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1)
- 2023(13917)
- 2022(11581)
- 2021(10756)
- 2020(8799)
- 2019(20313)
- 2018(20193)
- 2017(38875)
- 2016(20708)
- 2015(23372)
- 2014(23148)
- 2013(22279)
- 2012(20774)
- 2011(19026)
- 2010(18937)
- 2009(17143)
- 2008(16521)
- 2007(14551)
- 2006(12949)
- 2005(11686)
- 学科
- 济(89743)
- 经济(89662)
- 管理(59425)
- 业(55394)
- 企(45173)
- 企业(45173)
- 方法(38286)
- 数学(33439)
- 数学方法(32805)
- 中国(26882)
- 农(24370)
- 地方(22808)
- 业经(20759)
- 财(20510)
- 学(17308)
- 农业(16243)
- 制(15797)
- 理论(15141)
- 贸(14652)
- 贸易(14639)
- 和(14168)
- 易(14130)
- 技术(13869)
- 融(13693)
- 金融(13690)
- 银(13627)
- 银行(13611)
- 环境(13295)
- 行(13167)
- 发(13011)
- 机构
- 大学(291062)
- 学院(289510)
- 济(116121)
- 管理(114387)
- 经济(113642)
- 理学(97716)
- 理学院(96668)
- 管理学(94797)
- 管理学院(94213)
- 研究(92818)
- 中国(70690)
- 京(61122)
- 科学(55137)
- 财(54598)
- 所(44594)
- 江(43964)
- 中心(43708)
- 财经(43039)
- 农(41503)
- 范(41378)
- 师范(41036)
- 研究所(40179)
- 业大(39097)
- 经(39007)
- 北京(38441)
- 州(36553)
- 经济学(35411)
- 院(33799)
- 师范大学(32660)
- 财经大学(31906)
- 基金
- 项目(192766)
- 科学(152894)
- 研究(145840)
- 基金(139112)
- 家(119496)
- 国家(118463)
- 科学基金(103130)
- 社会(93387)
- 社会科(88624)
- 社会科学(88603)
- 省(75745)
- 基金项目(72666)
- 教育(67705)
- 自然(64153)
- 划(63265)
- 自然科(62704)
- 自然科学(62692)
- 自然科学基金(61522)
- 编号(61502)
- 资助(56246)
- 成果(50891)
- 发(45229)
- 重点(43121)
- 部(42422)
- 课题(41149)
- 创(40460)
- 国家社会(38857)
- 项目编号(38433)
- 创新(37753)
- 教育部(37173)
- 期刊
- 济(130153)
- 经济(130153)
- 研究(84814)
- 中国(57785)
- 管理(42813)
- 学报(42732)
- 财(42722)
- 农(38422)
- 科学(38345)
- 教育(35740)
- 大学(33915)
- 图书(32937)
- 学学(29935)
- 技术(28508)
- 农业(26480)
- 融(26016)
- 金融(26016)
- 书馆(25490)
- 图书馆(25490)
- 业经(22882)
- 财经(22130)
- 经济研究(20746)
- 经(19060)
- 问题(17182)
- 坛(15477)
- 论坛(15477)
- 技术经济(14390)
- 统计(13959)
- 业(13556)
- 理论(13294)
共检索到44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娟 刘澍
中央政策和管理实务明确我国公共图书馆适合引入治理理论。相较于合作治理、社会自治,参与治理模式更契合国情。《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预设距离参与治理模式的可操作性仍存在距离,有必要在设置主体与出资制度、管理主体与管理模式两方面进行修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梅
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治理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时期,公共图书馆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包括推动公共图书馆民主管理,走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多元化的道路,强化职业自主意识和自主权力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开荆 赵新力
目前,澳门公共图书馆存在着管理系统分散、藏书量不足、没有一所大型综合性图书馆等欠缺。借鉴深圳、香港和佛山等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澳门可建设一个包括一所大型综合性图书馆为一级馆、七个区级馆为二级馆和若干社区馆为三级馆的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表3。图1。参考文献3。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网 发展模式 澳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梅梅
文章分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方式,针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提出发展策略,期待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朝着系统化、普及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东来 奚惠娟
卓越绩效管理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文章在概述我国图书馆管理与评估工作发展情况、分析其问题基础上,论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公共图书馆的适用性、必要性以及卓越绩效管理对图书馆行业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
卓越绩效 公共图书馆 评估 管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秦顺
面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正在重塑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格局。本文遵循守正与开新辩证统一的思路,总结并阐释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内涵、典型模式和实践进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相互统一,具备赋能行业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在新发展理念驱动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探索出创新型、均衡性、可持续、内涵式和民生化的发展模式。新时代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行动起点是要能回应数智赋能、深度均等化、可持续发展、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全民阅读等时代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具体行动。未来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促进理念与实践互动共生,不断创新实践样态与发展模式,进行核心要素提档升级,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图1。表3。参考文献47。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完颜邓邓 王子健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部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调查立法保障下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有利于探究当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总结分析西部各省对国家立法的落实情况,阐述法律制度完善所带来的机遇,并访谈甘肃省天水市7所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比较分析7所公共图书馆在立法前后的变化,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国家立法保障下取得更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立法保障 西部地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冰滢
公共图书馆服务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持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合作治理是基于多元主义、综合主义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善治"的充分发展,在公共图书馆发展领域强调社会公众参与。文章从理论之源、现实困境、发展之策及未来之路四个方面分析基于合作治理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目前制约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是县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首先需要解决服务能力问题,起点或曰突破口是解决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制度性、政策性保障问题。现实的解决办法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比例配套投入。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政府财政投入必须坚持的优先顺序,还不足以全面支撑乡镇图书馆建设。乡镇图书馆在目前阶段应该优先考虑推进的可行模式是:县级图书馆全面、广泛、规范化地开展面向乡镇的流动式图书馆服务;推进面向公众的乡镇图书馆和面向中小学生的乡镇学校图书馆的融合。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慧娟
文章梳理了目前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就各种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存在的缺失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在此层面上,对未来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管理体制 服务模式 机制创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孝良 黄扶敏 黄英 郑蜀
托管型公共图书馆是地震灾区公共图书馆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图书馆管理与运行模式的产物,具有"政府搭台、委托管理、企业运作、全民享受"的体制特点。其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唤醒公众意识,优化公共图书馆生态。保持服务的公益性、合理的定价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到位的监管,是托管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
托管型图书馆 建设模式 发展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星星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是以读者为中心,从服务端和产业端展开,将效能作为评价标准,以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在具体推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准“融合点”,形成馆藏资源、公共服务、规划设计和产业发展四种文旅融合模式。同时,还必须创新政府、公共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协同机制,构建宏观上的政府指引机制,微观上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以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以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韵 王蕾
探索广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指出其优势在于政府主导,技术的成功应用及多元服务相结合,但同时存在经费来源单一、制度保障缺失及评估指标不足的问题。建议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效率与效益,加强服务覆盖率和远程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资源共享能力。
关键词:
广东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林志军
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从托管型分馆建设起步,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业界联盟,在政府统筹主导下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全覆盖。针对基层图书馆存在开放时间不确定、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策略主要采取建立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统一管理机构、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组织架构、制定各级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等措施。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建设模式 发展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纯
在 2 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中 ,图书馆必须走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在发展布局上实行分散化和小型化 ;在事业管理上 ,实行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形成统筹规划 ,集中管理 ,分工协作 ,互相补充的图书馆事业网络 ;在服务方式上 ,走内涵发展道路 ,创造效益型的特色服务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和独特作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会化 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