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3)
2023(6063)
2022(5080)
2021(4815)
2020(4000)
2019(9227)
2018(8975)
2017(17563)
2016(9922)
2015(10757)
2014(11050)
2013(10837)
2012(10498)
2011(9733)
2010(10277)
2009(9835)
2008(10134)
2007(9409)
2006(8701)
2005(7933)
作者
(30006)
(24999)
(24952)
(23965)
(16362)
(11921)
(11209)
(9624)
(9458)
(9438)
(8770)
(8527)
(8484)
(8305)
(8224)
(7826)
(7513)
(7421)
(7418)
(7256)
(6556)
(6325)
(6255)
(5915)
(5829)
(5765)
(5743)
(5533)
(5117)
(5062)
学科
(36228)
经济(36181)
管理(29259)
(28081)
(22565)
企业(22565)
方法(13538)
(12496)
(11812)
数学(11115)
数学方法(10834)
中国(10744)
(10183)
(9214)
(8924)
(8284)
贸易(8281)
农业(8187)
业经(8156)
(8079)
(7692)
银行(7665)
理论(7404)
(7347)
金融(7346)
(7295)
地方(7000)
及其(6829)
(6748)
财务(6718)
机构
大学(150374)
学院(149341)
(59572)
经济(58142)
研究(54735)
管理(52951)
理学(44037)
中国(43954)
理学院(43505)
管理学(42618)
管理学院(42343)
科学(33190)
(32752)
(32240)
(28831)
(26844)
研究所(25925)
(25512)
中心(24942)
财经(24648)
(22322)
(22191)
师范(22140)
农业(20938)
北京(20673)
业大(20594)
(20047)
(19369)
经济学(18271)
财经大学(18020)
基金
项目(89884)
科学(70455)
研究(67325)
基金(64729)
(56823)
国家(56316)
科学基金(46835)
社会(41314)
社会科(39078)
社会科学(39067)
(34253)
基金项目(32529)
教育(31549)
(30126)
自然(29950)
自然科(29209)
自然科学(29198)
自然科学基金(28696)
资助(27746)
编号(27525)
成果(25567)
重点(20882)
(20581)
课题(20523)
(19616)
(18272)
(17947)
教育部(17413)
创新(16846)
科研(16784)
期刊
(72134)
经济(72134)
研究(51704)
中国(30241)
(25631)
(25013)
学报(24778)
(22735)
金融(22735)
科学(22392)
教育(20341)
管理(19844)
大学(18598)
学学(17339)
农业(15967)
财经(13348)
技术(11704)
(11381)
经济研究(10872)
业经(10774)
问题(9413)
(8670)
(8108)
国际(7871)
(7841)
理论(7533)
图书(7482)
(7082)
论坛(7082)
现代(6957)
共检索到24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胜强  
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根本目的在于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从信贷政策目标、目标实现的衡量标准入手,对信贷政策进行新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信贷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林楠  
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必须改变以银行信用为基础、以存贷款为主体的间接金融架构,建立以"直接金融为主、间接金融为辅"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金融体系是以金融产品交易为基础的由金融制度、金融机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等构成的有机系统。金融资源不仅是各种经济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配置的取向、格局和方式还直接引导和制约着其他经济资源的流向、流速、布局和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云开  
很多研究者在分析一国资本是流入还是流出以及流量的大小时,通常是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情况加以判断的。本文对该做法提出了异议。本文认为在判断一国资本的流向及流量时,应以实际资本的流动情况为准,本文还考察了金融资本与实际资本流动的一致性程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进  
保持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在现代经济中,公有制及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值得重新探讨。生产资料公有制已不能代表公有制的全部内容,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分配方面,公有制的内容都是多方面的,其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也是多重的。为此,必须重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但我们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公有制比重来保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新  余坚  
要有效解决审计质量及其控制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从语义和分析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作为分析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前提,并从“标准”这一概念的一般特征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推导出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构筑基础,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互动的、相对完整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该体系由以下四个基础因子组成:审计目标、社会期望、职业标准和法规制度。分析该系统中各因子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姜群英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高职院校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进化过程,具体是指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为依托,借助制度、机制、政策、技术等因素,促使高职院校多元治理能力保持协调进步、务实高效的一种趋向与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体系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统筹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伍业兵  
一、农地制度变迁的原因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农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完整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组成的。其中经济基础是原生的,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社会制度的生产、发展和灭亡,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歆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方式归纳为股本调整类(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非流通股缩股、流通股扩股)、现金对价和权证对价三大类,通过归纳两类股东的对价水平评价指标,以及两类股东的对价效用函数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等,通过7个命题依次证明了股本调整类对价方式的完全等效性,以及在忽略一些次要变量的情况下股本调整与现金对价、现金对价与权证对价的等效性,由此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各种对价方式统一起来、以一种单一对价方式表示,以及不同类或者混合的对价方式之间可以比较对价水平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艺  李武好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获得的越多,经济发展的效应就越明显。理论研究表明,没有发展效应的增长将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秀丽  
激励性管理人员报酬契约是现代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环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关于报酬契约中业绩衡量标准的选择问题。由于现实中最常用的业绩衡量标准是净收益和股价 ,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标准的优势与不足 ,讨论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合理性选择。本文同时讨论了我国的现实情况 ,并提出了笔者的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中行  
一、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标准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是一个反映经济基础的伦理学概念。任何社会都存在收入是否公平的问题,但不同的社会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个人收入分配的公与不公呢?我认为主要应依据以下三条标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咏梅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辉  黎毅  
文章通过对国内近年来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衡量标准选择及决策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应分行业确定最优资本结构,设置多重衡量标准,采用多种方法,进一步放宽研究假设来对最优资本结构进行决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超  
基于规范解释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衡量的程序规则体系。城市更新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增进与实现公共利益应是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判断与衡量城市更新中的公共利益并为之设定衡量标准与程序规则,应是城市更新立法的核心问题。据此认为,城市更新立法应当从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和程序要件三个方面设定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与程序规则,矫正我国既有专门法的弊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边卫红  
随着欧元启动以及北美、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的加快,货币同盟理论特别是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有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三个代表性阶段的研究成果。首先,从蒙代尔的原创性论述着手,分析了最优货币区的早期衡量标准;其次,就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阐明欧洲货币联盟的实践使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沿循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线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努力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