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4)
2023(9220)
2022(7983)
2021(7169)
2020(6016)
2019(13217)
2018(13189)
2017(25082)
2016(13749)
2015(15153)
2014(14654)
2013(14282)
2012(13034)
2011(12074)
2010(12175)
2009(11998)
2008(11563)
2007(10684)
2006(9574)
2005(8978)
作者
(39651)
(32807)
(32580)
(31224)
(20991)
(15786)
(14738)
(12674)
(12397)
(11809)
(11279)
(11103)
(10767)
(10622)
(10567)
(10228)
(9804)
(9676)
(9603)
(9554)
(8358)
(8128)
(8017)
(7717)
(7523)
(7489)
(7319)
(7310)
(6608)
(6428)
学科
(49651)
经济(49562)
管理(43673)
(37533)
(33177)
企业(33177)
方法(20162)
(16876)
数学(16631)
数学方法(16424)
(16356)
中国(13864)
(13357)
业经(12692)
(11619)
(11225)
贸易(11216)
(11074)
银行(11046)
(10949)
(10915)
(10580)
理论(10404)
(10343)
金融(10339)
(10269)
财务(10240)
财务管理(10211)
企业财务(9640)
体制(9166)
机构
大学(196245)
学院(195295)
(78627)
经济(76860)
管理(68168)
研究(67569)
理学(57176)
理学院(56532)
管理学(55496)
管理学院(55144)
中国(54421)
(42250)
(41153)
科学(40090)
(34880)
财经(32269)
(32174)
(31293)
中心(31124)
研究所(31033)
(29080)
业大(27038)
北京(25769)
经济学(25328)
(25283)
农业(25119)
(25018)
师范(24935)
(23975)
财经大学(23955)
基金
项目(123153)
科学(96401)
研究(90457)
基金(89273)
(78196)
国家(77558)
科学基金(65647)
社会(57913)
社会科(54849)
社会科学(54835)
(47925)
基金项目(45633)
教育(42577)
自然(41609)
(40885)
自然科(40640)
自然科学(40624)
自然科学基金(39910)
资助(37229)
编号(36525)
成果(31459)
重点(28474)
(27677)
(27611)
课题(26514)
(26020)
(25922)
创新(24437)
国家社会(24115)
(24112)
期刊
(93330)
经济(93330)
研究(63955)
中国(42088)
(35087)
学报(33187)
(30545)
科学(28835)
管理(28073)
(26109)
金融(26109)
大学(25289)
学学(23799)
教育(23719)
农业(19895)
财经(17951)
技术(15574)
(15431)
经济研究(15400)
业经(14723)
问题(11792)
(10929)
(10190)
国际(9797)
(9701)
理论(9502)
世界(8681)
现代(8657)
实践(8388)
(8388)
共检索到30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花永兴  
虽然货币和信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仍然存在货币和信用。从货币和信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出发,货币和信用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关系,这和公有制这种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有着天然的兼容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礼斌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商业的主体地位袁礼斌近年来,公有制商业的比重日趋下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商业主体地位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①一、坚持公有制商业主体地位的理由我们认为,公有制商业占据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冲销干预的措施来实现,同时为了防止投机资本的套利和经济过热,央行又必须进行利率控制,但是这些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兼顾。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搭配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焕权  欧祥瑞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在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孝国  
公有制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侯孝国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对企业改革存在着深刻的制约。在全民所有制条件下,为增强企业活力而进行的种种企业改革,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沿着下放经营权的思路展开的。而下放经营权又受所有权制约,这是不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危勇  
根据Ms=D+R,在开放条件下,中央银行不可能在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两者之间,同时按固定方程式控制住—个以上的变量;在我国结算周转余额比例管理的特殊制度设计下,为了维护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被迫承担买卖外汇市场供求差额,由此对货币政策造成巨大压力。因此,稳定汇率的政策目标,使得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国际收支变化而波动。在此情况下,央行的冲销行为就成了保证国内金融秩序稳定,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武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黄明皓  
本文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的传导过程。文章首先构建了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模型,并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它更合适地解释了1999年后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后用VAR方法证明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具有系统稳定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素  张爱龙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货币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的拓展了商品市场交易的时间与空间,为实体经济中的市场交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极大的带动了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多样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支付环境,加大了资金流动的速度,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影响,给我国传统的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电子货币的出现带来的货币形式的转变将通过货币创造体制而对传统的货币供应机制产生重大的冲击,进而增加我国宏观调控的不可预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萍  屈幼姝  
传统财政收支平衡理论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基础上,与我国信用货币的现实不相符合.货币购买力是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可供商品共同作用的结果.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形态的收支平衡与价值形态的收支平衡相分离,财政支出不能按财政收入满打满算来安排,必须根据收入期与支出期货币购买力的不同来安排财政支出,做到收支的真正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萌  
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受到他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在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处理好我国货币政策与别国的货币政策的关系,也就是要利用国际协调来解决这个矛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剑荣  江林  朱海燕  
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政策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既给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目标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也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操作工具提出了挑战;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会给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应以消除扭曲为着眼点,寻找二种政策的平衡点,加快改革,以使二者更好地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卫华  彭坤明  
一(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从有简单商品生产就有市场。在现实经济运动中,构成市场的诸要素必然形成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固有的运动,从而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发生作用,这就形成市场机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发育,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也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当商品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允许非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时,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要求,并将劳动要素的分配与资本、管理、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分配置于相同层次进行表述,这一思想是对原有分配制度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党在理论上的更加务实和更趋成熟;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领域深层次改革的开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继肯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思想意识●林继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公有制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应该贯穿着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公有制的思想意识,使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它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这样改革就会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公有制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大难点黄少安TheFourDifficultPointstoEstablishModernEnterprisesystemunderthePub-licOwnership¥(HuangShaoan)Toestabli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