。立足于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应明确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定位,坚持基本原则,探索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海涛  
当前,我国的共有产权住房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通过梳理现有做法和观点,认为共有产权住房应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议拓宽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对象,构建基于消费意愿的住房供应衔接体系;鼓励培育政府监管下的非营利性质的住房管理协会、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为共有产权住房的市场化管理和融资提供支持;提出采用产权面积式住房共有产权份额确定办法,扩大共有产权住房的适用范围;提议借鉴《企业合伙法》中有限合伙制度,建立住房共有权双方的类有限合伙制合同法律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王磊  王佳丽  
借鉴国内外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和PPP模式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建设实际的共有产权住房PPP融资模式的设计方案,分析该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在共有产权住房项目融资中的具体应用流程及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效容  张建坤  刘科伟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不可持续两大主要难题。公共租赁住房引进民间资本、创新融资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经验,在PPP模式的基础上,以中低收入、未婚群体为保障对象,构建了共有产权形式下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模式,并以南京岱山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进行了收益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此运作模式达到了"三方(民间资本、政府、入住者)满意"的结果,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该运作模式具有自身造血功能,可以实现良性可持续运营。本文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研究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体系,更好地推动全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涛  冯琼  刘家诚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南省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住房结构失衡、房价调控面临巨大压力以及保障房存在产权不清、国有土地价值缺位等问题,因而面临保障房分配及管理难度大等困难;然后,借鉴英国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经验,提出了海南试点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政策建议,以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为主,构建新型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进一步在吸引适合海南十二大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思  叶剑平  薛白  
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将国有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政府公共投入成本等内部化,使传统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归属更加清晰,从而有效降低有限产权制度下的寻租行为。本文通过对典型城市实施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各方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考察,提出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的系统性优化思路:土地应由无偿划拨逐步向有偿出让转变,发挥市场定价的核心作用;赋予购房人回购政府产权的权利,加快共有产权住房流转;尽快推动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日前表示,今年我国将在热点城市增加土地供应,加大力度推出共有产权房。胡存智表示,共有产权房实质上是"比例产权",是指中低收入等住房群体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政府在提供土地时折让一些地价,这样房价就得到折让。在满足特定群体居住需求的时候,也能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黎明月  吴璟  胡宝仪  
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普遍面临的资金约束瓶颈,引入共有产权模式作为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阐释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及国内外的实践典型,重点借鉴英国的应用实践,提出共有产权建议模式,然后从家庭和政府两个角度进行测算评价,认为引入该建议模式,有利于减轻支持对象家庭的支付压力和逐步获得完整产权,有利于提高政府有限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