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1)
2023(7837)
2022(6570)
2021(6117)
2020(5237)
2019(11863)
2018(11621)
2017(22595)
2016(12631)
2015(14204)
2014(14056)
2013(13909)
2012(12631)
2011(11245)
2010(11667)
2009(11428)
2008(11976)
2007(11299)
2006(10307)
2005(9775)
作者
(35180)
(29112)
(29066)
(27828)
(18692)
(13760)
(13280)
(11137)
(11014)
(10727)
(10037)
(9829)
(9711)
(9520)
(9366)
(8886)
(8713)
(8629)
(8512)
(8407)
(7544)
(7101)
(7072)
(6796)
(6720)
(6471)
(6470)
(6432)
(5865)
(5614)
学科
管理(59095)
(49993)
(47829)
企业(47829)
(46548)
经济(46453)
(25415)
方法(19395)
(19080)
(18693)
财务(18657)
财务管理(18614)
企业财务(17860)
数学(15095)
数学方法(14984)
(13581)
业经(13025)
中国(12116)
体制(11970)
(10950)
(10487)
银行(10476)
(10403)
(9749)
理论(9466)
(9276)
(9018)
(8884)
金融(8881)
(8180)
机构
大学(185112)
学院(182522)
(74071)
管理(73208)
经济(72343)
理学(60432)
理学院(59813)
管理学(59180)
管理学院(58774)
研究(56166)
中国(47296)
(45010)
(38823)
财经(33454)
科学(30439)
(30122)
(29925)
(27725)
中心(25921)
财经大学(24762)
北京(24430)
研究所(24010)
(23538)
经济学(22868)
(22321)
(22295)
师范(22095)
业大(21103)
商学(20881)
商学院(20698)
基金
项目(107809)
科学(86046)
研究(82136)
基金(79791)
(67476)
国家(66898)
科学基金(58843)
社会(54145)
社会科(51335)
社会科学(51321)
基金项目(41672)
(40925)
教育(38598)
自然(36287)
自然科(35397)
自然科学(35388)
自然科学基金(34812)
(34168)
编号(32626)
资助(32433)
成果(29053)
(26674)
(25397)
重点(24316)
课题(23129)
教育部(22707)
(22544)
国家社会(22455)
(22374)
人文(21974)
期刊
(92775)
经济(92775)
研究(59672)
(42727)
中国(40325)
管理(33474)
学报(25562)
科学(24198)
(21143)
金融(21143)
大学(20931)
(20620)
学学(19541)
教育(19523)
财经(19284)
(16527)
技术(15404)
经济研究(13254)
业经(13029)
农业(12731)
财会(12579)
会计(12199)
问题(11687)
(9374)
现代(9345)
(8888)
技术经济(8825)
通讯(8674)
会通(8632)
理论(8548)
共检索到29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建明  刘瑜  
管理腐败的盛行威胁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化公司的生存。对公司治理中典型的几种管理腐败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遏制管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项兵  
管理腐败与公司治理项兵对于腐败问题,现有的管理与经济理论主要集中讨论政府部门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很少涉及到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管理腐败。但管理腐败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制度来有效地管理公司治理。从下面的讨论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江南  王燕燕  
尽管中国对腐败的惩处有诸如死刑之类的严刑,但腐败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本研究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了腐败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文章基于塞贝利斯(Tsebelis)关于犯罪与惩罚的模型构建了一个腐败—调查的博弈论模型,而后通过假定博弈双方的利益相关对此模型进行了拓展。考虑到官员们对反腐的态度不同,文章最后构建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借助于博弈论分析方法的独特优势,文章研究发现了影响腐败控制的三个因素:1.简单地加大处罚不仅未必能减少腐败反而会减少对腐败的调查;2.提高反腐人员的激励对遏制腐败很重要,比如提高他们在反腐工作中的经济和政治利益;3.同样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能积极主动反腐的官员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胜  
近期,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系主任——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顶尖科研人员,接连传出因贪腐被调查的新闻,暴露出科研经费分配、使用与监管中的诸多薄弱环节。由于国家在科研经费上大量投入,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科研院所成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艳巧  
近年来,科研腐败已成热点话题,科研事业单位的违规违纪案件时有曝光。那么,腐败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公共权力,还有社会因素、机制因素、体制因素等,换一个角度看,"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制度存在漏洞"。要使腐败得以实施,从主观条件看是科研人员的利己主义取向和侥幸心理,从客观条件说是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制约制度及其执行的欠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防范和抵制腐败,使科研人员既不敢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青鸟  
据媒体报道,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已经成为"特招"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高考特招沦为"点招",极大损害了教育公平,从而形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加剧贫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特招本身并没有原罪,在全国统考之外,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招生权利,制定针对艺术类特长生的特殊政策,其本意在于打破社会上广为诟病的"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做法,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获得深造。"特招腐败"的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徐现祥  
遏制腐败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是当前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1998—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实证发现,高官落马显著地抑制了地区腐败程度。这种效应是显著的,在考虑了时间滞后性、地方常规反腐力度等方面的干扰因素之后,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高官落马形成了一种震慑效应,从而使得地方官员减少了腐败与违纪活动。这种震慑效应具有地理邻近的空间外溢性,而其发挥又具有条件性,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为基础。本文的发现对于理解官员行为与反腐败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林东杰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勇  
我国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遏制腐败寻租中的作用。为此,要强化审计的独立性,现行的受托经济责任目标要涵盖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同时,需要加大腐败寻租成本,强化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骏  黄志霖  梁浚朝  
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已然攸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频发的民营企业高管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即使在高压反腐的背景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遏制。基于此,文章从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于民营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利用2004-2017年中国上市民营公司数据,作者发现:作为正式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治理安排,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抑制高管腐败的发生,这得益于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和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党组织参与治理还能够显著弱化高管权力集中以及家族涉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文章丰富了民营企业高管腐败和党建工作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监督和约束高管腐败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佟爱琴  马惠娴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的分步扩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的事前威慑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公司治理环境下卖空机制作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卖空的事前威慑能够有效抑制高管隐性腐败行为,显著降低在职消费水平,尤其是超额在职消费,并且卖空机制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剖析卖空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发现卖空机制加强了外部投资者和股东的监督作用,并促使公司提高了高管权益薪酬比重,使得高管与股东共担卖空导致的股价下跌风险,从而有效约束了高管的隐性腐败。此外,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依赖于成熟的市场化环境,即只有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卖空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理作用。而卖空机制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具有"替代效应",当公司内部治理失灵时,卖空机制能够代替内部治理来规制高管的隐性腐败。本文不仅拓宽了卖空机制治理效应的有关研究,为我国放松卖空管制提供了微观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治理高管腐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世清  
公共教育权力腐败是指掌握与行使公共教育权力的主体滥用公职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权力腐败主要源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性质方面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运作方面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当前,对于公共教育权力腐败的治理,需要通过权力、社会、权利与道德等不同路径来综合执行与实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凯  陈信元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微观决策主体的影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转轨经济中,银行控制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利用资金配置权设租,谋求规定以外的经济利益,增加了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由此产生的资本市场不完善会如何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决策呢?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一方面减少债务融资,另一方面通过长期贷款减少交易频率,导致公司债务融资比例下降和债务期限长期化。本文以谢平、陆磊(2005)的中国银行腐败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银行腐败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即随着银行腐败成本的上升,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和长期信贷。银行垄断及其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卫东  陈超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对经营者腐败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营者腐败与股权集中度、流通A股比例、B股H股等外资股比例均呈正比,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行政单位的公司也更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