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7)
2023(14923)
2022(12855)
2021(11860)
2020(9782)
2019(22445)
2018(22481)
2017(42831)
2016(23267)
2015(26202)
2014(26394)
2013(26219)
2012(24444)
2011(22296)
2010(22524)
2009(20573)
2008(20201)
2007(18206)
2006(16308)
2005(14674)
作者
(68950)
(57028)
(56837)
(53777)
(36559)
(27334)
(25759)
(22395)
(21737)
(20635)
(19473)
(19358)
(18341)
(18301)
(17590)
(17553)
(17021)
(16683)
(16363)
(16296)
(14399)
(14223)
(13833)
(13122)
(12830)
(12782)
(12744)
(12678)
(11510)
(11315)
学科
(102854)
经济(102762)
管理(69088)
(68196)
(56425)
企业(56425)
方法(40186)
数学(33243)
数学方法(32878)
中国(29509)
(27986)
地方(26625)
业经(25176)
(21431)
(20945)
技术(20645)
农业(19086)
(17941)
贸易(17926)
(17777)
理论(17745)
(17309)
(16717)
环境(15918)
(15841)
银行(15798)
(15403)
金融(15401)
(15219)
地方经济(14892)
机构
大学(339937)
学院(339593)
(135532)
管理(133842)
经济(132422)
研究(116977)
理学(114456)
理学院(113152)
管理学(111395)
管理学院(110756)
中国(85925)
(74189)
科学(71874)
(60441)
(59213)
研究所(53635)
(53039)
中心(51764)
(51614)
业大(48661)
(48312)
财经(47918)
师范(47910)
北京(47686)
(43274)
(42534)
(42255)
农业(41023)
经济学(39374)
师范大学(38545)
基金
项目(224142)
科学(175941)
研究(168191)
基金(159544)
(137898)
国家(136657)
科学基金(117092)
社会(104514)
社会科(99071)
社会科学(99047)
(88963)
基金项目(84721)
教育(76869)
自然(74350)
(74233)
自然科(72568)
自然科学(72556)
自然科学基金(71255)
编号(69838)
资助(65107)
成果(57529)
(51980)
重点(50234)
课题(49113)
(48765)
(47074)
创新(43740)
项目编号(42768)
国家社会(41952)
发展(41906)
期刊
(159704)
经济(159704)
研究(105442)
中国(69813)
管理(51803)
学报(51476)
(49292)
科学(48785)
教育(45061)
(44424)
大学(39019)
学学(36202)
农业(34634)
技术(32789)
(29604)
金融(29604)
业经(27394)
经济研究(24216)
财经(23868)
图书(20789)
问题(20745)
(20499)
技术经济(18336)
(17940)
科技(17670)
理论(16586)
现代(16474)
(16029)
论坛(16029)
商业(15873)
共检索到516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金希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和持续的资金支持,能够整合这些资源的大多是专业技术研发机构。发展中国家企业创新实力弱,产学研结合的效率不高,迫切需要加强科技资源与产业部门的有效联系,公立性产业技术研究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特点、功能和地位,比较了台湾工研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技术研究协会等中外典型案例的特色,论述了它们在国家创新体系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产业技术研究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飞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同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二者之间的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与区分,并结合图表分析了山西省现阶段的产业同构与集聚现状。针对现有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以期帮助山西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中有更大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华东  
基于对世界多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的分析,本文认为产研院的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职能定位综合化、业务范围扩大化、建设模式多元化、研发模式集成化、运营模式柔性化的新特征。结合中国新建产研院的发展现状,本文建议尽快明确产研院的法律身份及其配套政策,试点建设国家级的产研院,并加强地方产研院发展的规范和资源整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晔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领域中网络与通信技术、先进计算与应用技术、微电子支撑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应当以关键技术为发展核心、以应用创新为发展导向和以技术集成创新为发展重点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洲  
技术标准具有排他的属性,作为私人产品的技术标准能够为拥有者带来垄断利润,因此,成为领先者保持竞争优势、赶超者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技术领先国家一般采用两次编码过程制定技术标准并通过授权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高额回报,而赶超国家应从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出发,设计有利于自身条件的自主技术标准导入机制。与传统产业比较,赶超国家面临在新兴产业制定自主技术标准的战略机遇,当然,标准成功地导入也需要满足形成足够规模用户基础、拥有强制造能力、产品技术尚不成熟、获得关键专利授权和国内市场相对独立的条件。国内已有自主技术标准中,发展不佳或退出市场的标准都不能全部满足上述条件,而成功产业化并实现商业价值的自主标准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茹莉  
江西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生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产品研发投入水平低、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工业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不大等问题,制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通过完善制度环境,转变政策扶持重点,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使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宏超  洪功翔  
江苏、浙江、上海三地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但三地都过于重视政府作用,市场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三地所规划的新兴产业具有趋同化的现象,且都是独立地发展新兴产业,缺乏地区间的联合。三地在谋求新兴产业发展时应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以市场为依托,加强地区间的联合,谋求地区间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宜  李妃养  
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角度分析了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及国际化现状,探索其国际化存在的不足及核心障碍,并提出广州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孵化基地,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广勤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产融结合模式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美、英、德、日、韩等典型国家为例,比较分析了先期工业化和赶超型工业化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其特征和优缺点。研究发现,不管是市场主导型产融模式,还是银行主导型产融模式,抑或是政府主导型产融模式,都有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必要条件,在选择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承担本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载体的企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应围绕已确定的重点领域,突出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循环化发展;突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突出用好市场化激励机制,完善落实扶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吕雪  周国华  王恒彦  
世界主要国家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地把握科技和产业机遇的优先战略,但面临新技术、新市场的系统变革。研究将产业科技、市场与政策环境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的概念框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案例,分析并判断中国该典型产业的自主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政  
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藏着巨大机遇,孕育着科技革命的种子,催生重大技术突破,形成新的产业与增长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