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8)
2023(9309)
2022(7215)
2021(6140)
2020(5005)
2019(10761)
2018(10736)
2017(20815)
2016(11256)
2015(12386)
2014(12749)
2013(12413)
2012(11486)
2011(10681)
2010(10895)
2009(10384)
2008(10070)
2007(9343)
2006(8633)
2005(8222)
作者
(34209)
(28776)
(28628)
(27537)
(18577)
(13669)
(12890)
(10956)
(10881)
(10353)
(10171)
(9619)
(9471)
(9398)
(9169)
(8824)
(8392)
(8378)
(8180)
(7878)
(7438)
(7060)
(7020)
(6699)
(6626)
(6541)
(6378)
(5961)
(5850)
(5637)
学科
(72520)
经济(72462)
管理(30808)
(28257)
(22150)
企业(22150)
方法(20973)
地方(18532)
数学(17782)
数学方法(17652)
中国(17631)
业经(14658)
(14531)
(14000)
地方经济(12664)
(11783)
(10953)
(10301)
金融(10300)
农业(9773)
(9583)
(9384)
银行(9373)
(9052)
(8964)
理论(8785)
产业(8687)
环境(8494)
(8079)
(8038)
机构
大学(176753)
学院(175313)
(83874)
经济(82376)
研究(66579)
管理(59506)
理学(50181)
理学院(49539)
中国(48889)
管理学(48695)
管理学院(48347)
科学(38514)
(37607)
(36766)
(34284)
研究所(30914)
财经(29994)
经济学(28587)
中心(28194)
(27261)
(27247)
(27131)
经济学院(25313)
(24462)
师范(24255)
北京(23245)
(23243)
业大(22598)
财经大学(22070)
(21667)
基金
项目(108861)
科学(86251)
基金(80204)
研究(79560)
(70246)
国家(69675)
科学基金(59018)
社会(54461)
社会科(51747)
社会科学(51732)
(41370)
基金项目(40982)
教育(35533)
自然(35160)
(34550)
自然科(34369)
自然科学(34359)
自然科学基金(33773)
资助(32265)
编号(29928)
成果(25611)
(25248)
重点(25176)
(24136)
国家社会(23997)
(22212)
课题(21950)
(21667)
教育部(21009)
发展(20837)
期刊
(103154)
经济(103154)
研究(60490)
中国(33937)
(29412)
学报(28912)
(26296)
科学(25884)
管理(24548)
大学(22130)
学学(20920)
(18345)
金融(18345)
经济研究(18053)
财经(17557)
农业(17316)
教育(17155)
(15382)
技术(14541)
业经(13835)
问题(13742)
(10279)
技术经济(10243)
世界(9622)
国际(9420)
(8816)
统计(8622)
经济问题(8431)
现代(8312)
(8249)
共检索到27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静霞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趋势与格局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本文以大量的南北差距和全球化经济不平等的事实为依据,验证了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贸易理论,得出全球化经济具有不平等性质的重要结论。在全球化经济不平等性的影响下,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尤为重要的任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昭玲  
经济全球化被认为是造成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确定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不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惟一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方面会对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体看来,经济全球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国家间收入的差距,而对一国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两方面的;能否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取决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埃里克·马斯金  
本文认为,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繁荣,其中中国是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全球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减少不平等现象,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平等现象却出现上升的迹象。文章提出,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减少不平等现象,就要千方百计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使他们也拥有国际性的机遇,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来,有机会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勇  罗能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及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用Granger因果分析工具和脉冲反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的数据建立了扩展的Kuznets方程来全面分析全球化与中国不平等问题,进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进  
本文回顾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全球收入不平等的演变,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不平等以及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认为经济全球化并非是全球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会娟  刘卓林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但对不同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不平等的。本文主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不平等的根源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覃文珍  
关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已经有许多讨论了。有人认为,全球化、互联网与科学共同体可以使各国在知识相互依存的新时代,在高等教育这一竞技场获得平等的机会。有人则宣称,全球化不但意味着世界性的不平等,而且会导致大学“麦当劳化”。也有人认为,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压力,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私立高等教育的增长,都是全球化的结果。在这些假设中,有些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但是也存在不少误解。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真实状况,着重讨论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影响方式。本文特别关注的是:全球化在怎样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在未来几十年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国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蒂昂·莫里森  王新霞  
反全球化人士认为,世界上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几十年来在不断加剧,一些国际组织有时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最新研究显示,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末这段时期,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还稍有好转。一项针对近两个世纪的长期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平等与贫困的演变,从而更准确地界定二者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新业  张阳阳  马本  张莉  
本文以地方政府行为为切入点,探究全球化过程中FDI的流入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进而评估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两个内在传递机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额度。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全球化背景下,FDI的进入会扩大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且FDI对收入分配的总影响有近一半是通过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这两个渠道间接实现的。通过贡献分解可知,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在FDI收入分配效应中的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5%和40%左右。FDI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降低企业实际执行的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流产生异质性冲击,是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为抑制FDI对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强化对地方政府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的监管应成为重要选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金武  陈建  
21世纪不平等问题再次兴起,需要从全球视角重新审视。全球不平等可区分为国内不平等和国家间不平等,国内不平等不等于全球不平等。全球不平等应该审视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无论是基于相对不平等还是绝对不平等指标,全球不平等长期发展趋势呈现"库兹列茨波浪"的特征,受制于经济增长、全球化等因素,并对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影响。扭转全球不平等上升趋势最重要的力量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不仅提高了本国居民福利,也极大改善了全球不平等。随着21世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不平等水平持续下降。降低全球不平等需要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让更多低收入国家共享发展机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剩余价值转移量因其他国际经济活动的交融而增加或减少。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以我国贸易不平等为例,探究了三大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交融问题。研究表明:(1)国际投资不平等和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平等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即三者的确存在交融影响。因此,政府应将不同国际经济领域的情况综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视,为减少某一领域中的国际不平等也需辅之以其他两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本论文分别在外生技术进步和内生经济增长的经济中,讨论了持续性不平等的动态演化、稳定状态下持续性不平等的决定以及初始财富分配对持续性不平等的影响。论文研究表明,当经济中存在经济增长时,从长期来看,持续性不平等总会趋于收敛。但是,初始财富分配是否影响长期的持续性不平等取决于财富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如果财富积累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初始不平等对长期不平等没有持续性影响,反之则相反。另外,论文研究还表明,经济增长率越大,稳定不平等状态的不平等程度会越大。因此,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存在另一种形式的公平和效率的冲突——经济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