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776)
- 2022(3290)
- 2021(3233)
- 2020(2805)
- 2019(6129)
- 2018(6177)
- 2017(11439)
- 2016(6791)
- 2015(7845)
- 2014(7950)
- 2013(7809)
- 2012(7969)
- 2011(7433)
- 2010(8081)
- 2009(7668)
- 2008(8349)
- 2007(7776)
- 2006(7187)
- 2005(6723)
- 2004(6085)
- 学科
- 济(28431)
- 经济(28388)
- 管理(19413)
- 业(16793)
- 企(14357)
- 企业(14357)
- 学(10843)
- 方法(10703)
- 中国(8062)
- 数学(7926)
- 数学方法(7697)
- 农(7279)
- 理论(7243)
- 财(6855)
- 制(6708)
- 教育(6312)
- 业经(5774)
- 银(5582)
- 银行(5560)
- 融(5551)
- 金融(5550)
- 行(5330)
- 和(4895)
- 贸(4888)
- 贸易(4884)
- 农业(4710)
- 易(4686)
- 策(4671)
- 体(4628)
- 地方(4442)
- 机构
- 大学(117302)
- 学院(111665)
- 研究(43298)
- 济(39350)
- 经济(38311)
- 管理(34501)
- 中国(32185)
- 科学(28947)
- 理学(28464)
- 理学院(27882)
- 京(27014)
- 管理学(26946)
- 管理学院(26721)
- 所(24314)
- 研究所(21968)
- 农(21354)
- 财(21024)
- 范(20054)
- 师范(19873)
- 江(19188)
- 中心(18544)
- 北京(17492)
- 农业(16802)
- 业大(16713)
- 师范大学(16313)
- 财经(16272)
- 州(15280)
- 院(14642)
- 经(14594)
- 省(13330)
- 基金
- 项目(64709)
- 科学(49769)
- 基金(46389)
- 研究(45802)
- 家(41765)
- 国家(41354)
- 科学基金(33402)
- 社会(27537)
- 社会科(25744)
- 社会科学(25730)
- 省(23913)
- 基金项目(23579)
- 教育(22175)
- 自然(22079)
- 划(21726)
- 自然科(21581)
- 自然科学(21571)
- 自然科学基金(21187)
- 资助(19870)
- 编号(18203)
- 成果(18184)
- 重点(15355)
- 部(14652)
- 课题(13902)
- 发(13246)
- 教育部(12258)
- 性(12248)
- 计划(12195)
- 科研(12182)
- 大学(12153)
共检索到18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庞庆举
先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考和儿童观资源。无论是思想文化层面的书经、诸子,还是国家制度层面的典谟、训命,多类经典从多方面涉及到儿童的形象及其特征,集中体现在"童蒙"的内在主动性、向善转化性和"胄子"的受教可塑性。其中,对儿童主动内发、真纯本性的高扬,及其性习转化的重视,在后世流变中,有现实的变化亦有思想的坚守,对当代儿童研究仍具启发和矫治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修 李金荣 洪锦玥
《墨子》中蕴含着丰富的财计思想,其对后世会计思想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以生财、聚财、用财为研究脉络,对《墨子》中的财计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即为义利并举、交相谋利的生财思想,费而不病、劳而不伤的聚财思想,以及遵奉节用、强调平等的用财思想。《墨子》的财计思想还为后人带来了破除耻利轻商观念、促进民间会计萌芽;协调税收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协同发展以及深化实用节俭思想、指导后世财政工作等三点重要影响。基于此,可从中得出构建市场规则,完善会计制度;奉行勤俭节约,提高配置效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三点启示。
关键词:
《墨子》 财计思想 会计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修
以"诸子出于王官"说、"六经皆史"说为逻辑起点,可以厘清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即百家由于出于王官,对制度设计均有关切,在发展和流变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财会思想,包括现存五经中的财会思想和各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总体来说,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偏重国家财计制度、注重分配与平等。先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初的高峰,其财会思想虽然较为朴素和原始,但作为后世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文化形成的理论根基,仍然有极大的学术意义。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对以古鉴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永安 黄永昌
运用易经基本原理,分析有关卦像、卦辞、爻辞和古人解说隐藏的依据,《春秋传》的注释把禹—虫—蛊卦联系了起来,《易纬》中蛊卦、同人卦解说出现了禹的名字、老人自死传说的某些类似情节;蛊卦是禹的成人礼仪式,同人卦包含鲧禹之间的精灵转移—老人自死仪式;虞翻对蛊卦《彖》辞的解释是蛊卦向同人卦变化的轨迹;蛊卦(禹)所存在的问题与随卦、巽卦、爻辞有内在联系,随卦包含禹人生过程的某些重要信息,巽卦、爻辞包含蛊卦(成人礼)的某些具体信息。
关键词:
易经 “鲧复生禹”神话 成人礼仪 蛊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欣
一般认为,"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而中国则缺乏模仿观念,至少模仿观念很不发达。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中国在先秦已产生了有别于古希腊的模仿观念——文化模仿观,在这种模仿观念中,又蕴涵了两种特有的模仿观念——艺术模仿观和符号模仿观。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说重形似相比,中国先秦的模仿观则重视对道(包括天道和人道)的仿效。先秦模仿观对后世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先秦 文化模仿观 艺术模仿观 符号模仿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忠 方心童
根据我国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记载,对自然资源的核算以及环境责任的明确可以追溯到夏代。文章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通过对《山海经》《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周礼》《荀子·王制》等先秦典籍中关于自然资源内容的研读,发现前三篇从技术层面描述了自然资源,后两篇则从人文层面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念。研究得出以下启示:(1)一个组织尤其是国家级的组织,向来有必要把其版图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认识清楚;(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3)职权与职责总是相连在一起的。研究对今天在国家层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核算 先秦典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敦忠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 文翁名党字仲翁,一说翁仲,庐江舒(今安徽舒县)人,“少好学,通春秋”,具有渊博的学识,“以郡县吏察举”。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自从修筑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大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物产富饶,但是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文翁担任蜀郡太守后,除“穿湔江口”,即开蒲阳河,灌溉灌县东部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以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蒙台梭利 儿童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孔炽
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杨孔炽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诸如物质方面的改善、制度方面的变革、思想理论方面的革新等等,而后者则是更深层次的工作。其中有些理论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了,实质上却并没有做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宣传,未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建国
汉代的俗乐呈现出兴盛之势。汉代统治者认可了俗乐的艺术价值,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管理机构──乐府,兼掌雅乐与俗乐,尤其是在整理民歌、创作新曲方面业绩显著。汉王朝还实行了合理有效的散乐管理方式,对散乐基本上实行市场化管理,使散乐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汉代统治者制订了女乐娼优管理制度,选拔国内优秀艺术人才,以供朝廷礼乐、娱乐之需,并开始设立营妓制度。汉代俗乐管理制度和模式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汉代 俗乐管理 散乐管理 营妓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均湛 肖俊城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审视国际贸易经典理论的演变过程。指出:重商主义运用的只是简单经验归纳法。亚当·斯密创立逻辑演绎法与价值分析法,提出“绝对成本论”。李嘉图使这两种方法得到完善。马歇尔放弃价值分析法,采用价格分析法。赫克歇尔一俄林继承了价格分析法,并在逻辑演绎法的基础上,引进经验实证法,提出较为科学的要素禀赋理论。今后的方向是在坚持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同时,把价格分析法与价值分析法结合起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瑾
《蒙》卦是《周易》的第四卦,其卦象与卦辞揭示出童蒙教育的重要性,卦辞点明儿童是童蒙教育的主体,对待儿童的问题需诚心,教育的目的是育德、养正等童蒙教育的原则,爻辞和爻象提示了利用好榜样和规矩的力量、用包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着力培养儿童专注力、给儿童足够关注、适当运用惩罚等童蒙教育方法,这些思想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蒙》卦 童蒙教育 养正 育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楼巍
楼巍:非常感谢大学到这里来听讲座!我现在从一个参观世博者、一个上海市民的角讳莫如深来谈谈旬怎么看世博的。我今天讲三点:第一点,为了忘却的记忆;第二点:时代的变迁;第三点,"后物质主义"时代的文化力量。
关键词:
文化力量 物质主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乔
苏轼的传神论既有对前人传神理论的继承,也有个人关于传神的实践经验探索和学术理论总结,由于其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从事传神写照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自其提出以来一直是后世传神理论应用、继承和阐发的模板。随着东西方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及照相技术的普及,传神术逐渐消失,但其所倡导的观察生活、观察表现对象以及捕捉传神对象之"天"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与发展依然具有明确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苏轼 传神论 写真 人物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教是与乐教配套进行的,并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保障,使礼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
关键词:
先秦 礼 德育功能 道德教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