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4)
- 2023(11764)
- 2022(10068)
- 2021(9350)
- 2020(8023)
- 2019(17531)
- 2018(17614)
- 2017(33901)
- 2016(18839)
- 2015(21113)
- 2014(21008)
- 2013(20584)
- 2012(18828)
- 2011(16830)
- 2010(17274)
- 2009(16911)
- 2008(16648)
- 2007(15268)
- 2006(13758)
- 2005(12789)
- 学科
- 济(64191)
- 经济(64080)
- 管理(62439)
- 业(53105)
- 企(44976)
- 企业(44976)
- 财(36334)
- 方法(24232)
- 中国(23377)
- 制(22476)
- 税(21932)
- 税收(20477)
- 收(20305)
- 数学(20172)
- 农(20115)
- 数学方法(19977)
- 务(17903)
- 财务(17863)
- 财务管理(17806)
- 企业财务(16832)
- 财政(16603)
- 体(15796)
- 业经(15738)
- 银(14907)
- 银行(14888)
- 行(14114)
- 学(14083)
- 政(13670)
- 贸(12891)
- 贸易(12882)
- 机构
- 学院(261740)
- 大学(260339)
- 济(104511)
- 经济(102095)
- 管理(93826)
- 研究(85141)
- 理学(78620)
- 理学院(77813)
- 管理学(76601)
- 管理学院(76111)
- 财(68172)
- 中国(67723)
- 京(54686)
- 科学(48466)
- 财经(48124)
- 经(43110)
- 所(43051)
- 江(42425)
- 中心(38243)
- 研究所(37394)
- 农(36961)
- 财经大学(34972)
- 北京(34833)
- 州(33679)
- 范(33678)
- 师范(33350)
- 经济学(33075)
- 业大(32509)
- 院(30342)
- 经济学院(29790)
- 基金
- 项目(156785)
- 研究(122221)
- 科学(122021)
- 基金(111075)
- 家(94774)
- 国家(93966)
- 科学基金(79677)
- 社会(76912)
- 社会科(72807)
- 社会科学(72790)
- 省(61663)
- 基金项目(57278)
- 教育(56769)
- 编号(52432)
- 划(51329)
- 自然(47069)
- 成果(46428)
- 自然科(45919)
- 自然科学(45905)
- 资助(45372)
- 自然科学基金(45051)
- 课题(36851)
- 制(35356)
- 重点(35343)
- 部(35192)
- 性(33698)
- 发(33316)
- 项目编号(33170)
- 创(32760)
- 国家社会(31700)
共检索到42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孝泽
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由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税制的承续性引发的,二是经济发展引发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地方应拥有一定的地方税权力,对需调整和新增的地方税种应分东中西部的不同情况分步实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分税、如何分税;然后指出我国地方税收体制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指出,我国的地方税制改革只能走创新之路,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经济性财政分权的经验,二要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建立中央、省、市三级分税体制;三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地方税收体系和主体税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善迈 曹夕多
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然后提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重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路。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财政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志刚
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金人庆部长明确提出要"严格政府投资监管,加强项目资金安排的审核,把好投资下达关。充分发挥专员办、投资评审机构等的作用,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认真总结八年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和调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辉
税式支出是规范税收优惠的一种制度创新,作为一种实现预算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新方法,成为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必须考虑和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可行性分析,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税式支出制度。
关键词:
税式支出 税收优惠 公共财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正月
西方宪政发展史表明,财政立宪是国家以征税权为核心的财政权由封建君主向民主政府转移的结果;私有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划清财产权与财政权之间的界限,为宪政国家中财政权的活动设定底线,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廖家勤
本文分析侧重于“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以区别于普遍侧重于分析公共财政体制“如何运作”。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前者把公共财政看成是一种制度安排,后者则把公共财政体制视为一个“既与物”。从制度安排的观点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制度安排的必然逻辑反应,这个必然的逻辑反应就是经济主体怎样运作的机理,也就是制度设计的目标函数。很明显,不同的制度安排就有不同的经济机制,因此,怎样构建问题应该是首要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诗柱
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既是一种治国理想、治国结果,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公共财政在目标与手段两方面均与之高度契合。现行财税体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公共服务职能缺位、政府收支行为不规范、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严重侵蚀着社会和谐的根基。必须贯彻公共性、公平性和法治化的原则,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萍
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之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进而归纳出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价格机制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费合理定价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学费 个人回报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中国税收体系和公共财政的综合分析与改革设计》课题组
近年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反映了政府的公共财政活动在推进经济效率和维持社会公平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也反映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对各国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设计所施加的交替影响。中国作为一个面临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取向改革必然要求对原有财税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国外的财税制度设计与改革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岚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各国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等的现状提出的。本文在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恩涛
相对于横向税收外部性强调同一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所造成的相互影响,纵向税收外部性强调不同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由于税基交迭所导致的交互作用。传统理论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税收外部性呈反向关系,实际上它也可能成正向关系,这取决于政府征收的是从量税还是从价税以及税收缴纳主体处于竞争市场的哪一边即是劳动力或商品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如果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对劳动力供给从量征收工薪所得税或者都对生产者从价征收消费税,都有可能导致政府间纵向税收外部性成正向关系。
关键词:
分税制 税基交迭 纵向外部性 匹配性支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农民负担的直接间接税费每年至少达到7406亿元,其中间接税近5000亿元。正是由于农民不能通过公共产品的方式获得其负担的间接税,财富主要通过间接税和“暗税”方式从农村净流出,才出现农民负担持续沉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彻底取消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三提五统”和其他税外收费摊派以后,还必须通过对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将农民负担的间接税和“暗税”“还给”农民,这是形成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步骤。
关键词:
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诗柱
一、目标与手段: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的双向契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