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7)
- 2023(6359)
- 2022(5056)
- 2021(4723)
- 2020(3565)
- 2019(7647)
- 2018(7016)
- 2017(13052)
- 2016(7262)
- 2015(8174)
- 2014(8160)
- 2013(8098)
- 2012(7469)
- 2011(6595)
- 2010(6725)
- 2009(6327)
- 2008(6411)
- 2007(5879)
- 2006(5155)
- 2005(4630)
- 学科
- 济(32006)
- 经济(31984)
- 管理(25686)
- 财(21519)
- 业(18901)
- 企(15647)
- 企业(15647)
- 地方(13118)
- 财政(12517)
- 中国(11125)
- 政(10116)
- 农(9557)
- 方法(9053)
- 制(8309)
- 务(8301)
- 财务(8292)
- 财务管理(8252)
- 企业财务(7881)
- 地方经济(7423)
- 业经(7406)
- 数学(7275)
- 数学方法(7202)
- 学(7012)
- 农业(6284)
- 体(5903)
- 理论(5800)
- 教育(5599)
- 度(5450)
- 制度(5447)
- 策(5400)
- 机构
- 学院(104230)
- 大学(103041)
- 济(40270)
- 经济(39319)
- 管理(35926)
- 研究(35342)
- 理学(30019)
- 理学院(29615)
- 财(29567)
- 管理学(29216)
- 管理学院(28992)
- 中国(26823)
- 科学(21427)
- 京(21327)
- 财经(18914)
- 所(17865)
- 江(17338)
- 经(16863)
- 范(16536)
- 师范(16465)
- 研究所(15593)
- 中心(15485)
- 州(13961)
- 北京(13460)
- 财经大学(13409)
- 师范大学(13113)
- 经济学(12928)
- 院(12914)
- 农(12222)
- 省(12150)
- 基金
- 项目(65187)
- 研究(52886)
- 科学(51379)
- 基金(45319)
- 家(38392)
- 国家(38015)
- 社会(34292)
- 社会科(32430)
- 社会科学(32420)
- 科学基金(32278)
- 省(26400)
- 教育(23624)
- 基金项目(23384)
- 编号(22845)
- 划(21739)
- 成果(20490)
- 自然(17186)
- 资助(16777)
- 自然科(16692)
- 自然科学(16688)
- 自然科学基金(16329)
- 课题(16242)
- 发(15515)
- 重点(15299)
- 国家社会(14503)
- 性(14277)
- 项目编号(14202)
- 年(13961)
- 部(13858)
- 创(13413)
共检索到17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加速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总量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低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民生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敏 李剑文
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现实状况,指出了农村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旨在为完善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公共财政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巨炎
一是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数字财政建设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也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从数据来源看,数字财政涉及的不仅仅是财政自身运行产生的数据,还包括各主管部门掌握的数据和资源,如企业信息、税源信息、人口信息、社保信息等。从使用对象看,数字财政不仅为财政管理者服务,更多地还要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预算部门以及政府决策层提供信息和服务。因此,要处理好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关系,财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生 王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了较高比重,但由于各地民生与公共服务的范围不完全一致,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支出不均或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整个国家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缪惠频
我国正在进行公共财政框架建设,框架,说到底也就是基本的财政制度,在一系列财政制度中,它们将处于奠基地位。笔者认为,未来的公共财政框架应当包括政府资金分配、政府资金管理和政府资金监督三部分,五项制度整合而成的“三位一体”模式。而贯穿其中的是财政效率。财政监督是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环节,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舒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财政收支政策的走向和调节力度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结构和报酬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认为,应针对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领域,选择财政政策介入的着力点和有效形式,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灵活运用财政激励约束手段和科学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财政收支结构 政策设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青
本文分析了未来我国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对财政资金的巨大需求,并大致勾画出未来一个时期内主要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理想比重,最后提出了实现这种支出结构调整的现实途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昌盛
政府财政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宜采取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管理费补贴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四类途径。农业保险的保障金额应以立足维持农民基本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保险金额以直接物化成本为依据,保费费率的确定以平均损失率为基础。根据我国农业风险数据和财力现实,详细测算财政支持的具体标准和规模,表明当前我国落实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的条件已经成熟,能力基本具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佳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社会现代化的转型阶段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叠加,既是中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胡兆峰
本文主要从地方财政支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公共财政改革的问题。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表明 ,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职能的调整必须从地方财政支出的改革入手。同时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在改革地方财政支出时 ,应该注意解决财政经济职能调整、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等几个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友志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的第六条是第一次提出的,这就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绩效评价是财政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评价是财政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手段,是通向有效的财政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财政评价的理论依据 评价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比照统一的标准,采用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人类认识水平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立萍 刘晔
近年来,在政府各项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的安排上,民生问题被摆上了显要位置。①下表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6年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不论是绝对指标还是各项相对指标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2007年和2008年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则有更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中央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