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3)
- 2023(3877)
- 2022(3321)
- 2021(2956)
- 2020(2699)
- 2019(6362)
- 2018(5962)
- 2017(11639)
- 2016(5908)
- 2015(6369)
- 2014(6198)
- 2013(6389)
- 2012(5687)
- 2011(5025)
- 2010(5394)
- 2009(5347)
- 2008(6073)
- 2007(5433)
- 2006(4793)
- 2005(4656)
- 学科
- 济(23900)
- 经济(23879)
- 管理(22043)
- 业(19659)
- 企(18497)
- 企业(18497)
- 财(11747)
- 务(9434)
- 财务(9416)
- 财务管理(9399)
- 方法(9095)
- 企业财务(8797)
- 学(7457)
- 数学(6751)
- 数学方法(6623)
- 理论(6048)
- 中国(6007)
- 业经(5217)
- 制(5167)
- 银(4715)
- 银行(4712)
- 农(4457)
- 和(4410)
- 税(4284)
- 教育(4252)
- 会计(4145)
- 融(4069)
- 金融(4068)
- 行(4001)
- 关系(3987)
- 机构
- 大学(88025)
- 学院(86663)
- 济(33807)
- 经济(33090)
- 管理(31104)
- 研究(26633)
- 理学(25593)
- 理学院(25312)
- 管理学(24831)
- 管理学院(24647)
- 财(23959)
- 中国(22415)
- 京(18884)
- 财经(17167)
- 经(15187)
- 江(14577)
- 科学(14562)
- 所(13829)
- 范(12315)
- 财经大学(12278)
- 师范(12263)
- 北京(12250)
- 中心(11691)
- 州(11627)
- 研究所(11416)
- 会计(11270)
- 经济学(10423)
- 师范大学(9826)
- 商学(9670)
- 商学院(9595)
- 基金
- 项目(47248)
- 研究(37260)
- 科学(37083)
- 基金(34393)
- 家(29033)
- 国家(28740)
- 科学基金(24893)
- 社会(23932)
- 社会科(22658)
- 社会科学(22651)
- 省(17586)
- 教育(17536)
- 基金项目(17256)
- 编号(15509)
- 自然(14929)
- 划(14710)
- 成果(14512)
- 自然科(14508)
- 自然科学(14505)
- 自然科学基金(14267)
- 资助(14014)
- 重点(10939)
- 性(10903)
- 课题(10867)
- 部(10853)
- 项目编号(10319)
- 国家社会(10016)
- 教育部(9740)
- 人文(9649)
- 发(9445)
共检索到145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本文从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讨论了建立与财务报表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要素定义相符的计量标准,进而分析了现行主要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离及其不利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报告"价值观"的要求统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可能途径,从而为解决以FASB和IASB为主的不同准则制定机构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歧,实现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以及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产权保护的实现过程是经济利益主体契约的认定和解除过程。公允价值的天然使命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产权保护最好的微观基础,产权保护与公允价值会计是天然融合的。资产减值作为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产权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一些缺陷,其又与产权保护理念相背离。从产权保护的维度来看,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值相融合将是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
产权保护 公允价值 资产减值 历史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永生 卢桂荣
一、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目前,最权威的公允价值定义是FASB于2006年发布并获IASB认可的、"以脱手价为计量目标"的概念: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会计"是关于"公允价值"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具体应用情况的会计,包括对企业某些资产或负债计量公允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金额等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媛 刘罡 李金磊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用来判断资产减值迹象及进行减值计量,那么公允价值是以何种定位被引入,是一种计量属性还是一种计量目标?若是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是否能够在逻辑上满足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要求,二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文章主要从会计计量的逻辑基础及计价基础等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资产减值 计量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本文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后,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基于此,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文中最后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宋生
本文主要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公允价值产生的基础上,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
关键词:
会计评论 会计研究 差异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本文从公允价值和现值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指导性框架,并从完善主体预算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现值技术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计量 公允价值 现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鲍明娟
本文对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受制于我国的会计环境,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使用非常有限。随着相应经济环境的改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会计计量中发挥的作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产权保护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最终目标,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产权保护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产权保护的视角,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改进。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产权保护 资产减值会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富山 王远利 戴德明
通过四项具体准则的逻辑推演,发现在现行增值税会计——价税分开的既定框架下,公允价值存在包含增值税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吸收、引进国际会计准则时,没有考虑税制背景因素的结果,准则源于美国,美国既没有增值税,生产领域也没有价税分开的会计要求,其交易基础和入账确认的公允价值计量单位完全相同;而在我国,由于增值税制和会计价税分开制度的共同影响,使得交易基础和入账确认的公允价值计量单位不同。因此,本文认为:在公允价值的准则解释中,应明确公允价值的具体计量单位;改变目前对于增值税的认识,服从其经济学的本质要求,将其计入会计要素。这样可以解决现实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实践执行中的增值税处理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国辉 杜孝森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以固定资产为例,认为折旧概念已经孕育了公允价值计量思想,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尝试。本文认为对长期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存在技术可行性,且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
长期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 固定资产 折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