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3)
2023(11434)
2022(9679)
2021(9026)
2020(7888)
2019(17915)
2018(17566)
2017(33771)
2016(17965)
2015(19752)
2014(19337)
2013(18912)
2012(17235)
2011(15342)
2010(15286)
2009(14049)
2008(13590)
2007(11793)
2006(10041)
2005(9086)
作者
(48945)
(40943)
(40445)
(38909)
(26280)
(19713)
(18474)
(15829)
(15604)
(14777)
(13946)
(13876)
(13178)
(12868)
(12760)
(12662)
(11997)
(11930)
(11922)
(11756)
(10129)
(9909)
(9895)
(9643)
(9289)
(9204)
(9071)
(8688)
(8243)
(7953)
学科
(73491)
经济(73403)
管理(52631)
(49455)
(42437)
企业(42437)
方法(34822)
数学(30084)
数学方法(29595)
(20302)
中国(18401)
(17130)
(16871)
业经(15019)
(14103)
理论(13550)
(13253)
财务(13201)
财务管理(13177)
企业财务(12607)
(12512)
贸易(12503)
(12172)
地方(12116)
(11798)
银行(11779)
(11366)
金融(11360)
农业(11321)
(11201)
机构
大学(249682)
学院(245377)
(100058)
经济(98126)
管理(94262)
理学(81493)
理学院(80604)
研究(79479)
管理学(79054)
管理学院(78564)
中国(60183)
(51143)
(48746)
科学(47717)
财经(39035)
(38354)
(37948)
中心(37783)
(37293)
(35605)
业大(35014)
研究所(34801)
(33815)
师范(33481)
经济学(31717)
北京(31253)
农业(29710)
财经大学(29367)
(29331)
(28765)
基金
项目(168110)
科学(134288)
基金(125433)
研究(122139)
(109377)
国家(108471)
科学基金(94286)
社会(79595)
社会科(75487)
社会科学(75468)
基金项目(65655)
(64350)
自然(61512)
自然科(60165)
自然科学(60147)
自然科学基金(59070)
教育(58151)
(54914)
资助(50773)
编号(47683)
成果(39061)
(38133)
重点(38097)
(35355)
(34818)
国家社会(33778)
教育部(33448)
科研(33011)
课题(32974)
创新(32973)
期刊
(106147)
经济(106147)
研究(74009)
中国(46199)
(40801)
学报(40775)
管理(36656)
科学(35925)
(33240)
大学(31750)
教育(30141)
学学(29516)
(22871)
金融(22871)
技术(22150)
农业(21833)
财经(21053)
(18142)
经济研究(17601)
业经(15908)
问题(14287)
图书(12778)
(12730)
(12230)
(11928)
技术经济(11726)
理论(11524)
统计(10963)
财会(10734)
科技(10543)
共检索到363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怀龙  
克里考特是大地伦理学的重要继承者与阐释者,并为大地伦理学的哲学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种角度对克里考特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并没有对克里考特的根本性理论前提,即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进行探究。而克里考特就是基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这一根本性理论前提来对大地伦理进行阐释与辩护的。为了弥补学界的研究空白,分析了克里考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统一性观点,并且探究了它如何作为克里考特的理论前提来为大地伦理进行阐释与辩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怀龙  
克里考特是大地伦理学的重要继承者与阐释者,并为大地伦理学的哲学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种角度对克里考特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并没有对克里考特的根本性理论前提,即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进行探究。而克里考特就是基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这一根本性理论前提来对大地伦理进行阐释与辩护的。为了弥补学界的研究空白,分析了克里考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统一性观点,并且探究了它如何作为克里考特的理论前提来为大地伦理进行阐释与辩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志敏  
作为有着崇高精神追求的学术组织,大学确立并明确宣示符合学术伦理要求的学术价值观,对于树立自身良好的公众形象、建立清晰的学术伦理期望以及引导学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所倡导的学术价值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和强化,往往处于一种模糊或缺失的状态。为此,建立一套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底线伦理"为基础、以"上标伦理"为目标的伦理价值观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为此采用了专家咨询法,调查了国内28位专家对学术伦理价值观体系构成方面的意见,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吉信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伦理学准则。本文从分析中西方伦理入手,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道义学、目的论、生态伦理、旅游伦理等准则进行了辨析和论证,目的是呼吁人们管束自己的“非伦理行为”,以真正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行音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宇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经济学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和挑战时,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实质上不是经济,而是伦理问题。经济科学作为一门为人类生产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科学,必然要涉及到人的道德选择、人的伦理目标、人的价值判断。某一个活动到底是好还是坏?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增强  陶昆刚  秦炳慧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展观的探讨研究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通过对以往发展观的研究和总结,人们对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发展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本文试就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城市主义”的代内伦理价值观,超越“本代中心主义”的代际伦理价值观的观点作出综述,并在代内伦理价值观中首次提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诣晨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来看,更多的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侧重于强调技术层面的专业性,鲜有哲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与之结合的反思与引导。用生态伦理的理念和原则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将促进传统的城市建设价值观和政策目标朝着生态伦理价值取向转变,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道德属性,以期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时殷弘  
从简要地辨识实际上源于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观念出发,可以谈论或揭示现实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内涵、精髓和精神风貌,它们从马基雅维里发动往后,尤其经过韦伯、尼布尔和摩根索等人的"现当代化"提炼和阐发,一直贯穿至今。它们可以概括为五条,其中包括在本质上涉及特殊主义的一类重要内涵。与普遍主义相对立,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现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大创新,可以说是一种出自毛泽东、继而由邓小平创造性地予以继承的特殊主义。它概括了现当代中国的特殊经验,但是可以有普遍含...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永美  湛方栋  陈建军  李元  谢春琼  谭冠林  祖艳群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1077名在校大学生的环境价值与伦理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环境价值观呈多元化,持"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4%、25%、21%和31%。(2)50%-87%的学生认同"不同地域公平",67%-100%的学生赞同"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54%-83%的学生"非常关心,热爱并敬畏大自然",对环境价值的构成认识较好。(3)部分年级专业的学生中,20%-38%和18%-30%分别持有"地域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的环境伦理观,20%-38%和18%-30%的学生持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韦正翔  
多数人说的"普世伦理"指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这种"普世伦理"的,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是这种"普世伦理"的支持者,后来因为发现这种"普世伦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走向了科学共产主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石桥  郑卓如  
内部控制设计包括思想设计和技术设计。思想设计是制度中体现的思想,包括制度理性的选择和制度伦理的选择。制度理性,主要是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选择;制度伦理,主要是对制度中体制的伦理道德原则之选择。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偏好程度不同,在制度设计时,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依重程度也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对制度伦理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可能会有不同的制度伦理选择,对于一种文化下认同的制度伦理,在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下,可能得不到认同。正是由于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下的制度理性和制度伦理有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邵龙宝  
由于长期以来“左倾”思潮的影响,以儒家伦理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同糟粕一起被丢弃,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相脱节,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缺乏自己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素养,道德价值体系中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他们不能区分什么是优良的道德传统,什么是传统道德的负面影响;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什么是积捉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消极因素”,而作为中国文化表征的儒家伦理思想就具有这双重属性。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有着寓道德于教育并关注于世俗实际生活之德性的优良传统,又便于把教育原则具体化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将儒家伦理的精华应用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应用,是一项值得尝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亮奎  
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需要辩证分析。其产生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优质化发展中产生出的薄弱、品牌打造中催生出的薄弱、择校过程中分化出的薄弱。"学校撤并""集团化办学"不是薄弱学校改造的应然路径。薄弱学校的生存不能依从市场的规律,而必须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所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责任的"无限赋予"使一些义务教育学校成为现实中的"薄弱学校"。薄弱学校的问题不是学校自身的问题,而是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带来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龙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当代许多人类活动却在极大地破坏生物多样性。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修正错误的伦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伦理观。生物多样化生存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必须承认和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义务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组织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