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4)
- 2023(5370)
- 2022(4337)
- 2021(3738)
- 2019(7184)
- 2018(6957)
- 2017(13763)
- 2016(7297)
- 2015(8369)
- 2014(8348)
- 2013(8552)
- 2012(8536)
- 2011(8010)
- 2010(8589)
- 2009(8420)
- 2008(8194)
- 2007(7597)
- 2006(7173)
- 2005(6866)
- 2004(6357)
- 学科
- 济(58347)
- 经济(58295)
- 管理(21400)
- 业(17388)
- 方法(16290)
- 地方(15622)
- 企(14267)
- 企业(14267)
- 数学(13851)
- 数学方法(13781)
- 地方经济(11853)
- 中国(11578)
- 学(10692)
- 业经(9530)
- 财(9220)
- 农(8434)
- 制(7972)
- 融(7931)
- 金融(7930)
- 经济学(7247)
- 银(6914)
- 银行(6913)
- 行(6638)
- 环境(6578)
- 体(6567)
- 理论(6337)
- 和(6183)
- 农业(5987)
- 发(5826)
- 贸(5638)
- 机构
- 大学(121929)
- 学院(119771)
- 济(62969)
- 经济(61785)
- 研究(44564)
- 管理(41409)
- 中国(37925)
- 理学(34012)
- 理学院(33590)
- 管理学(33112)
- 管理学院(32865)
- 财(29667)
- 京(25679)
- 科学(23393)
- 财经(22758)
- 所(22733)
- 经济学(21660)
- 经(20467)
- 中心(20066)
- 江(19876)
- 研究所(19722)
- 经济学院(19037)
- 北京(16795)
- 范(16788)
- 师范(16718)
- 财经大学(16648)
- 州(15672)
- 农(15582)
- 院(15091)
- 师范大学(13545)
- 基金
- 项目(66069)
- 科学(52652)
- 研究(50352)
- 基金(49304)
- 家(41507)
- 国家(41161)
- 社会(35518)
- 科学基金(35363)
- 社会科(33729)
- 社会科学(33715)
- 基金项目(25109)
- 省(24394)
- 教育(22311)
- 资助(20739)
- 划(20031)
- 自然(19904)
- 自然科(19410)
- 自然科学(19407)
- 自然科学基金(19076)
- 编号(19031)
- 成果(16885)
- 发(15454)
- 国家社会(15355)
- 部(15287)
- 重点(14827)
- 济(14179)
- 经济(14043)
- 课题(13832)
- 教育部(13799)
- 人文(13659)
共检索到20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靳建鸣
讲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全面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是经济改革的出发点,是调整时期的一项根本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信貸资金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金融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熊范五
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活动的第一阶段C—W<_(pm)~A,即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过程,以及第三阶段W′—G′即出售产品,重新获得维持再生产的货币资金的过程,都是借助银行的货币结算实现的。我们知道,企业购销双方的货币结算,一部分是在同一银行或同一城镇的两家银行进行;另一部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季俊杰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还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的消费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研究显示,2006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1亿元,可使GDP增加180亿元,就业岗位增加9.56万个,税收增长34.0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经济功能,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效益。
关键词:
助学贷款 经济效益 财政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多指标评比。对若干选定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再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加权平均,算出总分或指数。一类是用一个复合指标评比。子项多用国民收入,母项有的不考核C,有的把物耗和资金占用直接相加,多数以总成本代表V+C由于多指标评比不能避免权数的主观性,笔者倾向于使用一个复合指标“综合投入产出系数”。系数愈大,效益愈高,其公式是:综合投入产出系数=国民收入/C+V+资金占用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再见
本文采用中国2000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4季度的信贷数据,基于H-P滤波分析发现,信贷资金的分布与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运用CF带通滤波测算信贷变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交叉相关系数和先行/滞后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中长期贷款和建筑贷款的周期性波动提前于经济增长,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周期性波动与经济增长率相对一致。对经济增长率的趋势及其波动成分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中长期贷款和建筑贷款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因此,宏观调控部门应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效应明显的领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再见
银行信贷将为经济短期内实现反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信贷资金的各个部分对宏观经济有不同的效应。对信贷及其组成部分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得到的结论是:信贷资金的分布与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而且,中长期贷款和建筑贷款的周期性波动提前于经济增长,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周期性波动与经济增长率相对一致。因此,宏观调控部门应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效应明显的领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思浩
农业信贷资金在农村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领域不断循环运动,它的经济效益好坏,受多种因素的牵动和制约。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就要搞清楚影响农业信贷资金经济效益有哪些因素。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认识。一、自然条件对农业信贷资金经济效益的影响农业生产既是人类社会有组织的劳动过程,又是生物跟环境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赋今
社队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支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讲求经济效益,是银行信贷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出发点。当前社队企业信贷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贷款投放多、占压大、周转慢,信贷资金使用不够合理,经济效果差。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利于充分发挥银行的调节和监督作用,也不利于社队企业的发展。现就如何加强社队企业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精贤
一、现状我国的宏观经济效益,近几年不仅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199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是:资金利税率不断下降,产品成本逐年上升,产值利税率逐渐跌落,社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比重连年提高社会,生产效果不断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不断减少,亏损企业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近十多年社会生产效果,是逐年降低的.“五五”时期,“六五”时期,1986年至1989年,我国的社会生产效果(%)分别为:43.9,42.7,41.3,40.4,39.4,37.9.其中,工业社会生产效果(%)也是逐年下降的,各期的数字是:34.6,33.1,31.9,30.9,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目前绿色建筑的政策讨论还是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对经济研究十分缺乏。论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分析理论和方法。绿色建筑的宏观经济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整体经济体系内额外带动的产值,二是额外产生的就业机会。并以实例和数据,通过建立直接与间接相关产业后向前向影响模型,及绿色建筑额外增量产值对本身就业的带动关系分析,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宏观经济效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俊芳
在我国,所谓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泛指对国民经济总量以及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效果进行的评价和监督活动。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起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王军
对宏观经济效益整体作系统研究必须以系统科学的统计认识手段为前提。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只是囿于集中体制下的考核,或者只是在指标体系上做些增减。为了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提高统计工作在宏观经济分析与管理中的地位,迫切需要对宏观经济效益统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一、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的基本理论(一)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宏观经济效益是从生产要素效率方面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属于生产范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平祥
在经济建设中,追求速度、不重视经济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对生产抓得多,对流通、消费抓得少;对产品产量抓得多,对消耗、质量、效益抓得少,就是这种反映。中央一再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扭转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一直以速度为中心的倾向,使经济建设在比例协调的基础上健康地向前发展。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侯万军
从1993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开始,需求问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们认为,需求问题是重要的,但必须联系供给问题来考虑。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供求非均衡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哲晖
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算式就是索洛函数式,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名不副实的。中间消耗不仅对流动资金有影响,也对国内生产总值必然发生影响;“全要素”除了包括固定资产和劳动力,还应该包括流动资金。为了综合地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态势,选用综合要素生产率作为宏观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比较恰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