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2)
- 2023(12867)
- 2022(11332)
- 2021(11016)
- 2020(9063)
- 2019(21188)
- 2018(21360)
- 2017(38926)
- 2016(22125)
- 2015(25266)
- 2014(25454)
- 2013(24351)
- 2012(22798)
- 2011(20573)
- 2010(20874)
- 2009(19025)
- 2008(18751)
- 2007(16685)
- 2006(14859)
- 2005(13243)
- 学科
- 济(80480)
- 经济(80369)
- 管理(58710)
- 业(55262)
- 企(46897)
- 企业(46897)
- 方法(36197)
- 数学(30051)
- 数学方法(29581)
- 中国(26427)
- 教育(23690)
- 学(21764)
- 农(21232)
- 财(19947)
- 理论(19072)
- 业经(17978)
- 地方(15542)
- 贸(14870)
- 贸易(14861)
- 制(14555)
- 易(14425)
- 和(14226)
- 农业(13869)
- 技术(13611)
- 融(12415)
- 金融(12410)
- 银(12158)
- 银行(12117)
- 务(12073)
- 财务(11999)
- 机构
- 大学(318057)
- 学院(309791)
- 管理(116592)
- 济(112169)
- 经济(109307)
- 研究(106415)
- 理学(100323)
- 理学院(99048)
- 管理学(97091)
- 管理学院(96503)
- 中国(73545)
- 京(69838)
- 科学(66871)
- 所(54019)
- 财(52940)
- 范(51835)
- 师范(51465)
- 研究所(49258)
- 中心(46704)
- 江(46301)
- 农(45868)
- 北京(45177)
- 业大(44319)
- 财经(42410)
- 师范大学(42033)
- 教育(40686)
- 经(38369)
- 院(38089)
- 州(37867)
- 农业(35815)
- 基金
- 项目(205536)
- 科学(161025)
- 研究(157084)
- 基金(145099)
- 家(126040)
- 国家(124571)
- 科学基金(105207)
- 社会(94840)
- 社会科(89358)
- 社会科学(89332)
- 省(80190)
- 教育(77966)
- 基金项目(76245)
- 划(69497)
- 自然(66989)
- 编号(66791)
- 自然科(65391)
- 自然科学(65377)
- 自然科学基金(64171)
- 资助(59809)
- 成果(58341)
- 课题(48165)
- 重点(46712)
- 部(46488)
- 发(43962)
- 创(42207)
- 项目编号(41553)
- 教育部(40316)
- 年(39538)
- 大学(39461)
共检索到46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民族国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具有合理性。本文从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民族国家的合理性,并且讨论了民族国家在比较教育研究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特征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比较教育研究 合理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瑜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民族跨文化教育目的应是基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社会需求确立的,其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遵循文化变迁与教育实践要素的内在运动规律。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公民,其合理性发展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与目标:首先,应包含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其次,应包含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族群认同;最后,应包含全球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认同。其中,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应关注乡土情怀与公民理性的融合、学术认知与文化建构的统一。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合理性 全球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比较教育学始建于200年前欧洲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时期,在其奠基者朱利安的著作中孕育了比较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矛盾:比较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国际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教育的规律还是学习借用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测量众多民族国家的教育成就,还是讲好他国的教育故事。比较教育学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直至20世纪末,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借",借用他国教育经验,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多元,研究目的多元,研究单位多元,研究选题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全球化 比较教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崇仁
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体系单元,怎样在冲突与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民族国家自身以及国家内部各民族群体都是一个社会行为体,是整体与个体利益并存的共同体,都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取向,这是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从理性选择角度研究国际制度如何影响国内社会行为体的利益和政策偏好,进而考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如何相互影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何互动、共同体利益与制度约束如何互嵌。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探究民族国家发展中对外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饶耀平
全球化是一个近乎被滥用的流行话语,本文拟对全球化从概念到内涵作较为全面的梳理,初步探讨民族国家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全球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国家教育的功能和形态,民族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依然指向国家的发展需求,当今各国教育间的相互交流更多地被赋予了“国际化”的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民族国家是当代世界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而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又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开展研究的。本文着重指出了国际教育的双重性,并重点探讨了民族国家的生存方式如何决定或影响着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模式,最后强调民族国家对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族国家 生存方式 比较教育 国际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迪·格林 许竞
本文缩编自格林教授的一篇早期论文①,旨在提炼其有关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与观点,以期对改善和提高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有所助益。本文主要聚焦三个问题:全球化如何改变着教育?因全球化而引发的教育变革对比较教育有何启示?比较教育研究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比较?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全球化 比较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乐先莲
比较教育研究与民族国家具有与生俱来的密切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民族国家的不同阶段得以生动体现。民族国家构建构成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比较教育研究对民族国家构建亦高度关注;民族国家发展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比较教育研究以促进民族国家发展为根本价值旨归;民族国家转型日渐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话语,比较教育研究为民族国家转型及其教育发展提供参照。民族国家不同的发展时序及存在方式会导致比较教育研究关注重心的变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尔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飞涛
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主权间的关系既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内涵出发 ,具体探讨了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冲击的范围和层次 ,揭示了现阶段二者之间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动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民族国家 国家主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廉怡 郑富兴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海冰
全球化时代对国家主权的认识应该具有全球的视角 ,而不应该拘泥于狭隘的国家主义。全球化进程是国家合力作用推动的 ,通过国家间合作可以实现单个国家难以实现的国际利益。国家对机制化组织的权力让渡是主权的延伸、变通和扩展 ,不能据此认定是对主权的侵害。全球化在限制一部分国家主权的同时 ,也强化了一小部分国家主权 ,很难简单地断言是削弱还是增强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的战略选择 ,所以主权应被看作是一种可以设计和借助的手段 ,藉此实现国家利益和公民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全球化使国家的行为方式和国家间关系都受到制约和影响,国家的主要地位和绝对作用正在受到来自全球体系和国内社会两种力量的侵蚀。民族国家仍然是全球政治舞台上的最重要角色,但并不是惟一的重要角色,非国家行为体将与国家一样成为全球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非国家主体并非表明国家统治权力的衰弱或者是对国家权力的否定,其作用与国家权力之间也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它只是说明国家在全球政治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家地位 非国家主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家琪 朱旭东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民族国家的权力遇到了威胁,它们失去了一些曾经用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权力。同样,传统的教育观念普遍受到了怀疑。韦伯理论中的科层制(bureaucracy),曾经提供过大众教育和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