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1)
- 2023(4064)
- 2022(3043)
- 2021(3113)
- 2020(2542)
- 2019(5713)
- 2018(5339)
- 2017(10489)
- 2016(5998)
- 2015(6828)
- 2014(6818)
- 2013(6777)
- 2012(6277)
- 2011(5337)
- 2010(5629)
- 2009(5534)
- 2008(6042)
- 2007(5482)
- 2006(4836)
- 2005(4424)
- 学科
- 管理(29966)
- 业(28391)
- 财(28230)
- 企(27714)
- 企业(27714)
- 济(22001)
- 经济(21965)
- 务(16010)
- 财务(15999)
- 财务管理(15955)
- 企业财务(15472)
- 财政(11877)
- 方法(10708)
- 制(9683)
- 政(9419)
- 数学(8652)
- 数学方法(8605)
- 体(7608)
- 中国(7208)
- 体制(7027)
- 策(5617)
- 业经(5507)
- 公司(5327)
- 理论(5287)
- 农(5150)
- 制度(4694)
- 度(4694)
- 学(4549)
- 银(4220)
- 银行(4220)
- 机构
- 大学(88546)
- 学院(86632)
- 济(33787)
- 经济(33081)
- 管理(33012)
- 财(30272)
- 理学(27786)
- 理学院(27565)
- 管理学(27329)
- 管理学院(27156)
- 研究(24266)
- 中国(20851)
- 财经(19688)
- 经(17731)
- 京(17387)
- 财经大学(14415)
- 江(13440)
- 科学(12383)
- 所(12098)
- 北京(11209)
- 范(10945)
- 师范(10902)
- 中心(10746)
- 州(10575)
- 经济学(10519)
- 商学(10426)
- 商学院(10375)
- 会计(9910)
- 研究所(9879)
- 经济学院(9371)
- 基金
- 项目(47238)
- 研究(37659)
- 科学(37577)
- 基金(35270)
- 家(28936)
- 国家(28642)
- 科学基金(25465)
- 社会(24955)
- 社会科(23695)
- 社会科学(23687)
- 基金项目(18159)
- 教育(18086)
- 省(17126)
- 编号(15418)
- 成果(14899)
- 自然(14832)
- 自然科(14477)
- 自然科学(14474)
- 划(14346)
- 自然科学基金(14253)
- 资助(14225)
- 性(11794)
- 部(11636)
- 教育部(10782)
- 制(10557)
- 项目编号(10497)
- 重点(10467)
- 国家社会(10446)
- 人文(10440)
- 课题(10277)
共检索到141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涛
本文在对公司财权内涵基本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公司财权形成基础及渊源并从多维视角考察公司财权结构,采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对公司财权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将财权配置划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面,财务契约实现了财权的初始配置,财权的初始配置决定着再配置的走向与结果,在财权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公司内部的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
关键词:
财权配置 内涵 结构 配置逻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正强 伍中信
财权与产权关系紧密,但两者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财务治理权是从各财务主体在企业治理结构层次上,就财权分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关系而言的。而财务控制权是建立在契约不完全理论基础上的,但由于"剩余"的重要性、决策权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权力实施流程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有几个不同内涵。财权配置是以"贡献"与"风险承担"为基本原则,并在知识成本与代理成本共同约束下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对称安排。
关键词:
财权 财权配置 财务控制权 契约不完全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 内涵发展 哈佛大学
[期刊] 改革
[作者]
季爱华
公司治理离不开相应的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和责任,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财务权力的行使、财务责任的承担和财务利益关系的调适。为此,我们选择以财权配置为视角,进行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一、财权配置视角中的典型公司治理模式:以美、德、日、韩四国为例我们以美、德、日、韩四国为对象,从政府监管、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心合 赵明 孔凡义
财权及其配置问题是理解和研究公司财务时绕不开的话题。对公司财权问题的研究,应当以资源为主线展开。财权是公司法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公司财权的来源已从股东的资本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扩展,因此公司财权的配置也应当以资源为基础展开。随着公司环境和资源结构的变迁,公司财权配置的结构也在不断转移,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公司财权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公司 财权 资源 利益相关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进日 曹越 黄灿
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论证了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观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观。主张财权配置价值取向合理定位应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即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配置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配置;在实践上表现为某项具体财权配置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如果一项财权中通用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公平;如果一项财权中剩余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效率。在此基础上逻辑推演出"最优财权配置规则"和"最优财权配置细则"。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兆国 张庆 宋丽梦
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安排企业财权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持续发展。本文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企业财权安排的特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应分享的企业财权,提出建立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王珊
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而资本权力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两种力量,从而构成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扩张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动力,二是由资本扩张悖论所产生的阻力,由此构成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规律。资本逻辑具有资本的三大层次上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资本逻辑的本质形态——物质生产层次的资本逻辑的物化形态;二是市场交换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货币形态;三是资产证券化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虚拟形态。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物化劳动 资本权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栋 杨淑娥
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东主权”治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投入者应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在该理论影响下, 公司财务治理也主要关注的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以解决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企业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跃武
我国制度财务学是制度经济学在财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财权是企业产权关系运动导致"财"与"物"形成相对分离态势的结果;而企业产权主体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与其产权利益相对应的影响,从而转变成"财权主体";各个财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博弈关系及其结果就集中反映为企业的财务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军林 张宁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财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它决定了财权配置具有动态演变性。本文分析了资本结构、公司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博弈、公司规模及组织方式、技术及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财权的动态配置。通过企业财权配置的状态依存性与相机治理机制来实现财权的配置与再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性财权配置的一般框架,旨在为上市公司财权的动态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明武 李志学
本文认为,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公司的财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存在不仅构成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也反映了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了公司财权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反映了所有权的控制和债务的潜在压力能够迫使经营者约束自己的行为,恪尽职守,减少疏忽与浪费,以实...
关键词:
财权 财权配置 产权 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涛
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依托丰富的理论依据作为前提条件与理论支撑,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不对称信息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股权制衡理论等。本文在梳理与回顾这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中的参考价值与具体运用范畴进行设想和展望,以期拓展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关键词:
公司财权 财权配置 理论依据 综述与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存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缓解建设用地缺口、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阐述宅基地"三权分置"内涵、历史沿革、逻辑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区域策略、项目选择、业务创新、合作联动、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