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4)
2023(10546)
2022(8945)
2021(8027)
2020(6800)
2019(15029)
2018(15107)
2017(28098)
2016(15592)
2015(17789)
2014(18218)
2013(17497)
2012(16870)
2011(15628)
2010(16092)
2009(15634)
2008(15377)
2007(14568)
2006(13256)
2005(12399)
作者
(47617)
(39976)
(39902)
(37995)
(25618)
(18956)
(17973)
(15405)
(15188)
(14512)
(13879)
(13422)
(13299)
(12948)
(12876)
(12226)
(11788)
(11675)
(11431)
(11351)
(10477)
(9813)
(9765)
(9367)
(9003)
(8941)
(8931)
(8851)
(8158)
(7878)
学科
(80575)
经济(80462)
管理(52462)
(42312)
(36791)
企业(36791)
方法(25196)
数学(20649)
数学方法(20390)
中国(19151)
(19033)
地方(18894)
(18795)
(17961)
业经(16721)
(16420)
(14601)
理论(13029)
地方经济(12997)
(12660)
(12637)
银行(12631)
金融(12629)
(12127)
环境(11338)
(10972)
财务(10923)
财务管理(10894)
(10830)
体制(10496)
机构
大学(242001)
学院(239449)
(103235)
经济(100954)
研究(85420)
管理(84970)
理学(71178)
理学院(70348)
管理学(69085)
管理学院(68638)
中国(65397)
(51814)
(51657)
科学(49769)
(44081)
财经(39651)
(39226)
研究所(39155)
中心(38091)
(37382)
(35506)
经济学(32973)
北京(32746)
(32409)
师范(32058)
业大(31785)
(30657)
(30254)
经济学院(29052)
农业(28951)
基金
项目(145704)
科学(114352)
研究(108382)
基金(105398)
(91411)
国家(90608)
科学基金(76933)
社会(70476)
社会科(66580)
社会科学(66564)
(56426)
基金项目(54299)
教育(50418)
自然(47147)
(47059)
自然科(46040)
自然科学(46023)
自然科学基金(45213)
资助(43482)
编号(43439)
成果(38421)
重点(33126)
(32822)
课题(31649)
(31372)
(31271)
国家社会(29441)
(29228)
教育部(28559)
(28173)
期刊
(131113)
经济(131113)
研究(79867)
中国(54425)
(43099)
学报(39168)
管理(35982)
(35404)
科学(34525)
大学(30330)
教育(29459)
学学(28511)
(24469)
金融(24469)
农业(22974)
财经(22664)
技术(21686)
经济研究(20759)
(19728)
业经(18185)
问题(16422)
技术经济(12836)
(12682)
(12116)
世界(11739)
(11200)
统计(11178)
国际(11152)
图书(10913)
理论(10803)
共检索到388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碚  
公经济与私经济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一个概念误区,即把"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简称公有制经济)等同于"公经济",把"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简称私有制经济)等同于"私经济"。于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就主要只研究各种公经济及其行为特征,而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公有制+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思想桎梏,而且在实践上是历史性的制度创新。要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公有制基础上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一提起公有制,人们总要联想到按劳分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写入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而“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实现”也已成为大多数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思维定式。但是,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看,按劳分配都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唯一分配原则,它的存在也不是直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本文所要着力阐明的就是这样一种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制度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或结合。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并存的二重属性,并表现在产权结构的直接社会性与局部性、计划与市场、等量劳动互换与等价交换、劳动力的主人地位与商品属性、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等具体方面。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英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王义基本观点,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根本经济制度。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公有制如何有效地实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更是我们深化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现有的实证研究发现公有制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学术界部分同志因此得出公有制经济效率低下的推论,文章着重从理论和研究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推论的误区。(1)应全面理解作为整体的公有制经济的效率;(2)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来解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差异;(3)分析目前实证研究中的样本偏差;(4)讨论对有大量价格扭曲和外部效应的国有企业采用传统度量指标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继民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传统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都是公共财政对外全额投资或参与部分投资的结果,只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主导性和调控性的公共财政才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敬东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一体论任敬东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从二者关系的外部条件和一般现象出发,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看作是两个本质相异的东西,使其在社会主义特定条件下进行“对接”或相互“兼容”。这一观点虽然也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礼斌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商业的主体地位袁礼斌近年来,公有制商业的比重日趋下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商业主体地位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①一、坚持公有制商业主体地位的理由我们认为,公有制商业占据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一、引言 一切科学研究的都是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规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经济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运动趋势。但是,社会经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在人的参与下,由人们的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济学需要首先研究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利益、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 正确设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实证地研究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所谓设定公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道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效率为旨归的效益主义,追求总体—总量意义上的效用最大,却必然忽视经济发展成果与相关权利的切实公平分配,这一指导思想状况的长期持续必将在认识领域导致国有企业的经济成果向少数高位者集聚的"自我所有化"倾向,从而使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存在被混淆甚至带来更大的混乱的后果。因而,在此意义上的"改革"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之下,坚持国有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革除早已遗留下来并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国有企业权利与利益虚位化的问题,以更好的权—利制度体系发展壮大劳动公有制经济,而这也是改革发展中要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干强  
科学地研究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它们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时代的先进生产方式体系,包含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消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固有弊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不但要遵循社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还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的规律,巩固和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关系高质量发展。在现实经济中,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降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上升,为此,建议把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整体上振兴国有经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第二个飞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传贵  
再论公有制经济中的剥削问题──答聂超群同志余传贵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剥削,这的确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在《浅议公有制经济中的剥削问题》“一文(下面简称《浅议》)中,提出并探讨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剥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洪斌  
在新中国历史上,私营经济曾经存在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建立了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中国连续发生了“大跃迸”、“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运动,大搞所有制的“升级”、“过渡”。“一大二公”的“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内达到了顶端。私营经济被彻底消灭,个体经济几经摧残,所剩无几。至1978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论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市场经济”课题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中,怎样才能发展壮大公有制并保持它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多种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