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2)
- 2023(2204)
- 2022(1795)
- 2021(1811)
- 2020(1535)
- 2019(3278)
- 2018(3133)
- 2017(5914)
- 2016(3487)
- 2015(4083)
- 2014(4146)
- 2013(4291)
- 2012(4049)
- 2011(3424)
- 2010(3700)
- 2009(3599)
- 2008(3975)
- 2007(3606)
- 2006(3121)
- 2005(2842)
- 学科
- 财(20159)
- 管理(16836)
- 财政(12124)
- 业(12064)
- 济(11956)
- 经济(11941)
- 企(11213)
- 企业(11213)
- 政(9776)
- 务(7670)
- 财务(7663)
- 财务管理(7624)
- 企业财务(7299)
- 制(5837)
- 中国(5540)
- 方法(4357)
- 制度(4256)
- 度(4256)
- 策(4190)
- 体(4175)
- 及其(3820)
- 体制(3772)
- 理论(3767)
- 学(3766)
- 农(3597)
- 政策(3584)
- 地方(3577)
- 方针(3438)
- 教育(3406)
- 述(3376)
- 机构
- 大学(52068)
- 学院(50492)
- 财(21463)
- 济(19107)
- 经济(18652)
- 管理(17172)
- 研究(15486)
- 理学(13838)
- 理学院(13683)
- 管理学(13563)
- 管理学院(13445)
- 中国(12384)
- 财经(12271)
- 经(10861)
- 京(10623)
- 江(8964)
- 科学(8640)
- 财经大学(8564)
- 财政(8531)
- 所(8225)
- 范(7622)
- 师范(7607)
- 政(7586)
- 州(6974)
- 北京(6893)
- 研究所(6699)
- 经济学(6487)
- 中心(6399)
- 省(6294)
- 师范大学(6031)
共检索到9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方淑芬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三、西方各国在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国家职能 公共财政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而且社会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问题,尚未对市场经济制度构成否定性威胁。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伟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配置,即市场配置(它的作用特征是自发的);另一种是外在配置,即政府配置。所以,要体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范畴这个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渭兵
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 基础之上的财政理论,更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姚小林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财政,本质上属于民意财政、民主财政和民生财政,具有防范、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的应急功能。但是,我国不仅缺乏统一的公共财政立法,更缺乏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专门立法。为此,要树立民生至上、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公共财政应急观念,加强公共财政基本法律框架建设;通过修改《预算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细化各级各类公共权力主体的财政应急权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财政应急立法体系。
关键词:
法治 公共财政 突发事件 应急立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克俭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 :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 ,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 ,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 ,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实行别的什么特性的财政制度。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在它旁边总是若隐若现地伴随着公共财政的影子。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概括地说,欧洲中世纪后期,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萌芽阶段,欧洲工业革命前后,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形成阶段,而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时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发展完善阶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湖北省财政实现了由单纯的供给财政、建设财政向效益财政的转变。效益财政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湖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伴随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加快结构转变步伐,并将其作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财政可以通过收入、支出总量以及结构的安排,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民生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