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5)
2023(7478)
2022(6473)
2021(5969)
2020(4971)
2019(11173)
2018(11024)
2017(21950)
2016(11939)
2015(13364)
2014(13539)
2013(13047)
2012(12354)
2011(11362)
2010(11872)
2009(11484)
2008(11469)
2007(10726)
2006(9815)
2005(9217)
作者
(33340)
(27828)
(27545)
(26495)
(17963)
(13204)
(12542)
(10528)
(10459)
(10312)
(9599)
(9268)
(9172)
(9042)
(8972)
(8573)
(8307)
(8217)
(8126)
(8003)
(7277)
(6772)
(6664)
(6472)
(6333)
(6296)
(6260)
(6242)
(5539)
(5429)
学科
(46302)
经济(46220)
管理(43471)
(38673)
(33210)
企业(33210)
(16993)
(16618)
(14368)
方法(14285)
中国(13486)
(12002)
业经(11746)
数学(11468)
数学方法(11260)
(10739)
(10178)
银行(10171)
(9769)
(9712)
财务(9679)
财务管理(9653)
(9315)
贸易(9308)
(9231)
金融(9228)
企业财务(9178)
(9077)
体制(8909)
(8887)
机构
学院(176317)
大学(176109)
(75940)
经济(74193)
管理(66434)
研究(60068)
理学(55373)
理学院(54810)
管理学(54116)
管理学院(53744)
中国(46884)
(41991)
(36277)
科学(31705)
财经(31073)
(29601)
(29468)
(27881)
中心(27159)
研究所(25714)
(23964)
(23672)
师范(23538)
经济学(23229)
北京(23124)
(22947)
财经大学(22610)
(21470)
经济学院(20602)
业大(20472)
基金
项目(104637)
科学(83841)
研究(83572)
基金(76057)
(63788)
国家(63181)
科学基金(54841)
社会(53944)
社会科(51101)
社会科学(51092)
(40307)
教育(39045)
基金项目(38717)
编号(35032)
(33736)
自然(32567)
自然科(31791)
自然科学(31782)
成果(31712)
自然科学基金(31234)
资助(31181)
(26872)
课题(25256)
(24685)
重点(23446)
(23153)
(22420)
国家社会(22002)
教育部(21940)
(21939)
期刊
(94856)
经济(94856)
研究(61191)
中国(39269)
(34403)
管理(27241)
教育(23981)
(23720)
(22486)
金融(22486)
学报(21693)
科学(21271)
大学(17950)
财经(17118)
学学(16569)
技术(15165)
农业(15153)
业经(14791)
(14711)
经济研究(13904)
问题(12212)
(10964)
国际(10029)
(8920)
论坛(8920)
现代(8697)
理论(8630)
世界(8599)
改革(8225)
(8225)
共检索到287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珊  
公私合作制是由政府、市场及社会构成的合作性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政策动力、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构成要素。其中,政策动力是公私合作制的内在驱动因素,政策工具是公私合作制的外在运行机制,政策目标是公私合作制的远期目的要素。由于公私合作制有多样性的政策目标,其在运转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让公私合作主体的目标相互兼容,才能发挥公私合作制的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楠楠  王儒靓  
公私合作制(PPP)的推广过程中,公共部门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私营部门注重投资回报的取得,双方利益价值取向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冲突,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与公私部门之间的冲突等。通过理性分析进而发现,公私部门合作目标不一致,多重契约下公共部门的多重角色以及公众参与缺失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等是冲突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找公私部门冲突协调对策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立足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坚持公私部门平衡协调的原则、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风险承担机制以及完善法制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付金存  
公私合作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科学界定公私合作制的内涵与本质是学术研究与实践推进的逻辑起点。公私合作制的内涵应着眼于合作关系的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以透明的制度环境和明确的合同安排作为应对合作风险的制度保障。对公私合作制的主体性质、基本属性、实施动机和实施绩效的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其本质特征。对此本文明确提出:公私部门的主体性质应根据各自的任务属性进行划分;公私合作制要求融资与制度创新的统一;公私合作制应视为政府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工具;公私合作制是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有效替代。针对公私合作制的本质和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特点,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合理界定公私部门的职能、探索私方合作者培育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公私合作制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在公共物品服务领域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契约约束机制"明确公、私各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其本质是政府以市场方式寻找匹配的合作伙伴,将非国有经济成分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公私合作制使政府从直接的公共资源配置者和公共服务供应者转变为推动者,政府职责的重点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应当强化任务规划和结果考核机制,通过公私合作制立法,剔除法律间的冲突,规范公私合作制契约,保留必要的政府责任和权利,并创设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独立监管制度。目前,我国PPP模式还处于地方政府探索和实践阶段,缺少系统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顶层设计"。建立稳定的、能够有效实施的公私合作制的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全胜  刘翠竹  
公私合作机制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行政改革浪潮的产物,带来了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文章认为,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公私合作机制,必将是重庆市公交服务民营化制度改革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赖丹馨  费方域  
公私合作制(PPP)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PPP联合体来统一负责,它具有责任整合、风险转移、及不完全缔约等三个特征。本文对PPP的效率进行全面考察,发现PPP能够将市场机制有效引入公共领域,并使得民营部门的管理及金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其中适当的合约及规制设计是PPP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关键,其重点在于收益和风险在公共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适当配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金存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公私合作制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在监测数据尚未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有效识别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风险因素,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直接关系到公私合作制运行的成败。基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实践的典型案例,以跨案例研究法归纳得到15项风险因素,并依据来源和层级差异将其分为政府风险、市场风险和项目风险。研究发现,在特定制度背景下,不同层级风险存在着明显的关联特征:制度变动可催生政府风险,进而引发市场风险,造成市场环境恶化,最终导致项目风险。由于政府风险多由政府决策或行为偏差引发,这类风险应主要由公共部门承担。对于市场风险和项目风险,应根据风险起源确定归责对象,如果归责不清,可由公私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PPP项目落地难困境的本质是利益失衡问题。法律独特的利益配置功能尤其强调利益的均衡性保护,公私合作制的法律激励机制同样应以成本-收益为均衡基点,引入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作为制度优化和分析评估的模型基础,形成激励对象-激励方向-激励量度的三元法律激励结构,重新检视和塑造公私合作制法律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于法律激励机制从优化竞争环境、准入的梯度设置、完善信息披露、承诺合理利润、分担和导出风险、财税融资支持和差异化的法律适用七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理  
公私合作伙伴模式(Public Privat Partnership,PPP)是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协议与私人投资者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融资和经营方式。广义上的PPP概念涵盖了"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和私人融资主导(Private Financ Initiative,PFI)等多种模式。PFI最早由英国在1992年提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法规和项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大洪  段宏磊  
混合所有制与公私合作制改革是推动市场决定性作用得以发挥的"一体两翼",二者分别着力于特殊行业和公共事业,分别落实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拓展非公资本的投资和经营范围。当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不能与改革需求相配套: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专注的特殊行业,存在对非公资本的显性准入壁垒;在公私合作制改革所聚焦的公共事业,非公资本则一直面临着隐形准入障碍。未来我国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对这一局面进行改革:一方面,以"规制放松"为主要形式对若干领域进行准入规制的卸载式改革,促使若干行业的准入壁垒降低、投资主体多元、市场竞争结构优化,竞争活力提高;另一方面,在拓展非公资本投资准入的同时,进行政府规制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即"规制再造",保证在非公资本进入若干特殊领域时仍能使公共利益不受减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大洪  段宏磊  
混合所有制与公私合作制改革是推动市场决定性作用得以发挥的"一体两翼",二者分别着力于特殊行业和公共事业,分别落实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拓展非公资本的投资和经营范围。当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不能与改革需求相配套: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专注的特殊行业,存在对非公资本的显性准入壁垒;在公私合作制改革所聚焦的公共事业,非公资本则一直面临着隐形准入障碍。未来我国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对这一局面进行改革:一方面,以"规制放松"为主要形式对若干领域进行准入规制的卸载式改革,促使若干行业的准入壁垒降低、投资主体多元、市场竞争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欧阳天健  
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局频出,它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各地公私合作项目频繁上马,中央也制定了大量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其进行规制。但我们对公私合作制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融资渠道这一浅层次上,应当看到其背后的制度供给。公私合作制一方面是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公私合作制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在有了理论认识之后,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将公私合作制改革纳入法治运行轨道,廓清政府、民间资本与民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完善监督,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霞  郑志林  
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PPP概念和风险分摊层面上,而很少涉及PPP的利益分配问题。论文试从PPP风险分摊、资本结构和控制权三个维度来探讨PPP中的利益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建明  
公私合作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领域均非常流行,而且呈有增无减的趋势。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公私合作制度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劣可知,公私合作制对于提高公用事业单位的效率是绝对有益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对于我国来说,还需要完善制度和体制,建立明晰产权的公用事业部门,这样才有利于公私合作制在公用事业单位改革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和军  樊寒伟  
公私合作(PPP)治理机制的选择应与一定的制度能力、产业特性相匹配,而衡量产业特性的主要指标是交易成本和自然垄断性。制度能力越低、交易成本越高、自然垄断性越强,PPP越应采取接近一体化的治理机制;反之,则应采取接近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尽管适宜的治理机制能够实现一定制度能力与产业特性条件下的绩效最大化,但这只是一种约束条件下的次优选择。提升制度能力,降低宏、微观交易成本,进而通过匹配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发挥市场降低生产成本的激励功能,才有可能实现PPP绩效的最优结果。健全PPP法律体系、完善规制体制与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以为提高PPP运行绩效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