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9)
- 2023(13588)
- 2022(11565)
- 2021(10476)
- 2020(8671)
- 2019(19918)
- 2018(19664)
- 2017(37965)
- 2016(20401)
- 2015(23371)
- 2014(23570)
- 2013(23784)
- 2012(22371)
- 2011(20460)
- 2010(21122)
- 2009(20328)
- 2008(20737)
- 2007(19416)
- 2006(17907)
- 2005(17195)
- 学科
- 济(103275)
- 经济(103146)
- 管理(76257)
- 业(67293)
- 企(60037)
- 企业(60037)
- 方法(33603)
- 财(31523)
- 制(28131)
- 中国(27975)
- 数学(27209)
- 数学方法(27043)
- 地方(25986)
- 业经(23892)
- 银(23764)
- 银行(23749)
- 行(22416)
- 务(21497)
- 财务(21443)
- 农(21420)
- 财务管理(21390)
- 企业财务(20495)
- 融(20431)
- 金融(20428)
- 学(18424)
- 体(17636)
- 地方经济(15757)
- 理论(15307)
- 环境(14527)
- 农业(14513)
- 机构
- 大学(306055)
- 学院(304356)
- 济(134766)
- 经济(131811)
- 管理(115401)
- 研究(105822)
- 理学(94483)
- 理学院(93425)
- 管理学(92388)
- 管理学院(91751)
- 中国(90414)
- 财(72491)
- 京(66073)
- 科学(57336)
- 财经(53972)
- 所(53910)
- 江(50303)
- 经(48576)
- 中心(48259)
- 研究所(46848)
- 北京(43174)
- 经济学(42048)
- 农(40887)
- 州(40366)
- 财经大学(39687)
- 范(39504)
- 师范(39196)
- 院(37190)
- 经济学院(37160)
- 业大(34429)
- 基金
- 项目(174310)
- 科学(137652)
- 研究(133476)
- 基金(126375)
- 家(106576)
- 国家(105617)
- 科学基金(91575)
- 社会(87101)
- 社会科(82657)
- 社会科学(82637)
- 省(66969)
- 基金项目(65443)
- 教育(61116)
- 划(55573)
- 自然(55157)
- 自然科(53774)
- 自然科学(53764)
- 编号(53608)
- 自然科学基金(52866)
- 资助(52587)
- 成果(46876)
- 发(41330)
- 部(39698)
- 重点(39200)
- 课题(38435)
- 制(37288)
- 国家社会(35791)
- 创(35786)
- 性(35698)
- 教育部(35214)
- 期刊
- 济(174065)
- 经济(174065)
- 研究(107578)
- 中国(72501)
- 财(62456)
- 管理(51867)
- 融(47383)
- 金融(47383)
- 学报(39407)
- 农(38966)
- 科学(38453)
- 教育(33902)
- 大学(31605)
- 财经(30171)
- 学学(29351)
- 技术(27146)
- 经济研究(26844)
- 经(25916)
- 业经(25111)
- 农业(24391)
- 问题(21422)
- 贸(17086)
- 国际(16490)
- 技术经济(16372)
- 会计(16008)
- 世界(15570)
- 财会(15466)
- 现代(15333)
- 理论(14851)
- 经济管理(14738)
共检索到51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晓琴
"11超日债"违约事件的发生让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与重视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本文以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为主题,从介绍国内外债券违约事件,分析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评述现行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的缺点、提出合理化改革建议等各个方面对其作出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以期对现行债券违约法律救济机制的建立健全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债券 违约 法律 救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富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信用评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宇建 马蕊
债券违约不仅会对违约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4-2018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企业的首次违约事件,探究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股价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违约事件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股票异常回报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传染效应更加显著;行业财务杠杆率较高的行业传染效应,比行业财务杠杆率较低的行业更加显著;违约金额越大,传染效应越显著。
关键词:
债券违约 传染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丹
全球经济复苏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国际主权债务隐患,主权债务人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债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及广泛性加剧了主权债务争端解决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法框架下尚未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而是国际救助、主权债务重组、集体行动条款和法院调解等多种机制并存,这削弱了争端解决的可操作性,降低了主权国家重整债务的效率。国际仲裁机制具有中立性、协商性和效率性,争议双方选择仲裁员和运用的规则不仅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而且彰显了裁判的公正性,应成为联合国治理框架下全球统一的主权债券违约的主要救济机制,并能以其固有的特性弥补其他救济机制的短板,同时不否认其他救济机制的作用,将债务重组和国际官方救助作为仲裁的有益补充。国际仲裁机制应遵循全球公认的框架性原则,包括不干涉债务国经济主权原则、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正义和中立性原则、透明度和保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关键词:
主权债券 债务违约 债务重组 仲裁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峰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困境 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海泉
公司债券的种类繁多,新的券种不断出现,各国债券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这里介绍美国公司债券的主要类型。 1、抵押债券(Mortgage Bonds)。这种债券的债务是用指定的财产来担保的。债券发行后获得的财产也可作为支持债券的抵押物。如果公司有欺诈等行为,债券持有者可以获得这些财产并将它们出卖,以实现对公司债券的要求权。除指定财产外,债券持有者有权对公司未用作抵押的物品提出要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义宽
目前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大都在股票市场通过股份收购进行,但从理论和国际经验看,公司债券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也发挥着很大的功能作用,即公司债券是企业并购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企业通过收购公司债券直接进行并购活动,而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有利于反并购。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并购 功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丽 高强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公司债券定价模型方面的理论和实证探讨,介绍了几个主要研究分支及其子分支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对理论、实证、方法、数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基于所做的文献综述为国内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即将崛起的公司债券市场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公告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股价反应 累积异常收益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债券 利率市场化 融资成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艳春
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除可以向发行人(上市公司股东)请求还本付息外,也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为控制违约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有关规则明确应将被用于交换的股票设定为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担保物。但债权证券化和证券流动化过程中,先有担保安排、后有证券发行、再产生债权人(当事人)等特点,在担保权设立、实现等环节对传统担保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在初步分析代理质权、担保权信托、信托让与担保三种担保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信托让与担保更契合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的需求,并提出相关的立法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交换债券 让与担保 发行制度 公司债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在资本市场的基础性证券中,公司债券占据主体地位。但在我国,公司债券长期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将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相混淆。企业债券实质上是政府债券,并非公司债券,混淆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有着诸多弊端。从我国目前条件来看,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必须将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相分立,形成不同的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 分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