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193)
2022(6156)
2021(5754)
2020(4813)
2019(10455)
2018(10487)
2017(18915)
2016(10617)
2015(11840)
2014(12021)
2013(11062)
2012(10410)
2011(9606)
2010(10042)
2009(9601)
2008(9422)
2007(8960)
2006(8201)
2005(7388)
作者
(32519)
(27038)
(26999)
(25514)
(17211)
(13044)
(12089)
(10386)
(10302)
(9681)
(9367)
(9256)
(9140)
(8639)
(8576)
(8157)
(7911)
(7884)
(7808)
(7742)
(6843)
(6776)
(6497)
(6334)
(6150)
(6069)
(6068)
(6013)
(5523)
(5490)
学科
(38609)
经济(38554)
管理(31995)
(23829)
(19918)
企业(19918)
环境(14917)
(13789)
方法(12647)
(12142)
中国(11375)
理论(10366)
(9612)
业经(9332)
(9100)
(9046)
地方(8633)
数学(8446)
数学方法(8319)
(8285)
农业(7889)
(7812)
(7454)
金融(7446)
教育(7421)
生态(7268)
(7195)
银行(7170)
(6976)
(6713)
机构
学院(156080)
大学(154932)
研究(57264)
(54862)
经济(53408)
管理(53211)
理学(44166)
理学院(43509)
管理学(42616)
管理学院(42315)
中国(41852)
科学(37909)
(34682)
(29817)
(28174)
研究所(27255)
(27215)
(26265)
师范(25993)
(25669)
中心(25279)
业大(22785)
北京(22225)
财经(21745)
农业(21023)
(20935)
师范大学(20862)
(20751)
(19449)
(17938)
基金
项目(101758)
科学(78902)
研究(75399)
基金(71471)
(64398)
国家(63398)
科学基金(52395)
社会(47133)
社会科(44346)
社会科学(44328)
(41375)
基金项目(37902)
(34643)
教育(34019)
自然(32732)
自然科(31766)
自然科学(31752)
自然科学基金(31154)
编号(30433)
资助(28928)
成果(26044)
重点(23568)
(22896)
课题(22564)
(21119)
(20233)
国家社会(19456)
科研(19035)
创新(18817)
计划(18512)
期刊
(71296)
经济(71296)
研究(46251)
中国(34261)
学报(29507)
科学(25723)
(25406)
教育(22529)
(22450)
大学(21612)
学学(20238)
管理(19311)
农业(17191)
业经(11944)
(11933)
金融(11933)
技术(11718)
财经(11605)
(10121)
经济研究(9897)
图书(9614)
问题(9349)
(9292)
(9170)
资源(9102)
(8551)
科技(7718)
(7263)
论坛(7263)
书馆(7104)
共检索到24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娟  赖斌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最本质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并且还没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仁礼观”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以儒家“仁礼观”为基础,从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构建一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理论基础,并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实践者的概念,界定了实现该体系的主体范围,从而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并透彻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更好地为生态旅游所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邵龙宝  
由于长期以来“左倾”思潮的影响,以儒家伦理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同糟粕一起被丢弃,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相脱节,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缺乏自己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素养,道德价值体系中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他们不能区分什么是优良的道德传统,什么是传统道德的负面影响;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什么是积捉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消极因素”,而作为中国文化表征的儒家伦理思想就具有这双重属性。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有着寓道德于教育并关注于世俗实际生活之德性的优良传统,又便于把教育原则具体化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将儒家伦理的精华应用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应用,是一项值得尝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节礼  
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佛教生态文化尽管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旅游开发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儒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民胞物与"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和合"意识的生态理想。本文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后"西方中心论"生态伦理的可贵思想资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清荣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车运景  
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以辩证的态势来演进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也不例外,儒家认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本性的释放,是"竞争"思想产生的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与"和而不同"思想是竞争的方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诠释了竞争的规范;"和为贵"是竞争的总原则和总目标。历史发展到今天,儒家竞争观经过现代化扬弃与重构,赋予其新的内容,对于加强现代企业竞合战略管理伦理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军  张洪波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新  
孔子开创的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主导形态,其消费伦理思想独树一帜。对这一道德文化资源的分析和阐述,包括了"道德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儒家主张尚俭去奢;在"消费行为模式"方面,则是依礼而行。儒家消费伦理思想,为社会消费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导,对于今天建立新型的消费伦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阮航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菲菲  何云梦  
环境伦理观是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英文主流数据库期刊的文献回顾,对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体系主要包括环境道德、环境情感和环境信念三要素。现有研究往往不区分环境道德和环境信念,对环境情感的度量往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对环境伦理观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是价值观理论,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教育水平、媒体和广告影响、政策、国内和国际移民经历等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西方对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旅游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而国内以概念性研究居多,既有研究中往往仅关注旅游中的环境行为,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关注较少,缺乏对这一特定行为的概念界定,因此,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对环境伦理观理论内涵的度量;(2)对环境伦理观影响因素的研究;(3)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界定和度量;(4)文化因素对于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5)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探求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卢少辉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对现代企业家伦理塑造上。作为有着精神特质的现代企业家,“儒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建构起了指导管理过程的管理伦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儒家文化的改造和更新,现代企业家展现出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新型“儒商”形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冬怡  帅建华  
儒家人本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已经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但其理论边界、思想脉络、价值体现、应用方向与方法等诸多问题鲜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文章从东西方人本管理的思想根源、内在机理、发展路向、影响差异、丰富完善及社会作用等方面,对儒家人本管理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比较完整而有深度的剖析与论证,以期为儒家人本管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