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9726)
2022(7573)
2021(6564)
2020(5399)
2019(11949)
2018(12147)
2017(23026)
2016(12727)
2015(14708)
2014(15071)
2013(14965)
2012(14241)
2011(13275)
2010(13755)
2009(13228)
2008(13292)
2007(12369)
2006(11575)
2005(10903)
作者
(39844)
(33313)
(33035)
(32030)
(21647)
(15868)
(15057)
(12892)
(12801)
(12095)
(11788)
(11315)
(11163)
(10965)
(10621)
(10230)
(9877)
(9746)
(9716)
(9385)
(8828)
(8178)
(8000)
(7719)
(7695)
(7690)
(7334)
(7222)
(6786)
(6467)
学科
(79373)
经济(79309)
管理(37443)
(31024)
(25718)
企业(25718)
方法(25022)
数学(20842)
数学方法(20622)
地方(19943)
中国(19615)
业经(16492)
(15657)
(15567)
地方经济(13151)
(12466)
(12147)
理论(11546)
(11015)
(10890)
贸易(10875)
(10834)
农业(10486)
(10481)
(10327)
金融(10326)
(9835)
(9751)
环境(9745)
银行(9738)
机构
大学(205217)
学院(202487)
(92455)
经济(90551)
研究(74817)
管理(69897)
中国(59408)
理学(58046)
理学院(57327)
管理学(56215)
管理学院(55834)
(44175)
科学(44018)
(42425)
(39320)
研究所(34848)
财经(33208)
中心(33098)
(32683)
经济学(30604)
(30049)
(29916)
(28865)
师范(28626)
北京(28577)
经济学院(27032)
(26382)
(25728)
业大(25158)
财经大学(24186)
基金
项目(119913)
科学(93562)
研究(88317)
基金(86467)
(74979)
国家(74364)
科学基金(62721)
社会(58165)
社会科(55121)
社会科学(55104)
(45435)
基金项目(43973)
教育(39653)
(37745)
自然(37599)
自然科(36595)
自然科学(36585)
资助(36364)
自然科学基金(35935)
编号(35199)
成果(30676)
重点(27365)
(27322)
(26378)
课题(25026)
国家社会(24972)
(23120)
教育部(22767)
发展(22406)
(22287)
期刊
(116724)
经济(116724)
研究(69393)
中国(45378)
(33425)
学报(32927)
管理(29504)
科学(29186)
(28708)
大学(24817)
(24017)
金融(24017)
学学(22958)
教育(21958)
财经(19415)
经济研究(19242)
农业(19027)
技术(17969)
(17046)
业经(15619)
问题(15597)
(12393)
图书(12305)
技术经济(11826)
国际(11566)
世界(10868)
统计(10698)
(10070)
资源(9977)
经济问题(9571)
共检索到33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垚圻   王勇  
元宇宙经济本质上属于注意力经济,其基本矛盾在于沉浸式体验的无限需求与个体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之间的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以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作为解决机制。数字化身基于Web 3.0技术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参与经济活动。数字通证则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化货币,促进其流通。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的发展促进用户跨平台的流动性,推动元宇宙经济趋向多中心化发展。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注意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激励技术创新,强化内容与通证的监管,促进平台多样化与互联互通,以激发元宇宙经济的活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志发  
该文从新经济的特点出发,明确指出新经济“新”就新在它已经不是依赖于传统的资源,而主要是利用了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提出了新经济与注意力资源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征  
中国联通夯实网络、算力、AI、数据、数字身份、3D、XR开发七大引擎底座,打造从底座到应用的一体化平台。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元宇宙的火爆更多源自相关影视内容、NFT艺术品、Blockchain游戏等产品。而天然具有网络布局能力的电信运营商早已抢先布局元宇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荚莺敏  吴之洪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注意力具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可以量化的概念价值 ,因乘数效应的作用 ,能得到高度膨胀 ,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倍增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胜  李腊生  
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注意力"瓶颈"对获取的信息集施加选择约束和配置约束,信息集的注意力主观资源决定性使决策者预期偏差化,行动空间和状态空间模糊化,进而影响了经济行为。在信息-注意力-决策-新信息的决策链中,注意力已成为关键一环。在决策框架下,借助于集合论知识来分析注意力何以影响经济行为和怎样影响经济行为的。从规范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述注意力与经济行为的关系,揭示信息接收"注意黑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松洋  
元宇宙经济的通证作为一般等价物,实质是资产或权益的证券化。元宇宙的创作属性和虚实交互特点使得通证得以创造与流通,这类似于广义货币的创造过程。然而,元宇宙货币系统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可能带来诸如资产泡沫、对中心化监管的挑战等多重冲击。中国在全球元宇宙通证经济竞争中,应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加强国际合作,并推广数字人民币。同时,亟须制定元宇宙通证经济法,完善数字人民币法律体系,利用新型监管技术强化风险防控,整合国内外监管合作,引领元宇宙通证的国际标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瞿建波  
本文以既有对信息和注意力资源问题的研究为基础 ,着重探讨了 (1 )注意力资源的特征及其与经济的相关性 ,(2 )注意力资源对不同市场结构的意义 ,(3)展望其对经济组织的互动前景。本文认为 ,人类关注注意力资源与信息、信息工具的关系 ,并调整现有社会生活模式 ,显示了一种历史性进步。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不同于其它自然资源 ,后者的消耗具有不可逆性 ,而前者正相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申星  
由虚入实的变化,预示着一个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即将到来。虚拟人、数字藏品和虚拟空间曾被公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三大支撑要素。而自腾讯旗下的数字收藏平台“幻核”于2022年8月16日发布公告称“停止数字藏品的发行”以来,关于中国版NFT收藏品会被“团灭”的担忧至今都未消散,人们甚至怀疑喧嚣尘上的元宇宙是否也是个伪命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演化进程是网络空间、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三元融合过程。从狭义生产方式看,“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推动网络化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同时拓展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范围;另一方面,引领在线化新业态发展,促进网络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融合,同时引致数字化条件下的劳动组织方式向虚拟化、网络化、非线性方向演化。从广义生产方式看,以数据要素和网络空间发展为基础,传统的劳动者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被数据要素参与的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劳动协作所取代,劳动组织方式的网络化在局部增强劳动者就业灵活性和生产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强了资本对劳动者控制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陶磊  
古代学术的主要派别儒、墨、道、法四家,都存在宇宙论的根源。从大的区分看,重德性、讲灵魂、尚礼仪的儒家是西方属天的学说,而重欲望、重生产、重法治的法家是东方属地的学说。因为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古代学说又呈现出复杂的样貌。从重欲望的派别衍生出强调求欲望之中的派别,如荀子,其既有儒家重德的特征,又有法家尚法的色彩;从重德性、尚礼仪之学则衍生出讲地仁、讲法仪的墨子。这两派总体上看当归入东方学术类型。从宇宙论的角度讲,道家老子学说是属天的学说,但作为东方学术类型,其所重视的是女性精神。因为是从绝地天通框架下发展而来,老子排斥地对人的支配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红艳  
“元宇宙”是一个“未来—将来”的以太空间,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水平下,“元宇宙”尚不能被视为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存在空间,但是由于它作为人将要存在于其中的虚拟空间也必须获得治理。普世经验认为“元宇宙”和“互联网”具有密切的关联,二者作为虚拟世界寄托人在现实世界之外的诸多可能性,“互联网”看似开放、自由、包容,但“同质化信息反复传播”导致的“回音室效应”可能衍生出主张封闭、保守、排他的“信息茧房”,后者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群体极化”这一极端现象。由于“元宇宙”体验感、交互感更强,在“技术集合放大作用”“深度沉浸”“虚拟在场”等新型要素的催化下,“信息茧房”可能更加迅速地出现并巩固起来,形成较为困难的治理对象。在“元宇宙”这一虚拟世界之中,技术带来的沉浸体验可能让人偏安于虚拟的茧房之中而无视现实的劳动生产,也有可能因为资本筹划、文化渗透等因素形成在意识形态方面极端错误的虚在群体,甚至在元宇宙信息茧房“野蛮生长”的情况下不同的信息茧房可能会形成自身的“意识形态”并且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对此,需要针对元宇宙技术、元宇宙资本话术进行治理,同时也要为元宇宙空间作出预先的立法规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煌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这无疑为元宇宙产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元宇宙与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度耦合与相互塑造之关联,前者通过集成数字技术、场景应用赋能、推动产业变革,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样态。然而,当前元宇宙的发展与落地,面临着个体权益保护、社会经济稳定、国家政治维护等方面风险,制约了其赋能效应的发挥。鉴此,亟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基于元宇宙的技术特性,构建与其相适配的法治秩序,即明确伦理规范原则,贯彻全流程管控理念;建立精细化兼具灵活性的监管体系;夯实基础技术,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程天作  祝建国  
注意力经济是一种新理论 ,强调在信息社会里 ,最重要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 ,谁获取了人们的注意力 ,谁就赢得了商机。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 ,是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宗胜  李腊生  
注意力是一种主观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特征。注意力的配置需要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本文从注意力配置的相对量分析入手,推导出注意力消耗的容忍度随时间减小的规律,解释了注意力单期配置中信息搜索人趋于选择性注意的行为;通过对先验知识与搜索信息之间所形成的学习机制剖析,探讨了注意力多期动态配置过程的优化路径。这样,本文就揭示了注意力配置中搜索人从理性走向非理性,再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注意力配置辩证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