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6)
2023(5572)
2022(4779)
2021(4390)
2020(3812)
2019(8543)
2018(8417)
2017(16683)
2016(9231)
2015(10470)
2014(10479)
2013(10322)
2012(9480)
2011(8576)
2010(8888)
2009(8822)
2008(9267)
2007(8684)
2006(7871)
2005(7561)
作者
(25936)
(21731)
(21596)
(20637)
(14101)
(10442)
(9781)
(8173)
(8069)
(7978)
(7472)
(7372)
(7234)
(7164)
(7038)
(6589)
(6503)
(6420)
(6398)
(6134)
(5587)
(5265)
(5242)
(5079)
(5067)
(4982)
(4779)
(4692)
(4301)
(4282)
学科
管理(41921)
(38654)
(37047)
企业(37047)
(36791)
经济(36698)
(20804)
方法(16490)
(15882)
财务(15860)
财务管理(15835)
企业财务(15296)
(15212)
数学(13644)
数学方法(13551)
(11154)
体制(9949)
业经(9614)
中国(8417)
(7494)
(7482)
金融(7479)
(7268)
银行(7261)
(6826)
理论(6735)
(6622)
(6486)
(6438)
技术(6117)
机构
大学(144544)
学院(141571)
(58650)
经济(57455)
管理(54380)
理学(45920)
理学院(45506)
管理学(45003)
管理学院(44719)
研究(42530)
(36510)
中国(34946)
(29273)
财经(27841)
(25077)
(22069)
科学(22008)
(21000)
财经大学(20734)
中心(18986)
北京(18637)
经济学(18521)
研究所(17860)
(17426)
(16827)
商学(16797)
师范(16696)
商学院(16676)
经济学院(16484)
(15565)
基金
项目(82089)
科学(65957)
研究(62599)
基金(61861)
(51790)
国家(51356)
科学基金(45530)
社会(41855)
社会科(39751)
社会科学(39742)
基金项目(32289)
(30256)
教育(29654)
自然(28270)
自然科(27608)
自然科学(27602)
自然科学基金(27182)
(25564)
资助(25522)
编号(24730)
成果(22521)
(22263)
(19939)
重点(18194)
教育部(18102)
(17896)
人文(17560)
国家社会(17286)
课题(17137)
(17134)
期刊
(69779)
经济(69779)
研究(47421)
(34911)
中国(28387)
管理(23214)
学报(19480)
(17711)
金融(17711)
科学(17440)
财经(16655)
大学(15910)
学学(14940)
(14685)
教育(14536)
(14027)
技术(10515)
经济研究(10226)
财会(10187)
业经(9652)
会计(9493)
问题(9181)
农业(8876)
(7686)
理论(7248)
通讯(6851)
会通(6823)
(6785)
国际(6781)
(6638)
共检索到223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智宝月  毕颖  
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在我国发展较快且形式多样,而我国公司法的规制尚属空白。本文在探讨交叉持股作为一种企业的经营策略,必然会形成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应兴利避害,在公司法中采用区别对待主义的立法模式,只限制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对非母子公司主要是通过对交叉持股的比例限制和表决权限制来实现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学跃  向静  
交叉持股作为公司的一种经济行为,其主要危害对象是公司的债权人、中小股东、资本市场中的公众投资者,因此各国(地区)一般通过公司法、反垄断法、证券法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规制,但由于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资本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具体规制重点和规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我国现实经济环境的考虑,总体上应该禁止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对于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应采取限制超额持股一方股权行使的方法;创设二重派生诉讼;对公司高管附加超额交叉持股的信息披露义务;严格限制金融类公司之间以及上市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曲阳  
交叉持股会造成公司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收益权相分离,继而导致高昂的代理成本。就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而言,可能会造成完全的内部人控制;而对于非母子公司而言,这种成本随着交叉持股的比例上升而递增。从法律规制成本角度而言,禁止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有条件地限制非母子公司之间的表决权行使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规制范围限于股份有限公司;规制方式是限制超额持股一方的表决权行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即交叉持股有助于经理人员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投资项目,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和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开悉  
金融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交叉持股现象的关注,但学术界对交叉持股会计问题的讨论还没有深入。财务报告改进的基本目标是着眼于用户需求,将企业价值的未来估计包含在今天的财务报告中。公司交叉持股对公司价值、财务影响及改进的模型表明,如果资产重估增值计入公司利润,则公司价值将出现虚假增长,股市泡沫将无法避免。改进的基本方法是将资产重估增值计入公司资本变动而非损益变动,从而使股东权益更好地反映股票价值。此时,理论分析表明托宾Q将趋近于1,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报告革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刘志成  
交叉持股战略动因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战略联盟、公司治理、逆向选择成本和交易成本。本文以2006年我国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检验公司治理、逆向选择和现金流量管理等三个理论。研究初步发现:(1)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或管理层持股超过一定比率后越高,管理层浪费公司资源进行股权投资的倾向越小,公司交叉股权投资比率相应越小;(2)交叉持股起到了金融缓冲的作用,以为新增的长期资产投资提供内部资金支持,降低因外部融资造成的潜在逆向选择成本;(3)当现金流入流出不同步的时候,交叉持股作为一个流动性缓冲器,构成投资者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冉明东  
本文应用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探讨控股股东采用交叉持股方式控制企业(集团)所产生的"双刃剑效应",从动机和效应两个层面探讨了交叉持股、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反两个案例进行剖析。从理论而言,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理论框架是分析交叉持股的有力工具,"交叉持股双刃剑效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的案例分析表明,关系型交叉持股的弊端要大于非关系型交叉持股,一般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风险要比一般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风险小,信息透明、市场化操作的交叉持股比不透明和非市场行为的交叉持股的风险小。本文建议我国应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对交叉持股进行规范,扬长避短,同时应建立国家大中型企业交叉持股数据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昌富  张晶晶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交叉持股、内部人控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交叉持股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交叉持股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经营绩效的改善,但是超过一定的阈值后,经营绩效反而会下降;交叉持股与内部人控制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监督效应占优,而超过拐点后侵占效应则更为明显;内部人控制在交叉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交叉持股通过影响内部人控制,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华子  陈旺余  
农地入股公司的难点主要在国家政策与现行法律的限制,不能破坏农地由乡或村集体所有与本村村民对土地享有的优先承包权与优先受让权,是设计农地入股制度的政策底线。因此,需要从农地入股的程序、农地股的设计、入股后的风险防范及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只有坚持国家政策底线,尊重农民入股的权益,建立起完善的农地入股法律制度,才能确保农村土地入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航  
一人公司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一人公司有其独特的制度吸引力 ,西方主要国家均在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我国在《公司法》修订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立法趋势 ,应在修订后的《公司法》中规定一人公司 ,但鉴于我国财产登记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健全 ,在对一个公司进行法律制度设计时 ,要大力加强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常晓红  王海云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以2007~2012年沪深300指数中涉及交叉持股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在交叉持股网络中网络位置差异对公司风险规避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占据交叉持股网络越中心的位置,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从整体上来看,交叉持股网络中心性与公司风险规避效应的关系不会被公司所有权性质显著影响,但在具体区分地区市场发育水平之后,公司所有权性质对网络中心性与风险规避效应关系的影响会因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在交叉持股网络中的风险规避效应会被削弱;而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所有权性质对网络中心性与公司风险规避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默  侯冠廷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量和股权投资金额的不断增多,交叉持股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在界定"交叉持股"的概念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有关交叉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的文献,特别对具体的影响路径、产生研究结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述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现状和特点,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