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
- 2023(1648)
- 2022(1557)
- 2021(1381)
- 2020(1213)
- 2019(2595)
- 2018(2642)
- 2017(5132)
- 2016(2835)
- 2015(3075)
- 2014(3129)
- 2013(3025)
- 2012(2872)
- 2011(2873)
- 2010(3048)
- 2009(3172)
- 2008(3153)
- 2007(3052)
- 2006(2913)
- 2005(2778)
- 学科
- 管理(13007)
- 济(12033)
- 经济(12023)
- 业(9168)
- 企(8782)
- 企业(8782)
- 环境(8024)
- 划(4845)
- 方法(4653)
- 学(4418)
- 财(4008)
- 规划(3746)
- 环境规划(3653)
- 理论(3611)
- 制(3256)
- 和(3152)
- 数学(3098)
- 数学方法(3059)
- 中国(3058)
- 银(3040)
- 银行(3040)
- 行(2920)
- 业经(2765)
- 务(2762)
- 财务(2755)
- 财务管理(2749)
- 融(2689)
- 资源(2688)
- 金融(2688)
- 企业财务(2660)
- 机构
- 大学(49710)
- 学院(48345)
- 济(18758)
- 经济(18322)
- 管理(16750)
- 研究(15066)
- 理学(13762)
- 理学院(13603)
- 管理学(13425)
- 管理学院(13335)
- 中国(13011)
- 京(10587)
- 财(10478)
- 科学(9267)
- 财经(8217)
- 江(8160)
- 范(8074)
- 师范(8048)
- 所(7866)
- 中心(7257)
- 经(7238)
- 研究所(6994)
- 州(6901)
- 北京(6751)
- 师范大学(6453)
- 经济学(6019)
- 财经大学(5856)
- 农(5738)
- 系(5405)
- 经济学院(5320)
共检索到78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福海
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整治信用秩序 ,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 ,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和利用信用资源 ,培养和树立信用意识 ,净化和重建信用环境 ,并用法律规范信用行为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强化信用管理 ,建立多层次的立体化信用模式 ,处理好各经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是改善信用环境 ,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 信用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晨光
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近几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金融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信用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市金融信用基础仍较为薄弱,社会金融信用意识缺乏,企业故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利用改制机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致使我市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金融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阻碍了我市经济的健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河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本文从分析现代审计特征入手 ,界定了内外部审计环境变化对我国审计实践影响的主导要素 ,提出了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对策性措施 ,并对新世纪审计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期尽快转变观念 ,加快知识、技术创新 ,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全新性变化的要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河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郑树生 李彬
本文从分析现代审计特征入手 ,界定了内外部审计环境变化对我国审计实践影响的主导要素 ,提出了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对策性措施 ,并对新世纪审计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期尽快转变观念 ,加快知识、技术创新 ,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全新变化的要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邹吉清 张云生
实践证明,改建信用社经营环境,单纯依靠经济调节手段,收效往往不甚理想,还必须依靠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借助于行政和法律手段,才能改善经营环境,有效地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平量
影响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中,社会环境是最主要的;社会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主要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经营环境是最主要的。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中,应把着力点放在重点上。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主体应是企业。但国家也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一是创造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的条件和获得发展的机会;二是提高企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家瑶
信用缺失是中国转轨经济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它是计划与市场两种作用机制、封闭与开放两种活动环境、传统与现实两种伦理原则相互作用和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普遍的信用缺失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重建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信用建设需要“德治”与“法治”并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信用缺失 转轨经济 道德 产权 法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教育的悲剧在于人性和权利意识的淡漠。尽管"启蒙运动"已历3个世纪,我国学生尚未获得个性自由、成为权利主体。因此,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走向教育"新启蒙"。这意味着要使我固教育具有"启蒙精神"、民族特色并使之建立在对工具理性的反思、批判之上。让课程具有探究性、让教学变成研究、让学习成为生存与创造、让评价变成帮助、让学校充满"家园精神"与"实验室精神",是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需要走向"倾听教育学"并从事"负责任的教育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之鑫
近几年,我国信用缺失状况已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行。为了重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有关部门领导与金融界专家、学者及企业界朋友纷纷献计献策,希望能够尽快建全信用法制,弥补信用缺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光远 吕晓萌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信用体系是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促进发展金融普惠,改善地区信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