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3)
2023(10172)
2022(7975)
2021(7069)
2020(5749)
2019(12565)
2018(12388)
2017(23851)
2016(13176)
2015(14512)
2014(14222)
2013(13889)
2012(12623)
2011(11407)
2010(11185)
2009(10386)
2008(10385)
2007(9388)
2006(8398)
2005(7829)
作者
(41223)
(34214)
(34040)
(32340)
(21908)
(16595)
(15243)
(13319)
(13266)
(12038)
(11852)
(11524)
(11293)
(11057)
(10924)
(10721)
(10180)
(10140)
(10050)
(10024)
(8697)
(8487)
(8469)
(8006)
(7955)
(7640)
(7543)
(7321)
(6855)
(6832)
学科
(54772)
经济(54705)
管理(37240)
(36205)
(28998)
企业(28998)
方法(23711)
数学(20588)
数学方法(20432)
中国(16289)
(15787)
(14913)
业经(13361)
(12856)
(11784)
贸易(11778)
(11492)
(10819)
农业(10651)
(9607)
银行(9562)
(9368)
金融(9367)
(9338)
财务(9319)
财务管理(9298)
地方(9292)
(9033)
企业财务(8924)
理论(8878)
机构
大学(196590)
学院(192831)
(80328)
经济(78867)
研究(70377)
管理(68538)
理学(58911)
理学院(58221)
管理学(57088)
管理学院(56777)
中国(54534)
科学(44700)
(41463)
(40599)
(38207)
(37377)
研究所(34104)
业大(32571)
农业(32404)
中心(31344)
财经(30538)
(29007)
(27919)
经济学(26109)
北京(25927)
(24931)
(24671)
师范(24505)
经济学院(23628)
(23075)
基金
项目(130092)
科学(101744)
基金(96405)
研究(87905)
(87729)
国家(87027)
科学基金(72856)
社会(58239)
社会科(55279)
社会科学(55261)
基金项目(50557)
(49421)
自然(48529)
自然科(47427)
自然科学(47409)
自然科学基金(46639)
(43112)
教育(39937)
资助(39073)
编号(32628)
重点(30072)
(28641)
(27605)
(26861)
成果(26385)
计划(25511)
科研(25508)
创新(25242)
国家社会(25140)
教育部(24152)
期刊
(86006)
经济(86006)
研究(59302)
学报(40507)
中国(37460)
(36758)
科学(33762)
(29796)
大学(29713)
学学(28276)
管理(25260)
农业(24242)
(23766)
金融(23766)
教育(17837)
财经(16778)
经济研究(15229)
(14424)
技术(13589)
业经(13277)
(13100)
问题(12243)
(11133)
业大(10650)
(10356)
国际(9942)
农业大学(9093)
世界(8918)
科技(8916)
技术经济(8881)
共检索到289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志耘  
论公债货币化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赵志耘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收入形式,公债已经普遍成为各国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如果政府单靠发行公债就有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上升。为了抑制利率上扬,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永巨  王中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李铮  黄显林  
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关乎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调控效果。基于债券供需关系构建分析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在公债货币化是外生的情况下,公债货币化会降低利率;当公债货币化内生于经济体时,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基于美国经验的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的公债货币化具有内生性,长期中没能降低利率,短期内对利率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但不能据此完全否定公债货币化政策,而应辅以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加强公债货币化的调控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李铮  
在发达经济体频繁采用大规模公债货币化操作和我国"地方债务置换计划"热议以及"中国式QE"呼之欲出之际,亟需弄清公债货币化对货币供应量有何影响。本文基于货币供给外生和内生理论提出假说,选取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公债货币化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有限且依赖于信贷资金,但发达国家的公债货币化操作由于具有更强的准备金调控效应、能够有效影响信贷需求且商业银行放贷更加积极,能够显著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据此给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和"中国式QE"可行性的初步回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维俊  裘翔  
近几年,发达国家央行在零名义利率下陆续推出各种非传统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国内对于这些量化宽松政策的外溢效应鲜有基于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在一个价格黏性和垄断竞争的新凯恩斯开放经济模型下,分别将通胀目标制、名义GDP目标制和混合目标制下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入模型,探究处于零名义利率状态时,外国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本国居民福利损失和本国央行最优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我们发现,外国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随着冲击持续性的不同、政策组合的不同以及执行力度的不同,会形成"双赢"、"以邻为壑"和"两败俱伤"三种局面,本国央行不仅应当审时度势做好政策应对,还应当积极进行国际政策协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张营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出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近年来我国名义利率水平出现了比较显著的波动性,我们需要利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来估计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从名义利率的弹性轨迹上判断利率政策的作用效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目前没有出现显著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在本轮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名义利率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晓兰  梁子皓  黄显林  
在明确"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模拟中美两国公共部门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探究美国公债货币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并对中国2005~2012年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进行估算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主要与外汇储备净变动相关,美国公债货币化通过货币释放的"数量效应"与汇率、利率变动等存量价值变动的"质量效应"影响中国铸币税收益,但并不必然导致中国铸币税收益的流失,公共部门资产负债结构缺陷才是该问题的根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济洲  韩博  
黄金是一种同时拥有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商品。英国于1816年制订《金本位制法》,在世界上首次实行金本位制。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相继仿效,使金本位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实现了第一次黄金货币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黄金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了第二次黄金货币化。1978年4月1日起《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从法律层面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但是,近几年随着信用货币的不稳定性渐渐凸显,特别是美元不断贬值,这为黄金再货币化提供了客观需要。实现黄金再货币化,可以使黄金重新回归到货币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这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安仲  
有学者依据费雪效应而提出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真实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一一对应地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上。笔者则认为,即使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只要两个序列是协整的,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的变化就会以某个比例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中,名义利率就依然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研究表明,名义利率适合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示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田素华  王丽  
新费雪效应(Neo-Fisher Effect)认为,可信的永久性名义利率提高,不仅在长期会产生通胀上升效应,在短期也会引起通胀立即上升和实际利率立即下降。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状态空间SVAR模型,基于贝叶斯方法,对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4季度数据作后验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1)永久性名义利率提高,在短期会引致通胀率上升和实际利率下降,中国存在新费雪效应;(2)暂时性名义利率提高,在短期会引致通胀率下降和实际利率提高;(3)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紧缩政策对通胀率的作用具有等价性;(4)新费雪效应产生于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净出口等总需求渠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祥春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当前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国务院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的时间和改革的办法由各地在全国统一政策指导下自行决定。大连市经过相当充分的准备,于1999年6月上旬制定了改革办法,定于7月1日起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问题,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雷虹  
教育的收益有很多,而不仅仅体现为货币化的收益。本文对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益做了文献综述,从对自身的非货币化收益、对家庭成员的溢出效益和对社会的溢出效益等三个方面,指出教育不仅有益于投资教育的个人本身(获得更高的收入,具有周全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更高的生产率,技术创新,更加健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潘伟光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统计技术对我国的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馈关系而且在长期内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中国持续上升并已达高位的货币化水平成为人们纷纷讨论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货币供求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逻辑的起点。本文从现代货币数量论角度塑造指标M/YP,剖析影响真实货币化的经济、制度因素。构造GARCH模型,利用中国改革以来的数据实证表明: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产出、物价之间一阶长期平稳关系在中国仍然有效;经济增长率、经济不平衡程度、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重、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收益率及外汇储备等因素对真实货币化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