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7)
2023(8806)
2022(7561)
2021(6985)
2020(5955)
2019(13348)
2018(13226)
2017(26464)
2016(14460)
2015(16113)
2014(16011)
2013(15904)
2012(14495)
2011(13290)
2010(13688)
2009(13292)
2008(13516)
2007(12582)
2006(11575)
2005(10601)
作者
(39913)
(34071)
(33631)
(31927)
(21295)
(16303)
(15072)
(13023)
(12910)
(12141)
(11564)
(11266)
(10817)
(10796)
(10709)
(9964)
(9849)
(9793)
(9708)
(9629)
(8671)
(8276)
(8246)
(8029)
(7688)
(7627)
(7554)
(7521)
(6757)
(6609)
学科
(61897)
经济(61782)
(61151)
管理(51054)
(45765)
(41714)
企业(41714)
农业(30137)
方法(23247)
(23059)
(20412)
业经(20120)
数学(19679)
数学方法(19563)
(15465)
财务(15443)
财务管理(15410)
(15008)
中国(14983)
企业财务(14867)
体制(11675)
(11510)
银行(11498)
(10948)
(10900)
地方(10414)
(10160)
金融(10157)
农业经济(10125)
(10125)
机构
学院(214446)
大学(212052)
(92197)
经济(90403)
管理(85233)
理学(73403)
理学院(72757)
管理学(71855)
管理学院(71477)
研究(67792)
中国(56144)
(50099)
(47269)
(42905)
农业(37672)
科学(37200)
财经(36402)
业大(34158)
(33691)
(33599)
(32903)
中心(32387)
研究所(29505)
经济学(27040)
财经大学(26510)
(26472)
(26343)
师范(26309)
北京(26294)
经济管理(25137)
基金
项目(133373)
科学(106859)
研究(102995)
基金(98957)
(83808)
国家(82949)
科学基金(72558)
社会(68853)
社会科(64801)
社会科学(64787)
基金项目(52678)
(51899)
教育(46270)
自然(43926)
编号(43152)
自然科(42882)
自然科学(42874)
自然科学基金(42180)
(42032)
资助(38794)
成果(36267)
(32474)
(31653)
(29092)
重点(29070)
国家社会(28490)
课题(28205)
(27908)
(27829)
(27784)
期刊
(112814)
经济(112814)
研究(65282)
(55481)
中国(45598)
(39591)
农业(36900)
学报(31075)
科学(29555)
管理(29031)
(26487)
金融(26487)
大学(25721)
学学(24503)
业经(23581)
教育(19710)
财经(19685)
(16844)
(16670)
技术(16220)
问题(16100)
农村(14685)
(14685)
经济研究(14358)
农业经济(13915)
(12908)
世界(12853)
经济问题(11265)
社会(10757)
技术经济(10432)
共检索到33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强国  李秉龙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公司和农户之间稳定的契约关系,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交易双方资产的协同效应,实现交易的双赢。但是,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而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又加剧了契约的不完全性,致使企业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差。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契约关系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的资产专用性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以期对增加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稳定性提供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农户与公司的契约关系是"农联模式"的内核,作为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一种尝试,"农联模式"的效率取决于农户与公司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及其效率。从产权的配置来看,通过共同所有权契约联结的公司和农户,既可以诱致双方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以替代一般通用性投资,又可以解决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难题,达到"双赢";双方投入可实施私人惩罚的履约资本,通过增加预期收益从而增大违约的机会成本,增加威廉姆森式的安全保证条款,是保障契约关系得以稳定实施的重要治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新艳  
本文以"交易特性—治理机制—合作绩效"为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治理机制选择理论,回答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的关键问题:在何种情形下,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机制?在怎样的治理机制下,可以提升合作绩效。研究总体上验证了交易特性对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表明公司与农户间合作关系治理机制的选择是依条件而定的;治理机制中的合约治理对合作绩效尽管存在正向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关系治理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扮演了关键性角色,表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合作中强调根植性"关系"文化角色的重要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关系性产权是一种特别的产权属性或类别。它基于、但不从属于权利性产权,是权利性产权派生出来的非经济性权利或社会关系权利。这种权利是交易双方为了创造和合理分配更大的经济租金、减少租金消散,而在长期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无形产权,其载体是长期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性产权进行合理界定是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的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金星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内控制度已成为公司治理逐步有效完善的利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也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任务。研究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三者的关系,明确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推动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互动共进,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公司风险、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本文以商丘市农户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系统的设计、试点、运作模式为例,介绍了农户信用信息征集的必要性及实践情况,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征集的运作机制、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进一步开展农户信用征集与评价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宜挺  罗必良  
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下,探讨了农户市场风险的一般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17个省82个县88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各治理机制的绩效。结果发现每种治理机制都有其功能边界,在治理农户市场方面都存在缺陷,应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规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恩波  刘卫锋  
“公司+农户”的理论基础及运行机制徐恩波,刘卫锋一“公司+农户”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手段,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企业为中心,团结一大批专业化生产的农户,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进行生产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昌民  
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分散、资金技术劣势和政府干预偏向等原因,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直接导致了"公司+农户"契约关系的不稳定性。决定合同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户参与项目的机会成本及其组织化程度。因此,建议一方面应不断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形成龙头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改变"龙头"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谈判能力,改变农户"一家一户"面对公司的状况,真正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梦思  孙剑  陈新宇  
提高农户续约意愿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海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陕西6省共552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治理机制(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与续约意愿的关系机理,并深入探讨市场不确定性对两种治理机制与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正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契约包容性负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农户续约意愿的正向影响,但对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市场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正向调节契约约束力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但对关系治理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岳   冯梦微   易福金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是构建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要求。普遍存在的意愿与行为背离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农户垃圾分类中。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驱动力量?本文从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分类行为视角出发,基于“知-信-行”理论与“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结合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乡村数字治理显著增强农户垃圾分类意愿,同时也促进农户践行垃圾分类行为;相比之下,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从而缓解当前农户在垃圾分类中“强意愿、弱行为”的现象。第二,乡村数字治理通过增强农户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其垃圾分类意愿。从垃圾分类行为视角来看,乡村数字治理通过促进构建村民监督机制进而规范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乡村数字治理对无精英家庭背景受访者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更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良培  李淑华  陶建平  
文章在市场价格不确定的环境下,构建了一个农户—公司灰色博弈模型并借此探讨了"农户+公司"型农产品供应链在动态价格下的协同稳定机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协同机制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