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
- 2023(1926)
- 2022(1789)
- 2021(1711)
- 2020(1526)
- 2019(3404)
- 2018(3396)
- 2017(7027)
- 2016(3825)
- 2015(4277)
- 2014(4056)
- 2013(4275)
- 2012(3936)
- 2011(3635)
- 2010(3687)
- 2009(3746)
- 2008(3887)
- 2007(3771)
- 2006(3541)
- 2005(3377)
- 学科
- 税(21538)
- 税收(20100)
- 收(19936)
- 管理(13571)
- 济(12785)
- 经济(12757)
- 业(11513)
- 企(10628)
- 企业(10628)
- 财(9171)
- 方法(4989)
- 财政(4493)
- 务(4303)
- 财务(4294)
- 财务管理(4289)
- 企业财务(4105)
- 学(3918)
- 理论(3838)
- 政(3817)
- 制(3566)
- 数学(3476)
- 数学方法(3445)
- 和(3435)
- 农(3300)
- 中国(3249)
- 业经(3150)
- 法(3101)
- 教育(2991)
- 收入(2830)
- 体(2540)
- 机构
- 大学(60294)
- 学院(58359)
- 济(22385)
- 经济(21945)
- 管理(20930)
- 财(19567)
- 理学(17724)
- 理学院(17539)
- 研究(17316)
- 管理学(17297)
- 管理学院(17182)
- 财经(13771)
- 中国(13727)
- 经(12281)
- 京(12129)
- 税(11044)
- 江(10018)
- 科学(9988)
- 财经大学(9907)
- 务(9147)
- 所(9051)
- 税务(8515)
- 范(8504)
- 师范(8433)
- 州(7881)
- 北京(7804)
- 研究所(7559)
- 经济学(7092)
- 中心(6944)
- 师范大学(6893)
- 基金
- 项目(30574)
- 科学(24581)
- 研究(24030)
- 基金(23386)
- 家(19780)
- 国家(19614)
- 科学基金(17050)
- 社会(15905)
- 社会科(15020)
- 社会科学(15015)
- 基金项目(12179)
- 教育(10870)
- 成果(10516)
- 编号(10504)
- 省(10372)
- 自然(10228)
- 自然科(10042)
- 自然科学(10040)
- 自然科学基金(9890)
- 资助(9446)
- 划(9273)
- 性(7647)
- 项目编号(7311)
- 部(7219)
- 国家社会(6759)
- 制(6677)
- 教育部(6549)
- 阶(6516)
- 段(6506)
- 阶段(6498)
共检索到9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朱锡平
构建现代化的纳税机制,必须使国民在主体精神上向纳税化转变,即主体纳税化。纳税规范的道德化是主体纳税化的基础和前提。纳税规范的道德化,就是把纳税的内在要求转化为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文化心理或道德品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光龙
论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李光龙所谓纳税意识,我认为可包括两层含义:①知道自己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从事某种应税行为时要纳税;②知道不纳税是违反税法的,要受法律制裁。若具备应税条件时必须实施纳税行为。一、公民纳税意识缺乏的原因(一)客观原因西方人认为,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三
税法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收和缴纳税收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也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因此,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税法,依法纳税。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税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对积累建设资金,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区越权减免税收,偷税漏税现象相当严重,特别严重的是有些人不但不按税法规定交纳税款,而且围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干部,严重干扰了税法的贯彻执行,恶化了社会风气。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冬华
本文分析了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理论困境,以罗尔斯的正义观为价值基础,从个人理性的假定出发,以契约为切入点,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得到如下推论:(1)效率观盈余管理不可实证;(2)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观是实证研究中多余的概念;(3)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无关。最后,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应该从理论层面去道德化,试图构造真正基于契约观的盈余管理理论。本文对于未来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是有益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契约 去道德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岳琼琼
哲学家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试图使人的生活形式化或统一起来的愿景常常会与实际充满偶然、意外和非系统化的细节的生活经验冲突。20世纪中后期,面对这种困境,哲学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主张将形而上学的理论化作为道德反思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坚持对理论持怀疑态度。在她看来,任何试图说明我们的道德概念必须是什么的企图,都有可能掩盖我们道德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默多克的小说美学聚焦道德领域,关注世界的偶然性,拒绝事实—价值二分的观点,强调日常经验与价值观的紧密联系,追寻上帝之外的“善”,构建出独具特色的道德化小说美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锋
公民纳税意识不仅与历史传统有关,而且与社会环境、与纳税人对于税收效果的切实感受有关。文章分析了我国公民纳税意识较弱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具体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湛中乐 朱秀梅
本文认为,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不能只停留在空泛的宣传和片面强化税收征管权上,而应建立良性互动的税收征纳法律关系,并以此为核心,从保证税法自身的品质、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等方面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从根
主流伦理学认为,只有人才具有能动性,可以称之为道德主体;技术物没有能动性,只能作为客体,客体与道德、道德教育无关;道德行动只能是人的行动。这种观点割裂了主客体关系,没有正确揭示出道德行动的发生机制。实际上,技术物可以具有道德性,可以对道德行动产生重要影响。就学校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而言,技术物可促使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生发新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诠释,可为学生创造出新的公共空间的道德选择境遇,可给学生提供新的公共空间的道德行动的建议,因此,运用技术物可以培养人的公共空间意识,实施相关的公德教育。但现实中,很多学校都没有有意识地让技术物道德化,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即便一些学校实施了技术物的道德化,也因为规范有余而活力不足,窄化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技术物在公共空间意识培养中的作用,学校技术物的设计者要充分意识到技术物的道德维度,从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自觉以实践伦理学者的身份去设计和应用技术物。
关键词:
技术物 技术物道德化 公共空间意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成文 张晶玉
社会公平感是决定公民纳税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政治面貌、过程不公平感、分配不公平感对公民的纳税行为有显著影响;无论收入高低,不公平感引致的消极纳税行为是一样的;约7成被调查公民认为纳税起征点应提高至1200元;约一半公民认为税收最应当用于社会保障;将近一半的公民认为应该降低税率。要消除不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实现执法的公正性,平衡公民的机会公平感;发挥税收的社会效益,平衡公民的权利公平感;提高税收使用的透明度,平衡公民的过程公平感;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平衡公民的分配公平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力度,培育公民的自觉纳税意识。
关键词:
公民 社会公平感 纳税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胜良 冯菱君
在涉税事务中,纳税理性要求在合法的前提下谋求税收损失的最小,在合法与违法界定不清的区间进行避税努力,甚至不排除违法这种高风险的行为。为此,联系中国纳税人的纳税理性状况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建议:优化宏观治税环境;培育理性缺乏者的纳税理性;引导纳税理性的行为脉络;净化税收征纳关系;提高应付税务筹划的能力
关键词:
纳税理性,理性崩溃,理性升华,税务筹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迅
论纳税调整裴迅纳税调整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在纳税人纳税业务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正确地进行纳税调整,是准确地计算应缴所得税额的关键,对保证税法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笔者在一次“企业纳税会计”培训班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研究是个新兴的研究课题,但对文献追根溯源,也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性研究中所呈现出的道德化取向是理论研究对现实实践的反映和提升;现实实践中显示出的道德化取向,则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和相关利益群体力量变化的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和财务成为今天组织健康两个并重的评价标准,这对中国企业的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组织健康 道德化取向 中国企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朱润喜
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是推进我国依法治税乃至依法治国的关键。而研究纳税与受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是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
纳税 受益 纳税意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宗凤
纳税意识是指公民对税法确定的纳税义务的基本观念、认同程度及履行态度。目前我国公民纳税意识依然比较薄弱,不知税收为何物以及不愿纳税、不想纳税、能拖则拖、能逃则逃的人仍然不少。其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心理活动角度分析我国公民纳税意识薄弱的若干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