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5)
2023(3805)
2022(3161)
2021(3177)
2020(2700)
2019(6207)
2018(6044)
2017(11379)
2016(6613)
2015(7762)
2014(7722)
2013(7894)
2012(7192)
2011(6088)
2010(6540)
2009(6408)
2008(7204)
2007(6794)
2006(6104)
2005(5756)
作者
(17940)
(14709)
(14546)
(14208)
(9526)
(6833)
(6758)
(5581)
(5543)
(5471)
(5169)
(5031)
(5009)
(4844)
(4713)
(4389)
(4363)
(4291)
(4273)
(4227)
(3764)
(3691)
(3475)
(3448)
(3445)
(3374)
(3321)
(3280)
(3017)
(2832)
学科
管理(37133)
(29133)
企业(29133)
(27489)
(26415)
(22663)
经济(22639)
(13301)
财务(13277)
财务管理(13227)
财政(12728)
企业财务(12653)
(10769)
(10231)
方法(8724)
业经(8080)
(7672)
中国(7361)
(6821)
(6673)
制度(6672)
(6550)
银行(6550)
理论(6393)
体制(6153)
数学(6044)
数学方法(6007)
(5859)
企业经济(5518)
(5063)
机构
大学(93024)
学院(91331)
管理(37776)
(34511)
经济(33531)
(32187)
理学(29044)
理学院(28739)
管理学(28555)
管理学院(28316)
研究(26247)
中国(25672)
(20241)
财经(19682)
(17476)
(16950)
科学(14271)
财经大学(14129)
(13615)
(13480)
北京(13284)
中心(12587)
(11740)
(11425)
师范(11367)
研究所(11176)
公司(10789)
财政(10635)
经济学(10290)
(10051)
基金
项目(45173)
研究(36805)
科学(34412)
基金(31659)
(25864)
国家(25561)
社会(22539)
科学基金(22157)
社会科(21302)
社会科学(21293)
(16995)
教育(16843)
基金项目(16086)
编号(16060)
成果(15860)
(13814)
资助(13194)
自然(12618)
自然科(12225)
自然科学(12223)
自然科学基金(12011)
项目编号(11029)
(10971)
课题(10933)
(10196)
重点(9800)
(9427)
(9341)
(9319)
阶段(9309)
期刊
(49018)
经济(49018)
(35462)
研究(35278)
中国(24116)
管理(17974)
(12517)
金融(12517)
财经(12297)
学报(11910)
教育(10874)
(10528)
科学(10380)
会计(10157)
大学(9663)
财会(9623)
学学(8738)
图书(8626)
(8057)
财政(8057)
技术(7719)
(7040)
书馆(6961)
图书馆(6961)
经济研究(6867)
通讯(6555)
会通(6523)
(6335)
问题(5976)
业经(5823)
共检索到16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阮宜胜  
一、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公共财政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但是,正如世界各国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各具特色、形态各异一样,公共财政在各个国家之间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显然,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参与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中国公共财政的有机构成和独具特色的内容。可以说,历史和中国特有的国情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如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成洪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国有资产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国有资产必须保持适当的规模,目前的规模过大,影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缩小国有资产规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缩小国有资产规模可采用两条不同的途径,以达到预期之效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一方  周山清  
公共财政与非金融性国有资产管理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根据基金本金分流理论,财政资金属于基金性质,非金融性国有资产属于本金性质,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制,将部分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上缴财政,可以促进基金本金相互转化。在进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方案时,要合理确定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既要保证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为全民享有,又要有利于国有资本的长远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程连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国有资产 管理理论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理论中的有用成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应运而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尽管这一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但已逐渐被接纳为指导我国财政实践的主流理论体系。这一重大的进展势必对澄清我国原有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体系中存在着的一系列缺陷起到极大的作用,事实上,原来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得到比较明确的解释。具体来看,有这样几个方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一  
作者认为,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之后,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它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作者在分析了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搞活企业,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要转换政府职能,实现两种职能分开改革,财政职能也必须转换,也要进行两种职能分开改革。与其它政府部门不同的是,财政职能转换不必从全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退出去。据此,作者设计出了财政与国有资产分离的两种形式:一是财政管理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分立。二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机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巧根  
时至今日,财政理论的主流学派仍否认国有资本营运的独立性。他们认为,国家财政既是“管理型”的,又是“经营型”的,“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这两方面内容,仅是政府的两个组成部分,主体是一个,即‘以国家为主体’,本质是相同的,都反映一定的财政分配关系,只是两者有着不同的活动范围,因而不应完全独立起来看待,以免割裂财政的整体性”。这样,“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主体’与‘两翼’的关系(其中另一翼是税收),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财政体系”。本文拟借助于对财政本质的认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在财政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邵鸿烈  
本文从经济史和对财政职能比较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建立我国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历史必然性 ,以及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特殊内涵。阐释了作者首次提出的市场配置力概念及其对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决定性影响。最后对我国公共财政职能作了层次划分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划分的客观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旭初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 政府职能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政府已开始从国家本位主义向社会本位主义转变,人们已切实把政府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意识到人民的政府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要求,它的唯一使命就是,以服务社会的态度从事社会经济管理。政府的政治统治虽然在一个相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大兴  
创新公共财政的管理机制,就是将公共财政管理的理念、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财政管理实践的思路、途径和方法。2000年以来推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从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到省管县体制改革、乡财县管改革,从公务卡消费方式、工资直接发放、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方淑芬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三、西方各国在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国家职能 公共财政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而且社会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问题,尚未对市场经济制度构成否定性威胁。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伟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配置,即市场配置(它的作用特征是自发的);另一种是外在配置,即政府配置。所以,要体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范畴这个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渭兵  
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 基础之上的财政理论,更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