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561)
2022(2281)
2021(2097)
2020(1971)
2019(4444)
2018(4701)
2017(10304)
2016(5525)
2015(6513)
2014(6586)
2013(6860)
2012(6633)
2011(6310)
2010(6622)
2009(6870)
2008(6976)
2007(6588)
2006(6160)
2005(5821)
2004(5132)
作者
(17228)
(14131)
(13717)
(13433)
(8853)
(6508)
(6475)
(5287)
(5200)
(5193)
(4738)
(4560)
(4531)
(4522)
(4244)
(4240)
(4127)
(4095)
(3978)
(3975)
(3759)
(3410)
(3369)
(3280)
(3219)
(3177)
(3114)
(3111)
(2760)
(2707)
学科
(25474)
经济(25448)
管理(17986)
(17185)
(13901)
企业(13901)
方法(11240)
中国(9903)
数学(9383)
数学方法(9339)
(7953)
(7923)
(6742)
(6453)
银行(6451)
(6377)
贸易(6372)
(6265)
(6194)
业经(5435)
(5178)
(4955)
金融(4954)
(4926)
教育(4646)
(4591)
理论(4586)
(4577)
财务(4568)
财务管理(4556)
机构
大学(97846)
学院(95733)
(41300)
经济(40431)
管理(33868)
研究(29726)
理学(27898)
理学院(27605)
管理学(27350)
管理学院(27156)
中国(24502)
(23980)
(21008)
财经(18595)
(16551)
科学(15583)
(15271)
(14507)
北京(14156)
(13972)
师范(13925)
财经大学(13536)
经济学(13443)
研究所(13171)
中心(12382)
经济学院(12171)
(12138)
师范大学(11135)
(10823)
(10046)
基金
项目(47266)
研究(38950)
科学(36556)
基金(33543)
(27475)
国家(27206)
社会(24871)
社会科(23451)
社会科学(23444)
科学基金(22399)
教育(18337)
(17281)
基金项目(17160)
编号(17160)
成果(16084)
(14900)
资助(14045)
自然(11925)
课题(11843)
(11702)
自然科(11528)
自然科学(11523)
自然科学基金(11319)
(10829)
项目编号(10731)
重点(10428)
教育部(10362)
(10231)
人文(10197)
社科(10068)
期刊
(51685)
经济(51685)
研究(36137)
(18710)
中国(16049)
管理(13441)
教育(12424)
学报(11976)
(11736)
金融(11736)
财经(10996)
科学(10731)
大学(9473)
(9428)
(9088)
业经(8633)
学学(8576)
经济研究(8498)
问题(8177)
(7575)
技术(7371)
理论(6289)
国际(5985)
商业(5881)
农业(5866)
实践(5650)
(5650)
图书(5506)
技术经济(5165)
现代(4940)
共检索到153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丽华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了一大亮点。正确认识公允价值的内涵,是理论深入研究和推行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只有会计实务人员正确地理解公允价值,纠正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片面认识,才能更好地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使之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平  
随着新会计准则更大范围地允许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柳一群  黄丽华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9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其中一个亮点。本文除了对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外,还论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提出我国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淑珍  
金融海啸使大批银行和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美国金融界随之出现了指责公允价值的声音,认为公允价值恶化了金融危机,是加剧危机的"帮凶"并一度遭受被停止使用之命运。在我国,也有论者对公允价值提出了种种非议。对此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公允地评价公允价值,还其以公允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蓉  
1998年我国财政部曾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准则,很多上市公司滥用并借此操纵利润,最终被限制使用。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发新会计准则,再次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实现接轨的重要标志。文章指出,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努力,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加以完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允价值本身的优越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建湘  曾胜  
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优缺点及现实运用中的难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旭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一种计量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在理论上能够在财务报表框架中为使用人提供更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职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是"追求的目标",是由于在会计实务操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思宇  
"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的市场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清偿债务所出的价格。"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级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没有因果联系。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的意义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对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跃武  
对公允价值的真实涵义进行辨析,揭示其性质;探讨其背后支撑的相关理念:合作博弈理念、效用价值理念、未来性理念、动态性理念、过程控制理念、市场理念与自由度理念。最后对我国新会计准则有关公允价值的处理进行解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明锋  
本文在对公允价值概念、运用范围和社会叙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涉及公允价值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德宏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急剧波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已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影响了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一种抛弃了成本计量观,更能反映会计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一)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从字面上讲,"公允"二字是道德上的范畴。但会计当中涉及很多估计,使用"正确"一词太过呆板,它给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学东  高雪敏  
公允价值是一种均衡价格,它能反映资产的本质,符合决策有用观中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有助于理顺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也有助于全面收益计量模式的实现。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备受争议,我国使用公允价值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分析,表明公允价值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具有很多优势,在选择公允价值的应用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适用条件和使用成本,做出正确的判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洁慧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对财务会计模式的改进和改革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讨论基于历史成本缺陷而兴起的公允价值,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就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财务报告中运用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振国  
正确理解公允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深入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时态观、公允价值概念的本质以及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方面论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公允价值概念理解的误区,以期对我国未来的公允价值研究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可夫  
过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扩展到整个会计制度变迁;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发展和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展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2006年新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公允价值会计时代;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仍然处于过渡状态,将逐步实现从局部的公允价值会计向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过渡。为此,应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