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4)
2023(8301)
2022(6325)
2021(5675)
2020(4931)
2019(10689)
2018(10454)
2017(20001)
2016(10697)
2015(12075)
2014(11806)
2013(11497)
2012(10459)
2011(8858)
2010(9343)
2009(9047)
2008(9485)
2007(8962)
2006(7897)
2005(7560)
作者
(29555)
(24690)
(24523)
(22825)
(16138)
(11749)
(11106)
(9272)
(9245)
(9013)
(8369)
(8314)
(8188)
(7838)
(7721)
(7278)
(7229)
(7140)
(6997)
(6943)
(6116)
(6115)
(5920)
(5850)
(5573)
(5555)
(5442)
(5319)
(4944)
(4640)
学科
(69767)
(66877)
企业(66877)
(50835)
管理(50825)
经济(50757)
业经(25014)
(20848)
(19796)
方法(19486)
(17276)
财务(17264)
财务管理(17251)
企业财务(16313)
技术(15108)
农业(14912)
(12682)
中国(12642)
理论(12414)
企业经济(12126)
(11624)
(11600)
(11528)
数学(11528)
数学方法(11456)
经营(10812)
技术管理(10012)
(9984)
体制(8883)
决策(8610)
机构
学院(164208)
大学(158331)
(70486)
经济(69335)
管理(67345)
理学(56821)
理学院(56305)
管理学(55821)
管理学院(55484)
研究(47259)
中国(38695)
(35373)
(32755)
财经(27703)
(26617)
科学(25500)
(24997)
(24021)
(22963)
中心(21027)
(20879)
商学(20826)
经济学(20741)
商学院(20664)
北京(20525)
(20292)
师范(20196)
研究所(20091)
财经大学(20028)
业大(19661)
基金
项目(97455)
科学(79296)
研究(77806)
基金(71238)
(59988)
国家(58962)
科学基金(52667)
社会(52019)
社会科(49286)
社会科学(49268)
(39597)
基金项目(37204)
教育(34693)
编号(31818)
自然(31113)
(30968)
自然科(30413)
自然科学(30405)
自然科学基金(29966)
(27929)
资助(27387)
成果(25825)
(24193)
(21603)
(21554)
(21413)
课题(21405)
创新(21351)
国家社会(21336)
重点(21306)
期刊
(89152)
经济(89152)
研究(52066)
(33108)
中国(31795)
管理(31152)
(24508)
科学(20386)
学报(19345)
教育(18363)
农业(17017)
业经(17004)
技术(16668)
大学(16273)
财经(15702)
学学(15269)
(14120)
金融(14120)
(13752)
经济研究(13039)
(11590)
问题(11480)
技术经济(10844)
财会(10326)
世界(9842)
现代(9750)
(9028)
商业(8966)
会计(8313)
经济管理(8068)
共检索到256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乐忠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深入研究儒学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双面影响,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儒学置于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大环境中,着眼于历史演化和中外比较,全面探讨儒学和企业文化渊源关系,将儒学浓重的人情观念予以扬弃,使之“硬化”;将儒学从封建伦理道德唯上是从的禁锢中解救出来,加以“泛化”,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构建人本主义现代企业文化服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武东  
本文以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对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希望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湘  周荣森  
一、背景分析伴随着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历程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过去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发生的深刻变化。1978年改革开始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大琦  戴安琨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各国竞相发展自己的经济。在这火药大炮已为“经济大炮”所替代的时代,正在实施“以经济建设中为心”这一重要国策的中国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亦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动人情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模式,正以把全新的姿容展示于国人面前。然而,在这五彩纷呈的经济模式前,有人振奋,也有人困惑甚至感到迷惘。许多有识之士也在认真思索和积极探寻。尽管其规律尚未成掌中之物,但有一点已成共识:要大力发展经济,达到民富国强,就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企业。那么怎样才能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营的家族化、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利观、"和为贵"的人际关系等;对我国的启示: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秉承"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等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震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经济的腾飞、东亚经济的崛起 ,儒家管理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其企业经营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 ,怎样处理好儒家管理思想这一人文资源 ,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 ,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庆仁  
评《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兼谈“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孔庆仁我在《华东经济管理》读到许多好文章,《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93年第6期,作者王大琦、截安琨)便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篇。这篇文章很有特色,摆脱了经济论文常有的枯涩难读的程式,以丰富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崇利  彭正龙  
儒家思想渊远流长,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鲜明的管理特征和强大管理功能对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儒家思想的管理特征和管理功能出发,研究如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来构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茜茜  张旭  尚雪松  
国学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随着近几年国学的流行,国学管理特别是儒家管理思想,已被现代企业运用于管理实践之中。因此,凭借着这股"热风",有必要重新审视儒家的一些核心思想,这些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德服人"、"以人为本"、"中庸"、"和为贵"等,借此引起企业管理的关注,从而更好地运用儒家思想精髓为现代企业所应用并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心合  
本文认为 ,理财道德是与会计道德相区别的一个独立范畴 ,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财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对于以德理财 ,理论界关注甚少 ,以致理财学的研究与实践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实际上 ,企业理财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化的 ,理财的秩序不能撇开伦理理性 ,这正是儒家伦理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可以发挥所长之处。总的来看 ,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对于现代企业理财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奠基于儒家家族伦理关系之上的家族制企业在中国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基石的“诚信”对现代企业理财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友根  
市场经济要求伦理道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协调作用,以抑制人在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中所造成的人的价值迷失与社会的秩序失衡。儒家伦理突出了对人自身的关注及对人类共同体的终极关怀,更强调人本主义、普遍和谐、责任意识等等。这些观念内化为企业的伦理意识,影响到企业家精神、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培育,这是儒家伦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理由。现代企业可把儒家伦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花  张春阳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混乱状态。经济领域的表现之一则是商业道德败坏,商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人们对经商者普遍抱以怀疑的态度。一个没有道德素质的民族将很难以建立起真正的物质文明,中国的现代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扬弃借鉴,是建立及形成有效的经济伦理体系、提高经商者素质的重大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龙志能  李万利  
综合运用历史典籍和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文化及其隐形价值规范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倡导的"仁者爱人""先义后利"及"天下为公"等伦理价值对企业捐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度越大,其参与慈善捐赠的概率和捐赠支出均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还揭示,相较于国有企业,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作用在民营企业表现更突出;同时,当企业面临的同行捐赠压力越小时,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效果越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儒家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呈现持续性特征,且超越功利主义目的而呈现典型的"利他"主义色彩。本研究从文化视角拓展了对企业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解,并提供了来自东方情境的经验证据,它也纠正了长期以来部分学者对儒家思想的消极认知偏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李万利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三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