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8)
2023(7073)
2022(5946)
2021(5500)
2020(4671)
2019(10188)
2018(10042)
2017(19017)
2016(10617)
2015(12173)
2014(12243)
2013(12261)
2012(11222)
2011(9896)
2010(10271)
2009(9819)
2008(10098)
2007(9372)
2006(8214)
2005(7681)
作者
(28822)
(24079)
(23948)
(23133)
(15379)
(11427)
(10965)
(9054)
(9007)
(8856)
(8259)
(8120)
(7897)
(7856)
(7798)
(7269)
(7074)
(6943)
(6926)
(6910)
(6201)
(5859)
(5690)
(5583)
(5513)
(5510)
(5428)
(5393)
(4892)
(4715)
学科
管理(42282)
(38195)
经济(38117)
(35600)
(31140)
(30691)
企业(30691)
(15825)
方法(14462)
财政(13808)
(13377)
财务(13355)
财务管理(13307)
中国(13165)
企业财务(12650)
(12009)
数学(11636)
数学方法(11529)
(11132)
(10778)
业经(9909)
收入(9531)
体制(9340)
(8884)
银行(8879)
(8300)
理论(8180)
(8064)
制度(8063)
(8049)
机构
大学(153761)
学院(152752)
(63678)
经济(62303)
管理(56472)
研究(48729)
理学(47244)
理学院(46772)
管理学(46231)
管理学院(45915)
(44658)
中国(38347)
(31460)
财经(30218)
(27023)
科学(26139)
(25122)
(23997)
中心(21893)
财经大学(21858)
经济学(20969)
研究所(20601)
北京(19772)
(19619)
师范(19495)
(19435)
经济学院(18777)
(18755)
业大(17096)
(17067)
基金
项目(91948)
研究(73004)
科学(72569)
基金(66633)
(55734)
国家(55211)
社会(48144)
科学基金(47960)
社会科(45588)
社会科学(45574)
(35547)
基金项目(34282)
教育(34020)
编号(30447)
(28988)
成果(28025)
自然(27043)
资助(26601)
自然科(26398)
自然科学(26392)
自然科学基金(25914)
(24507)
课题(21406)
(21329)
重点(20592)
国家社会(20547)
(20515)
项目编号(19630)
教育部(19230)
(19222)
期刊
(77421)
经济(77421)
研究(53674)
(42779)
中国(35728)
管理(21951)
学报(21178)
教育(18893)
科学(18212)
(17966)
财经(17500)
大学(17286)
学学(16134)
(15665)
金融(15665)
(14963)
技术(12364)
经济研究(12278)
农业(11058)
业经(10675)
会计(10312)
财会(10262)
问题(10244)
图书(9095)
(8931)
财政(8931)
(8208)
(7830)
(7763)
理论(7390)
共检索到24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已成为我国目前深化财政改革,振兴国家财政的必然选择。而当务之急,在于如何迅速遏制体制过渡时期收入分配秩序的紊乱,建章立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规范化的公共财政收入运行机制。 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 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财政体制为突破,全面启动经济体制改革。20年来,财政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财政收入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利润上缴居财政收入首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宏宝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通过liapnuov定理和Chebyshev不等式阐明了公共需要的存在性与显化问题 ;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通过一个两阶段非合作策略性博弈模型 ,说明了公共财政是建立在政府代理人与市场主体博弈均衡结果基础之上的 ,而现实中的不均衡是博弈双方理性的利益趋向的必然结果 ;没有恒善或恒恶的政府行为人或市场主体 ,博弈的结果产生了对政府代理人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以及对市场主体的约束机制。这种治权民授、相互约束的制度框架奠定了公共财政形成的社会基础 ,而公共财政正是在这种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博弈过程中产生 ,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高培勇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传统的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课题组  
一、构建中央财政收入日常监管机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财税法规、政策、制度、体制、预算为依据,以建立强大、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和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强国富民为总体目标,以现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克俭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 :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 ,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 ,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 ,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凌  赵福军  
我们认为,财政监督是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在财政系统内部设置财政监督机构监督财政活动。财政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必然会使监督财政的任务由政府来承担。政府是由很多职能机构组成的,由哪些机构来监督财政活动比较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陈少强  
一、引言 “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非典”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不足和缺陷,尤其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方面,更是暴露出了一个重大的缺失——没有建立起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非典”危机来临之际,公共卫生部门反应迟钝,应对匆忙。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由此及彼,这个教训不是孤立的、特定的,而是有普适的意义。对照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我国是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一、财政运行机制及其转换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配领域率先进行了减税让利、下放财权、支持各项改革等一系列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市场取向改革的分配格局。国家财力规模和速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表明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大兴  
创新公共财政的管理机制,就是将公共财政管理的理念、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财政管理实践的思路、途径和方法。2000年以来推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从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到省管县体制改革、乡财县管改革,从公务卡消费方式、工资直接发放、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不是对"公共财政"本质论的否定,而是反映出我国政府面对未来发展危机所作出的提升以财政为核心的国家组织能力的科学决断。不过,这也折射出公共财政论在公共性界定、理论本土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致使财政功能受限。现阶段,应认识到我国现代财政所具有的经济与伦理二元属性,并以此为依据从宏观调控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财政收支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清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大型公共危机,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公共危机防治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导源于地方财政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我国政府间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和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则是地方财政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的重要根源。从现实来看,地方财政机会主义的普遍存在不仅导致了公共危机的形成,而且加大了公共危机的治理难度,放大了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需要重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界分政府间公共危机的防治责任,为地方政府配置有效的财力,并建立完善的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炜  于天义  
所谓的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本文的研究,旨在说明确定多大的规模才能达到既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又不过分增加纳税人的负担,也就是说确定一个与经济增长相吻合的适度财政收入规模。 一、评判财政收入规模是否合理的基准选择 在财政收入规模问题上,理论界探讨颇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小,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我们暂且称这一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