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91)
2022(1745)
2021(1551)
2020(1509)
2019(3519)
2018(3515)
2017(7367)
2016(4040)
2015(4398)
2014(4587)
2013(4681)
2012(4360)
2011(4029)
2010(4226)
2009(4359)
2008(4492)
2007(4279)
2006(3899)
2005(3544)
2004(3355)
作者
(12200)
(10301)
(10119)
(9771)
(6575)
(4938)
(4650)
(3843)
(3819)
(3749)
(3455)
(3399)
(3392)
(3379)
(3220)
(2977)
(2948)
(2922)
(2873)
(2764)
(2636)
(2603)
(2424)
(2422)
(2359)
(2322)
(2265)
(2102)
(2058)
(2009)
学科
(22964)
经济(22946)
管理(15375)
(15185)
(14145)
企业(14145)
方法(11623)
数学(9944)
数学方法(9891)
(7769)
(5710)
财务(5695)
财务管理(5688)
企业财务(5567)
中国(4529)
(4476)
关系(4235)
理论(4066)
(3924)
(3660)
金融(3659)
业经(3641)
(3205)
(3138)
银行(3132)
(3128)
贸易(3127)
地方(3078)
(2980)
(2967)
机构
大学(70592)
学院(67199)
(29549)
经济(28998)
管理(25134)
理学(21520)
理学院(21274)
研究(21052)
管理学(20898)
管理学院(20782)
中国(16094)
(16092)
(14203)
财经(12950)
(11667)
科学(11467)
(10968)
(10027)
研究所(9659)
财经大学(9625)
(9456)
师范(9420)
经济学(9415)
北京(9230)
中心(8532)
经济学院(8412)
(8405)
商学(8193)
商学院(8137)
师范大学(7703)
基金
项目(37602)
科学(30192)
基金(28780)
研究(27518)
(24385)
国家(24149)
科学基金(20969)
社会(18545)
社会科(17634)
社会科学(17626)
基金项目(15133)
自然(13403)
教育(13383)
自然科(13130)
自然科学(13126)
(13094)
自然科学基金(12922)
资助(12354)
(11557)
编号(10434)
成果(9581)
(9254)
教育部(8422)
重点(8150)
人文(8124)
国家社会(7566)
大学(7509)
(7433)
(7339)
课题(7246)
期刊
(34585)
经济(34585)
研究(23547)
(14100)
中国(10609)
学报(10559)
管理(10178)
科学(9333)
大学(8302)
财经(8223)
学学(7740)
(7442)
金融(7442)
教育(7055)
(7044)
(5837)
经济研究(5414)
(5246)
技术(5217)
国际(5183)
问题(5083)
业经(4006)
技术经济(3984)
农业(3499)
世界(3482)
统计(3266)
理论(3231)
商业(3183)
现代(3155)
(3089)
共检索到10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强  
一、储蓄与投资的质的关系储蓄和投资的质的关系主要是说明谁决定谁即是储蓄决定投资还是投资决定储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同的思想。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储蓄代表货币资本的供给,而投资则代表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函数。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它随利率的升降而升降,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本文对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 :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 ,长期内储蓄与投资没有因果关系 ,如果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应表现为投资增长是储蓄增加的原因。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一致。因此 ,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 ,减少系统内的储蓄流失并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 ,扩大投资需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志凌  
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形成问题,而研究资金形成理论的关键是怎样正确认识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条件决定论;指出了储蓄与投资的非均衡必然伴生着通货膨胀现象和外资流动现象;为提高一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形成的数量水平与质量标准,必须制定正确贷币政策与外资利用政策,否则将会出现储蓄与投资缺口的贷币超经济发行拉大效应和外资撑大效应;解决一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根本出路只能在于提高国内储蓄率,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春秀  范红波  
我国储蓄与投资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储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投资资金严重短缺。在此情况下,应加快储蓄形式及转化机制的变革,适应储蓄结构的特点,拓展金融储蓄的外延;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健全各种投资基金,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强  
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关键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学家一般用经济增长一词指一国在一时期中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出的增长,或者更恰当地说,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一些经济学家把它定义为增长伴随着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荔阳  石少龙  
试论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刘荔阳,石少龙(长沙市工商银行南门口支行,湖南省粮食局,长沙,410002)一、从分项消费看城镇储蓄与城镇消费的关系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储蓄占全国城乡储蓄的比例一直是逐年增加的,1984年,我国城镇储蓄为776.6亿元,占全国城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冬林  陈永伟  
本文应用目前最新提出的似无关动态协整模型,通过估计与检验我国各地区间投资与储蓄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状况与长期还债能力约束。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能力总体上还比较弱,但是在西部开发以前,我国区域资本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资本的长期流入,使得东部地区投资收益下降,长期还债能力减弱,同时也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这一趋势直至西部开发以后得以缓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新  何毅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包括生产力、流动性等外生变量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对这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在于用面板数据替代以往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全面的考察储蓄投资转化率。鲜有人对居民储蓄转为股市投资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不同之处在于既考虑了宏观层面居民储蓄和股市投资的长期正向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对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雄奇,符涛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1978-2003年我国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显著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但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保持我国储蓄额适度增长的同时,采取必要和有力的政策措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永平  张宗益  祝接金  
本文采用新近提出的ARDL-ECM模型,通过检验各地区储蓄-投资的长期共积关系并计算其储蓄保留系数,从储蓄-投资相关关系这一新角度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实证结果与从不同流动渠道分析区域间资本流动的结论一致,即总体上东部是资本净流入地区,西部是资本净流出地区,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证实了资本向东部地区流动的区域间资本流动的基本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外资持续大规模流入与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及国内银行巨额存差并存的现象。面对内外资的“双溢出”,本文基于我国1979—2001年间的经济数据,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器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计量技术分析外资流入对我国内投资、国内储蓄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流入总额对国内总投资和总储蓄皆产生促进作用,但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外资流入的三种形式对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志勇  潘俊  丁成林  
文章实证研究选取1980~2006年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企业存款余额、财政存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样本数据,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和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系统,并据此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测试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投资、消费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影响,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投资、低消费"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久  
论市场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构建尹久一、对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分析1.从我国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形式看。1979年以后至今,国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流程主体由政府向居民转移,积累和投资分离。(见下表)(1)最终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干强  
按照凯恩斯的本意,"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准确表达应为"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个恒等式是从常识性的经济现象推理出来的。全面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是我们认识凯恩斯这个公式错误的不可缺少的科学指导。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总储蓄并不恒等于社会追加总投资,凯恩斯的这个恒等式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再生产的分析中犯了丢掉不变资本C的错误。搬用"储蓄=投资"公式认识宏观经济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势必误导宏观经济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