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26)
- 2022(1302)
- 2021(1213)
- 2020(1143)
- 2019(2464)
- 2018(2448)
- 2017(4880)
- 2016(2661)
- 2015(2910)
- 2014(2915)
- 2013(2985)
- 2012(2827)
- 2011(2627)
- 2010(2888)
- 2009(2970)
- 2008(3171)
- 2007(3175)
- 2006(2916)
- 2005(2809)
- 2004(2639)
- 学科
- 济(14757)
- 经济(14745)
- 业(10575)
- 管理(10326)
- 企(9601)
- 企业(9601)
- 方法(6496)
- 财(6332)
- 数学(5321)
- 数学方法(5289)
- 务(4920)
- 财务(4913)
- 财务管理(4909)
- 企业财务(4816)
- 制(3280)
- 中国(3073)
- 理论(3065)
- 学(2999)
- 关系(2918)
- 教育(2804)
- 融(2734)
- 金融(2733)
- 业经(2455)
- 银(2186)
- 银行(2186)
- 农(2176)
- 体(2100)
- 行(2068)
- 对外(1950)
- 经济关系(1911)
- 机构
- 大学(49778)
- 学院(46930)
- 济(20808)
- 经济(20397)
- 管理(16589)
- 研究(14811)
- 理学(13736)
- 理学院(13569)
- 管理学(13354)
- 管理学院(13260)
- 财(12403)
- 中国(11301)
- 京(10153)
- 财经(9683)
- 经(8680)
- 所(7618)
- 科学(7450)
- 江(7296)
- 财经大学(7092)
- 范(7017)
- 师范(6997)
- 经济学(6772)
- 北京(6734)
- 研究所(6539)
- 州(6205)
- 中心(6096)
- 经济学院(6018)
- 系(5706)
- 师范大学(5653)
- 商学(5480)
共检索到77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
由于健康素质与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健康素质的提高及其途径存在着竞争性选择和替代性选择,从而导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健康投资。 一、健康投资与投资模式 (一)健康投资的含义 所谓健康投资就是为了恢复和发展人群健康而消耗的经济资源。更具体地讲,所谓健康投资就是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鉴
随着我国人群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现代完整医学模式的出现和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健康教育已做为预防、医疗、卫生保健三大医学体系之一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国家经济还不充裕的情况下,认识健康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有限的健康教育投资,获得最佳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是健康教育投资?广义来讲,就是为了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提高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所耗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玲
我国目前正处在健康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把有限的健康资金用于初级健康保障领域,还是继续投入到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将决定未来我国健康体制的投资绩效。在现行健康保障制度下,我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小、投入结构不合理加重了城乡居民的健康负担;医疗服务可及性低、公平性差导致居民健康产出水平低、医疗服务满意度差,并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本损耗和经济损失。在我国现有财力水平下,作为卫生领域的主要参与主体,政府应该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支出规模、改变现有卫生筹资模式,将公共健康资金更多的投入于具有广覆盖、低投入、高产出的初级健康服务领域。这是实现健康公平性、减轻民众健康负担和提高健康投资效率、提高民众健康产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级健康保障 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长征,王庆伟
健康投资是为了发展和恢复人群健康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即为防治疾病,恢复和发展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活动能力而消耗的经济资源。世界银行在《向健康投资》的年度报告中提出新的配置卫生资源的方法,并提出健康投资同经济建设投资、智力投资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投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晓瑛
本文根据以医院为基础的疾病构成和死亡构成及人口统计资料,再度审视人口与健康的关系,初步界定了人口健康、人口健康储量、健康储量代际交流、人口健康风险比、疾病危害潜力等研究领域的定义。在探讨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潜在健康问题和健康结局的规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疾病发生强度和小概率疾病增扩的研究,在人口健康的研究领域提出进一步的方法学假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国和
在一次居民储蓄意愿调查中,有39.6%的人把“生病”作为储金第一备用选择。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重视。然而,如果这些人不是已经和正在享受必需保健,而是将过去和现在应该支付的保健投资节省下来储蓄,让身体作健康透支,就很不合算了。故此,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拓展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当前,有必要注重启动卫生消费,引导保健投资。 (一) 谈起卫生消费,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说到医疗费太贵。诚然,这里有诸多原因,但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病人医疗费用不等于人群卫生消费,病人医疗费用偏高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毕吉耀 张哲人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超过同期吸收外资规模,成功实施了一大批项目,为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深化我国与相关国家互利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总量规模快速增长,跃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8%,是2012年的2.1倍,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一、健康与人力资本 依据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虽然这些要素的增进都会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即改善个人获得货币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潇 程志强 张琼
本文使用2012年度中国居民与机构公共卫生行为跟踪调查(CBPHS)数据,研究了健康对居民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论文特别关注健康指标的选取对于结果的可能影响,分别用主观、客观和主客观综合健康状况来度量。本文发现,首先,健康状况更好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性金融资产,并且客观健康状况相比于主观健康状况的影响更加显著;其次,较年轻的个体其投资风险偏好受到其健康状况的影响更大;再次,在不同收入人群中,健康状况对居民金融投资偏好的影响有所不同:低收入人群的投资风险偏好并不会显著地受到健康状况的影响,而居民的健康状况会显著地影响高收入人群中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偏好。
关键词:
健康状况 金融投资 风险偏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曲如晓 焦志文
国际贸易与健康,这两个似乎不相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人们只注意国际贸易对健康的正面影响。实际上,贸易自由化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迫切需要国际、国内和世界贸易组织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晶晶
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是城市发展的永恒目标之一。在说明价值导向对城市空间构成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健康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剖析,提出健康价值观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应该由两部分构成,即保障健康生活的环境系统和引导健康行为的生活单元,目的是通过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健康的城市生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健康环境 城市设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敏
毛泽东十分关心国民健康问题,将树立健康意识视为国民健康的关键,主张以预防促健康,重视农民的卫生工作。在毛泽东与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保健制度,以有限的资源,高效地确保了国民健康的实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发展也有曲折,可作思考与改进。
关键词:
毛泽东 国民健康观 卫生保健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胜江 张大均
本文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应遵循的原则和教育实施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