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12)
- 2022(1116)
- 2021(1028)
- 2020(928)
- 2019(1941)
- 2018(1921)
- 2017(3584)
- 2016(2120)
- 2015(2456)
- 2014(2639)
- 2013(2556)
- 2012(2532)
- 2011(2275)
- 2010(2353)
- 2009(2369)
- 2008(2522)
- 2007(2537)
- 2006(2204)
- 2005(2093)
- 2004(2019)
- 学科
- 济(8031)
- 经济(8018)
- 企(5466)
- 企业(5466)
- 管理(5429)
- 业(4805)
- 理论(4554)
- 教育(4172)
- 文化(3691)
- 方法(3324)
- 学(3115)
- 业经(3043)
- 中国(3012)
- 和(2790)
- 经济理论(2218)
- 产业(2166)
- 市场(2137)
- 企业经济(2031)
- 制(1969)
- 农(1843)
- 财(1829)
- 文化产业(1766)
- 文化市场(1766)
- 思想(1682)
- 地方(1657)
- 政治(1619)
- 研究(1592)
- 策(1506)
- 思想政治(1479)
- 政治教育(1479)
- 机构
- 大学(38657)
- 学院(36671)
- 研究(11520)
- 济(11048)
- 经济(10685)
- 管理(10536)
- 范(9249)
- 师范(9230)
- 京(8683)
- 理学(8552)
- 理学院(8290)
- 管理学(7957)
- 中国(7884)
- 管理学院(7857)
- 师范大学(7538)
- 科学(7241)
- 财(6902)
- 江(6467)
- 教育(6324)
- 所(5986)
- 北京(5685)
- 州(5569)
- 财经(5312)
- 研究所(5256)
- 系(4852)
- 中心(4737)
- 经(4638)
- 财经大学(3748)
- 湖(3740)
- 南(3727)
共检索到61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琳 魏勇刚 庞丽娟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儿童数学认知 文化性 文化模式 文化工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渊 张丽锦
数学超常儿童具有优于普通儿童的显著右半球优势、功能增强的左右脑交互连接、优秀的前额皮质控制功能、增强的顶-额网络以及高效的多脑区联动工作模式。从脑科学或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研究数学超常儿童发展的特异性,为普通儿童数学脑功能的维护与增强、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异常脑功能的干预与矫正提供重要发展途径,为优化数学教育提供智能路径和有效建议。基于此,应采用认知科学的测评考量数学超常儿童的发展潜能、为其配备专业师资和优质教材、并设置科学适切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勇刚 庞丽娟
儿童数学认知障碍不仅涉及到多项认知成分和心理过程的作用机制,还涉及到诸如前额叶皮层等认知神经机制。执行功能是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与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执行功能可以从认知神经机制、工作记忆机制、抑制控制机制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对儿童数学认知障碍进行预测和解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晓利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基本上都与不尊重儿童文化有关。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特有的 ,儿童文化的精神是自由和平等。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有区别 ,但是它们处在一个共同的连续体上。协调好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关系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关键。但是儿童文化在社会和成人文化的压制下 ,有趋于消亡的危险。走向儿童文化是时代的召唤 ,而走向儿童文化的前提是必须尊重儿童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成人文化 精神 新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瑾
对同一个数学对象,用"数"和"形"的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进行表征被称为"多元表征",将多元表征渗透和应用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儿童在循序渐进式的不同表征中加深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创设的多元表征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演示、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开拓和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数学学习 表征 多元表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嘉佳 齐琳 陈英和
本研究修订了《小学数学元认知问卷》,以此考查了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元认知特点,并以分数应用题为问题情境,通过口语报告及观察考查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解题时的具体表现。结果表明:(1)经过两次修订的问卷确定了自我意象、自我调节、策略使用和动机四个维度;(2)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问卷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低于学优儿童。(3)儿童在《小学数学元认知问卷》的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其在数学应用题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行为表现显著相关。(4)在应用题解决问题情境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缺乏监控过程和检查结果的元认知技能,能够制定计划,但执行有效性较差。
关键词:
数学元认知 学习困难 应用题解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根据儿童在儿童研究中地位和角色的不同,儿童研究可分为"对儿童的研究"和"有儿童的研究"。当前,"对儿童的研究"日益面临着来自认识论和社会学方面的变化的挑战,而"有儿童的研究"则得到来自儿童权利思想、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哲学、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支持。"有儿童的研究"的实现需要保证儿童对于研究的"知情同意"权,尊重儿童在研究过程中的权利,选择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研究方法,吸收儿童实质性地参与研究的具体环节。
关键词:
对儿童的研究 有儿童的研究 参与 权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儿童文化就是指在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在成人文化模式与社会化模式的引导下,为儿童所共认、共创、独有、独享的社会群体文化。一个“共”,一个“独”,揭示出儿童文化的本质属性,“共”表明儿童文化首先是群体文化;“独”表明这种群体文化的主体是儿童,而不是成人,它有自己的特色,但它必须是在成人文化的引导下进行。因此,按照创造主体来划分,儿童文化的外延可分客体文化和主体文化。客体文化是指在人类文化史中,成人对儿童的看法、观点及在这些观点看法的指导下,为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与时代所需要的人所进行的教育行为的总和,具体体现在历代儿童观的演变之中,主体文化是规定儿童文化本质属性的东西,如前面所述。儿童文化的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杜向阳 李寿欣
通过对 42名听力障碍儿童及其与之对照的正常儿童进行镶嵌图形测验 ,比较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 :( 1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正常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 2 )听力障碍女童与正常女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正常女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 3 )正常男童镶嵌图形测验得分高于听力障碍男童 ,但差异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常倩倩 孙圣涛
采用一对一实验测试的方法对104名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性别认知的测验。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13-15岁组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的认知能力提高显著;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自己的性别稳定性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他人的认知,女孩对性别一致性的认知水平显著优于男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张雅明
元认知理论为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学习不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对理解学习不良儿童的内部加工问题和发展提高学业成绩的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控制认知过程的高层次思维,它包括两类成分:一类是静态成分,分为知识和动机信念;另一类是动态成分,主要指元认知监测和控制。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元认知加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具体学科领域,学习不良儿童静态和动态元认知成分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应以服务教育实践为目的,打破纯实验研究的范式,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发展规律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
元认知 学习不良 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荟中 俊明
本文从空间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智力诸方面对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发现 ,感觉经验不足是视障儿童认知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据此 ,笔者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提出了相应教育对策
关键词:
视障儿童 认知特点 教育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成奎 王宙翔 任飞容
早期认知能力发展是个体未来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认知能力的形成又受到个体努力及环境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数据,构建儿童认知能力CES生产函数,检验了努力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儿童自身努力显著且稳健影响认知能力的形成,并且努力与环境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儿童进入初中后,努力会显著提高认知能力,而在小学以前,认知能力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样本发现,城镇儿童与家庭环境好的儿童,努力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此,政府应完善现行的义务教育政策,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等化水平,重视发挥父母对儿童认知能力形成的积极作用,进而激发儿童努力以有效地改善认知能力。
关键词:
努力 环境 儿童认知能力 CES函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艳云
本篇主要探究视听觉障碍儿童的基本认知能力。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和听觉表象比正常人更好 ;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搜索 (视觉注意 )、视觉表象、运动表象和视觉记忆比正常人好。这些实验研究更好地支持了特殊教育的三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2 0 0 2年 1 1月 2 5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召开了教育科学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与会者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 ,就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 ,推进教育科研的创新进行了研讨。下面发表的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