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5)
- 2023(10021)
- 2022(8146)
- 2021(7424)
- 2020(6240)
- 2019(13942)
- 2018(13655)
- 2017(25564)
- 2016(13490)
- 2015(14776)
- 2014(14420)
- 2013(14098)
- 2012(13049)
- 2011(11441)
- 2010(12165)
- 2009(11683)
- 2008(12145)
- 2007(11408)
- 2006(10162)
- 2005(9478)
- 学科
- 业(74812)
- 企(69522)
- 企业(69522)
- 济(60144)
- 经济(60054)
- 管理(58203)
- 业经(25575)
- 方法(23161)
- 农(22061)
- 财(21637)
- 技术(19520)
- 务(16902)
- 财务(16889)
- 财务管理(16873)
- 农业(16340)
- 企业财务(15947)
- 中国(15402)
- 数学(14887)
- 数学方法(14738)
- 理论(14264)
- 制(13457)
- 技术管理(13426)
- 策(13199)
- 和(12939)
- 划(12487)
- 企业经济(11065)
- 体(10867)
- 经营(10707)
- 学(10253)
- 贸(9853)
- 机构
- 学院(206241)
- 大学(203591)
- 济(87253)
- 经济(85789)
- 管理(83315)
- 理学(70946)
- 理学院(70224)
- 管理学(69391)
- 管理学院(68978)
- 研究(64532)
- 中国(51295)
- 财(42559)
- 京(42529)
- 科学(37807)
- 财经(33510)
- 江(33445)
- 农(33087)
- 所(32271)
- 经(30290)
- 研究所(28873)
- 中心(28423)
- 业大(27108)
- 范(26669)
- 北京(26656)
- 师范(26479)
- 州(26079)
- 经济学(26013)
- 农业(25781)
- 商学(24602)
- 财经大学(24408)
- 基金
- 项目(128227)
- 科学(103943)
- 研究(98293)
- 基金(94276)
- 家(81282)
- 国家(80145)
- 科学基金(70368)
- 社会(65214)
- 社会科(61752)
- 社会科学(61731)
- 省(51594)
- 基金项目(49824)
- 教育(43821)
- 自然(43452)
- 自然科(42518)
- 自然科学(42505)
- 自然科学基金(41881)
- 划(41779)
- 编号(38175)
- 资助(36008)
- 创(33747)
- 业(32747)
- 成果(31747)
- 创新(30361)
- 重点(28558)
- 部(28407)
- 发(28339)
- 国家社会(26995)
- 课题(26570)
- 制(26341)
- 期刊
- 济(106273)
- 经济(106273)
- 研究(65197)
- 中国(41702)
- 管理(37820)
- 财(37235)
- 农(32450)
- 科学(29200)
- 学报(28355)
- 教育(23528)
- 大学(22730)
- 农业(22329)
- 学学(21281)
- 技术(19335)
- 业经(19105)
- 融(18536)
- 金融(18536)
- 财经(18482)
- 经(16157)
- 经济研究(15613)
- 业(14502)
- 问题(13551)
- 技术经济(13322)
- 科技(11945)
- 世界(11577)
- 现代(11252)
- 贸(10752)
- 财会(10524)
- 商业(10329)
- 版(10275)
共检索到32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元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主流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社会经济方方面面。若将儒家思想从现代创新创业管理的视角进行归纳,我们便可以提炼出精神观、环境观、学习观、方法观、战略决策观、组织管理观、财务观、人才观、道德伦理观九个方面的创新创业思想。儒家创新创业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如可以为当代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明确的目标引导与精神支撑、生存与发展智慧、伦理道德规范,为当代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兆罡 陈松林
文章以宗族制度和儒家伦理为两条主线索,系统阐释了徽商的创业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企业经营者的启示,即宗族聚群互帮互助的抱团观念,敢于并善于冒险、不屈不挠和拼搏进取的骆驼精神,通过地缘、血缘、利缘和姻缘积累官府人脉资源的和商特点,从经营理念到经营行为都体现诚信仁义的儒商风范。
关键词:
徽商 创业 创业文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震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经济的腾飞、东亚经济的崛起 ,儒家管理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其企业经营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 ,怎样处理好儒家管理思想这一人文资源 ,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 ,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管理思想 三纲八条目 现代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娜娜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确立的以"仁""义""礼"为主要内涵的道德价值选择影响深远,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人的理想人格,落实到实践层面即是实行教化民众的实践路径。早期儒家的道德价值选择在其教育实践中得以完成,也藉由教育的路线得以传播,得以践行。他们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转向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对当代教育实践仍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早期儒家 价值选择 当代教育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机。然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测量,如果不能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则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有效凭据。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就必须首先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阐释,否则就难以突破。在遵循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哲学透视方法,发现创新创业能力实质上是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展现,包括七个关键能力,反映了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可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测量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哲学透视 科学内涵 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经济公正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和崇尚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其"中庸之道"及"大同"理念中他们对经济公正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的阐释,而且对于如何实现经济公正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儒家的经济公正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乾夫
本文将以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剖析,探讨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与现代进行整合的原因,最后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做出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政治伦理 当代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李万利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三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非正式制度 企业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博 熊婷
以2007年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员工在职培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员工在职培训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交互影响,发现员工在职培训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员工在职培训与儒家文化影响交互叠加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现有企业创新文献的研究维度,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武东
本文以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对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希望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所借鉴。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丽野
儒家与术数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也未深入研究的问题。术数与巫、方术等不同。儒家与术数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早期儒家与术数活动有关,汉以后术数与儒仍未脱开关系。儒学人士对待术数的态度各不相同,但多数不否定。从思想上说,术数活动所蕴含的命运天定论、命运与德性由人生之禀气所决定等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相合之处,其天人感应和心诚则灵的方法也为儒家所赞同。但儒家以德性为其旨归,正义不谋利,总体说来对以术数活动求功名富贵的做法持反对态度。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现代科学文化为主体的语境中,我们一方面要复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术数迷信沉渣泛起。
关键词:
儒家 术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彦
李俊民的儒家思想主要源于金章宗时对汉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其儒家思想体现在对于儒家学问的坚持与肯定上,以及金、元易代之际所表现的黍离之悲和家国之痛,而其作品中对于民生的关怀,更体现了儒家最为根本的仁义思想。
关键词:
李俊民 儒家思想 金代文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申圣超
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这就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外在的制度约束尚不够,还需要内在的道德控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包含着优秀的道德思想,可以对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网络道德 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丽丽 王凌皓
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以友辅仁、以文会友,这是一种立足于个人成长进步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交往观,为当今确立新型的人际交往观,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借鉴。同时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为当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贯彻教师教育新理念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参考。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师生友朋 教师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