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2)
- 2023(10753)
- 2022(8996)
- 2021(8422)
- 2020(6590)
- 2019(14787)
- 2018(14702)
- 2017(27530)
- 2016(15104)
- 2015(17007)
- 2014(17116)
- 2013(17011)
- 2012(16536)
- 2011(15220)
- 2010(15735)
- 2009(14830)
- 2008(14838)
- 2007(14182)
- 2006(13051)
- 2005(12123)
- 学科
- 济(73102)
- 经济(72934)
- 农(49738)
- 业(47673)
- 管理(35360)
- 农业(33372)
- 企(27270)
- 企业(27270)
- 中国(24349)
- 业经(24326)
- 地方(22871)
- 方法(20657)
- 发(15301)
- 制(14937)
- 学(14580)
- 数学(14198)
- 数学方法(13977)
- 理论(13405)
- 农业经济(12727)
- 财(12423)
- 发展(12398)
- 展(12352)
- 和(12226)
- 银(12111)
- 银行(12095)
- 融(11885)
- 金融(11882)
- 行(11823)
- 贸(11434)
- 贸易(11421)
- 机构
- 学院(228884)
- 大学(224172)
- 济(92638)
- 经济(90524)
- 研究(83638)
- 管理(81773)
- 理学(68677)
- 理学院(67777)
- 管理学(66507)
- 管理学院(66069)
- 中国(65490)
- 农(57893)
- 科学(51051)
- 京(49106)
- 农业(43741)
- 所(43643)
- 财(41860)
- 研究所(38796)
- 中心(38670)
- 业大(38506)
- 江(38230)
- 范(35611)
- 师范(35337)
- 财经(31561)
- 北京(31162)
- 州(30986)
- 省(29442)
- 院(28292)
- 经(28259)
- 师范大学(27698)
- 基金
- 项目(139332)
- 科学(109244)
- 研究(107885)
- 基金(97556)
- 家(84039)
- 国家(83053)
- 社会(70137)
- 科学基金(70011)
- 社会科(64842)
- 社会科学(64822)
- 省(57250)
- 基金项目(51317)
- 教育(47811)
- 编号(46727)
- 划(46375)
- 自然(41023)
- 自然科(40042)
- 自然科学(40036)
- 成果(39634)
- 自然科学基金(39305)
- 资助(37914)
- 发(36540)
- 课题(32593)
- 农(32256)
- 重点(31074)
- 部(30406)
- 发展(30004)
- 展(29493)
- 创(28398)
- 国家社会(27813)
- 期刊
- 济(126630)
- 经济(126630)
- 研究(73864)
- 农(64397)
- 中国(59182)
- 农业(43512)
- 学报(38688)
- 科学(36177)
- 教育(33038)
- 财(30838)
- 大学(30721)
- 管理(28969)
- 学学(28737)
- 业经(26968)
- 融(26336)
- 金融(26336)
- 业(20073)
- 技术(19768)
- 问题(17468)
- 财经(16789)
- 经济研究(16328)
- 农业经济(15335)
- 农村(15289)
- 村(15289)
- 版(15041)
- 经(14545)
- 世界(13622)
- 图书(12650)
- 经济问题(12447)
- 社会(12053)
共检索到378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在简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先进文化在西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有利于西部农民解放思想,接受市场经济新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依靠科教振兴西部农村社会;有利于发展西部农村社会的文化产业;有利于西部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西部地区 农民 农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剑峰
责任界定清晰合理 ,是行为主体正确实施行为并取得良好结果的前提。在农业、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上 ,政府作为至关重要的行为主体 ,不仅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职能 ,更要明确其具体责任。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公共产品 农村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明君
新中国成立后走什么样的农村发展道路 ,在此问题上 ,毛泽东同志主要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 ,提出了要将农民组织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坚持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但同时 ,由于毛泽东同志较多地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出发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导致了他忽视农民利益和农村自身发展 ,致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毛泽东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在于 :必须将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考察 ,解决农村社会发展应更多地从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方针和政策。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问题 社会发展 经验教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昭春 梁永国 张浩杰
新农村文化是建设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继承、创新和积淀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农村文化包涵了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民主管理文化、伦理文化、文娱文化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实施文化战略,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竞争力,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肇青
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为今后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业 农村 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之隽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对于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和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诚信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雍
本文重点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直接作用于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如下阐述: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适应了西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西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和物质手段;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促进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天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国勇 张敏 秦波
区域贫困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在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区农村贫困在地理和人口的分布上更加突出,就其产生的维度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落后与地理条件恶劣两大方面,边疆地区特别是与外界接壤区域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尤其复杂,使得边疆农村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贫困发生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当前中外研究区域农村贫困的文献较多,从内容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割裂区域社会发展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偏重于整体定量分析,本文通过2006-2012年新疆边境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分位数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树东
作者认为,在西部农村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放弃国家对农民的直接控制,帮助和扶植农村市场组织及其市场的发育,依据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宏观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农村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以及农村发展计划,围绕市场组织生长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围绕产业政策和发展计划实施,综合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直接的政策、科技、资金投入和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促进西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晔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异域文化的同时,对本地文化一定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的意识,并且要坚定文化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和时代先进文化同步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是当前土地文化建设最紧迫的命题!——作者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至少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诸多学者就围绕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公平与效率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这一老话题仍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然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延伸和叠加,而需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