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2)
2023(7698)
2022(6139)
2021(5553)
2020(4905)
2019(10990)
2018(10792)
2017(21625)
2016(11737)
2015(12893)
2014(12719)
2013(12860)
2012(11588)
2011(10019)
2010(10435)
2009(10305)
2008(10821)
2007(10127)
2006(9102)
2005(8707)
作者
(32850)
(27626)
(27273)
(25645)
(17740)
(12984)
(12283)
(10457)
(10299)
(10046)
(9354)
(9255)
(9168)
(8701)
(8619)
(8176)
(8130)
(8118)
(7813)
(7758)
(6874)
(6774)
(6719)
(6387)
(6183)
(6128)
(6035)
(5891)
(5338)
(5243)
学科
(80908)
(78462)
企业(78462)
管理(60344)
(58746)
经济(58670)
(28465)
方法(25912)
业经(25680)
(24674)
财务(24661)
财务管理(24640)
企业财务(23587)
(18913)
数学(17953)
数学方法(17885)
技术(15474)
(14774)
农业(14563)
(13499)
(12729)
(12589)
企业经济(12463)
经营(12096)
理论(12008)
体制(11712)
中国(11607)
(11592)
技术管理(10506)
决策(9652)
机构
学院(181860)
大学(176054)
(80236)
经济(78983)
管理(77512)
理学(66100)
理学院(65587)
管理学(65043)
管理学院(64694)
研究(49751)
中国(42937)
(41886)
(35546)
财经(33098)
(29942)
(28619)
科学(26557)
(25801)
商学(24559)
商学院(24387)
(24373)
财经大学(24245)
经济学(23909)
(22465)
中心(22397)
北京(22109)
业大(22106)
经济学院(21598)
研究所(21169)
经济管理(20906)
基金
项目(107390)
科学(87851)
研究(81691)
基金(80743)
(67315)
国家(66639)
科学基金(60875)
社会(55146)
社会科(52496)
社会科学(52482)
基金项目(42894)
(42823)
自然(38389)
自然科(37581)
自然科学(37574)
自然科学基金(37037)
教育(36962)
(33726)
资助(32491)
编号(31981)
(30225)
(25881)
成果(25368)
(24761)
重点(23491)
创新(23114)
(22781)
国家社会(22587)
(22571)
人文(22421)
期刊
(96460)
经济(96460)
研究(55224)
(40515)
管理(35753)
中国(30919)
(24736)
科学(22146)
学报(21133)
财经(18890)
业经(17775)
(17704)
金融(17704)
大学(17605)
技术(17517)
学学(16949)
农业(16880)
(16305)
经济研究(14649)
财会(13575)
教育(12776)
问题(12562)
技术经济(12321)
(11545)
会计(11081)
现代(10576)
商业(9991)
世界(9863)
(9662)
经济管理(9312)
共检索到275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悦  
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常使公司企业陷入困境,需要通过公司重整程序使企业重获新生。为保障公司在重整期间营业的继续进行,需要从重整人、重整监督人和关系人三个方面设立企业有效的权利运作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君  
破产重整是对濒临破产的企业实施拯救并促使其得以复兴的特殊制度。中国现行立法虽明确规定企业重整期间由管理人监督重整程序的实施,却未能制定详尽完善的具体规则,给实践带来了较多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世界各国立法,提出中国破产重整企业的监督机关应当在设置模式、职权范围、与相近机构的关系处理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琳  
公司破产重整时,债权人取代股东成为最终控制权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司法权基于重整效率的考量介入到公司治理中,这些都决定和影响着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在现有制度下,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时严重缺位,最终控制权被法院、破产管理人架空。这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为矫正公司治理结构,使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公司治理中得以发挥最终控制人的作用,应引入债权人派生诉讼,赋予债权人在破产管理人选任方面的话语权,加强债权人对管理人财产处分权的控制,明确债权人有权决定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主体,补充债权人对债务人自行管理的事中监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奎明  
预先重整是结合司法重整与法庭外债务重组的一种混合型企业拯救机制,在实践中发展出适用或不适用破产法典的两种模式。相比我国传统的企业拯救机制,预先重整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与确定性,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我国在借鉴预先重整制度时,可以根据需要兼采两种模式,进一步厘清预先重整的启动、转化等程序性问题,并通过司法备案、程序指南等方式对国外的模式实施改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方露  李会云  
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从融资方式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企业各种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顺序。结果表明: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债务融资、内部融资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系数比较,得到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程度强弱顺序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康金莉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责任更多偏重于经济上的理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品价格不能真正反应成本。在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企业不仅要考虑经济绩效,也要将环境责任、社会绩效整合入企业的战略目标中。为此,在一定的激励约束下,要对企业的责任进行再次构造,针对企业提供产品的不同构造、不同的责任体系,通过成本内部化、产品价值再造来引导企业对资源的最优消耗、对产品的重新设计、谋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力  王艳飞  
本文从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入手 ,通过战略性业绩评价与传统财务性业绩评价的对比 ,得出战略性业绩评价的四个特点。并针对其特点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战略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简要论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永生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已步入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实质性阶段,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和重组联合等也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与此同时,也引发出一些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其中资本经营就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就资本调整与企业重整的内涵与区别简述浅识。一、资本调整资本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钱津  
公营企业主要应存在于非竞争性领域,但现实之中竞争性的公营企业也依然存在,由于管理权限、经营范围、资本投入、经营方式、经营目标不同,各个国家的公营企业都以不同类型存在。在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有选择地按不同比例设置各类公营企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兴华  汪良忠  
论可转换债券运作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程兴华汪良忠一、可转换债券最本质的功能在于调整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毋庸置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经营,即以资本效益为核心、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资本经营客观上要求企业根据其所处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智胜国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突破性创新是构建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破产重整的实施做了程序性规定,但对于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案件,能否转入破产重整以及如何转换程序未做明确规定。文章分析一起成功申请人民法院将破产清算程序转换为破产重整程序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破产重整的新途径,供司法实践中参考,以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优越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庆飞  
中小企业经营失败率很高,导致其破产重整失败率也较高。为了帮助破产中小企业主尽快走出经济困境,我国需要建立一些中小企业特殊的破产重整制度。提高对债权人的清偿、挽回企业主的投资,保持就业岗位以及帮助人们及早发现不值得给予破产保护的中小企业,是这些制度的法理基础。中小企业破产重整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适度放松破产条件、鼓励中小企业尽早寻求破产重整,在破产初期对它们的重整方案进行评估,帮助它们尽早发现经济困难信号,加强对重整方案实施的监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自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由所有权、控制权、治理权和经营权所构成的权力体系,这四项权利要素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共同推动企业的运营。治理权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由董事会所支配的权力,董事会借助这项权力代表股东或所有者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避免由所有权与经营相分离可能给股工或所有者权益造成的损害。公司治理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它的运作及成效要受社会压力、经济管制、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这些因素及其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