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8069)
2022(6750)
2021(6649)
2020(5279)
2019(12269)
2018(11825)
2017(23622)
2016(12923)
2015(14795)
2014(15189)
2013(15095)
2012(14306)
2011(12923)
2010(13540)
2009(13044)
2008(13783)
2007(12765)
2006(11661)
2005(11097)
作者
(36507)
(29917)
(29892)
(29090)
(19833)
(14296)
(13677)
(11482)
(11466)
(11267)
(10234)
(10108)
(9972)
(9826)
(9718)
(9281)
(8914)
(8795)
(8786)
(8380)
(7814)
(7272)
(7164)
(7143)
(6851)
(6817)
(6748)
(6497)
(6093)
(5844)
学科
(53602)
经济(53529)
管理(46700)
(42111)
(36986)
企业(36986)
(30737)
方法(21585)
(17621)
数学(17584)
数学方法(17288)
中国(16762)
(15804)
财务(15774)
财务管理(15718)
(15472)
企业财务(14993)
(14064)
银行(14064)
财政(13704)
(13219)
业经(12088)
(11753)
贸易(11743)
理论(11620)
(11565)
金融(11564)
(11404)
(11401)
(11185)
机构
大学(195076)
学院(193978)
(85643)
经济(83706)
管理(72176)
研究(64831)
理学(58996)
理学院(58439)
中国(57798)
管理学(57656)
管理学院(57279)
(55640)
(40890)
财经(38777)
(34838)
科学(33048)
(32956)
(32343)
中心(30165)
财经大学(28235)
研究所(27872)
经济学(27358)
北京(27220)
(25922)
(25645)
师范(25533)
经济学院(24269)
(22791)
(22646)
(22276)
基金
项目(103364)
研究(83043)
科学(81724)
基金(75081)
(61853)
国家(61266)
科学基金(53206)
社会(52892)
社会科(50108)
社会科学(50096)
教育(39033)
(38197)
基金项目(37096)
编号(35208)
资助(33200)
成果(32709)
(32204)
自然(31245)
自然科(30481)
自然科学(30474)
自然科学基金(29944)
课题(24879)
(24643)
(24007)
重点(22913)
教育部(22228)
项目编号(22166)
人文(21422)
国家社会(21205)
(21151)
期刊
(107618)
经济(107618)
研究(74907)
(49981)
中国(42271)
(34145)
金融(34145)
管理(29003)
教育(23932)
财经(22420)
学报(22124)
(21209)
科学(20932)
(19185)
大学(18220)
经济研究(17145)
学学(16660)
技术(15360)
业经(15248)
问题(14143)
(13779)
农业(12883)
国际(12023)
理论(11654)
会计(11508)
财会(10885)
实践(10193)
(10193)
(9913)
技术经济(9426)
共检索到334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东  王晓悦  
中央银行买卖公债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即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实施渠道 ,也是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稳定性效应的体现 ,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 ,尚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最主要的是公债市场要有足够的发展、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间的配合以及公债的特性。如果条件具备 ,公开市场业务除了能够发挥微调作用外 ,也是公债货币化的一种途径。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时协调扩张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促使公债货币化 ,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予以更有效的连接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东  王晓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陇一  周丽华  张红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多  
Since 1997,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been undertaking a gradual shift from direct administrative control to indirect market based control in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hifts in this regard.After the adjustment of v...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并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对于完善流动性供给机制及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外汇占款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陆续推出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金融工具,提升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与精准性,促进了金融发展的稳定与经济运行的平稳,通过优化、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安仲  
利率和货币量哪个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涉及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隐含了一个前提,即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存在明确的、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利率目标或者货币量是可控的。以公开市场操作为对象,本文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量之间确实存在确定的关系,而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导致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关系不确定的主要原因是IS曲线的斜率是不确定的。同时,对现阶段中国IS曲线斜率稳定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其斜率是不稳定的,因此,利率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供需总量、结构的两大法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折旧及财政法规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货币发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邓子基先生关于财政与银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思想丰富而深刻。本文对邓先生的财政银行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邓先生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面的理论贡献。基于这些思想和理论,本文还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的着力点进行了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